摘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工匠精神的主要场所,而高校将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对学生展开道德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能为大学生自身未来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还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为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而有效促进高校对学生展开工匠精神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政教育;融合
引言
工匠精神是培养大学生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的精神,而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不仅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务实肯干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高校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并寻找出二者相融合的共同契合点,对学生展开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教学,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和精神具有良好作用。
一、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促进我国制造业不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制造业也不断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要想有效改善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就必须重视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当中,使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和高上的道德品质,成为我国制造业中的中流砥柱。此外,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和道德品质融合过程中,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现代科技技术知识和技巧的教学,使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使学生在参与工作过程中,抱有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的精神,以此促进我国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叶抢我转变。
(二)培养符合我国发展的人才
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文化的专业性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而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提供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为此,高校应积极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重视将工匠精神融合到思政教育教学当中,从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开始,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工匠精神和道德品质。而高校将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是为我国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二、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优化思政教学体系,推动工匠精神培养
高校要想有效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就必须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和意义,就必须找到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共同契合点,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和更新,有效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思政教育体系当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工匠精神得到有效培养。此外,因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思政教育时间较短,及时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时期,而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意识到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对学生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在这一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能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效率,还能使学生意识到拥有工匠精神对自身今后发展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不断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职能的转变,重视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理论素养的提升,有效在思政教育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改革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方式
将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将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使工匠精神能有效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参与就业过程中要做到知行合一。并为学生树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学习和奋斗目标,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的职业技能人才。将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是因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内容和教育目标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着许多契合点,为此,将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發展,能有效促进二者融合培养的个性化融化,能有效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教师还应将工匠精神和思成教育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课堂过程中,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思政教育课堂当中,并重视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潜移默化当中,激励学生坚持不懈、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使学生未来能从容的面对职业存在的挑战。
(三)营造良好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教学氛围
紧张、压抑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高校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对学生展开教学,并意识到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和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对学生开展工作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可利用物件或教学设备,缓解传统课程体系当中紧张、压抑的学习氛围,使大学生面对的学习环境轻松、愉快,学生在良好教学氛围当中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能使学生被教育成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此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教学范围以外,还应邀请社会当中优秀的工匠定期为学生开展讲座,使学生意识到工匠精神对自身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不断培养自身拥有工匠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使工匠精神渗透到思政教育知识当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做到知行合一,有效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需求且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职教通讯,2016(16):32-35.
[2]钱俊,钱琛.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19-20.
[3]李晓伊,王继荣.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继续教育研究,2017(06):47-49.
作者简介:叶子(1995.03),女,汉族 ,重庆铜梁人,重庆传媒职业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音乐表演学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