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红色档案 传承红色记忆

2021-11-11 22:21张步东
档案与建设 2021年10期

张步东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如何做好档案工作、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受到档案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馆围绕红色档案工作,在积极征集收集、助力党史研究、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展览展示、加强资源整合、挖掘档案价值、丰富叙事方式、开发文创精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体现了新文科背景下的“新人文精神”。

关键词:红色档案;收集征集;保管保护;展示展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档案中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优良革命传统、顽强战斗作风是我们赓续不断、代代相传的红色血脉,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常州档案人致力于探寻和开掘这座城市的珍贵档案史料,再现中国革命的苦难辉煌。

一、主动作为,广泛收集征集红色档案

丰富的档案资源是有效开展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常州各级档案部门坚持主动作为,广泛征集红色档案,丰富馆藏资源,深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1.?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常州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党委直属单位、党的工作机构,坚决将征集红色档案资源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法定职责和工作抓手,始终坚持以“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站位,秉承“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永恒初心,肩负“为党护旗、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使命担当,瞄准在全省档案系统“争第一、创唯一、树品牌”的工作目标,坚持把红色档案资源征集工作作为档案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要收获。近年来,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张太雷的外孙冯海龙少将先后多次向常州市档案馆捐赠了1100余件张太雷烈士的档案史料,包括从莫斯科档案馆复制的张太雷档案、照片、手稿和一段1924年7月张太雷参加青年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时的珍贵影像资料等。2021年5月6日,冯海龙、李优、李彬、黄燕英一行再次专程来到常州市档案馆捐赠铁军伉俪李进、罗伊夫妇档案史料。李进、罗伊是李优、李彬姐弟的父母亲,此次捐赠的珍贵红色档案包括1939年罗伊在新四军教导总队速记班使用过的笔记本、1944年罗伊编写的速记课本、粟裕将军赠予罗伊的派克金笔,以及李进、罗伊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老照片等,种类众多且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又一次丰富了市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

2.?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努力拓宽收集渠道。常州的红色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泛,是一片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热土。近年来,市档案馆坚持以“常州三杰”为重点,广泛收集反映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重要活動、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档案资料,包括董亦湘、冯仲云、王诤、恽雨棠、李公朴、史良、华罗庚等常州籍名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典型意义的档案资料和线索,显著地填补了馆藏空白。经过几年的沟通、联系,2020年11月,常州籍革命先烈董亦湘的外孙丁旭晴向常州市档案馆捐赠了一批董亦湘入党时间证明材料共24件。此次捐赠的档案史料由丁旭晴历时多年、走访多方所得,从多个方面进一步佐证了董亦湘烈士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确切时间和过程。

3.?大力推进多方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几年来,常州市档案馆秉承“开放、合作”理念,大力实施跨部门合力征集、资源共享。2019年6月12日,常州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市档案馆,捐赠其在筹建史良故居纪念馆过程中征集到的档案史料计36件。其中包括由毛泽东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命通知书第107号”,任命史良为新中国司法部首任部长;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写给史良的亲笔信、史良率中国司法工作者访苏期间写给丈夫陆殿栋的亲笔信、邓颖超秘书赵炜致史良信件;毛泽东、邓小平与史良合影及史良各个时期的照片,史良手稿《参加人民政府工作的一点体会》,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证,宋庆龄送给史良的新年贺卡,民盟《中央盟讯》“悼念史良主席专刊”等。2019年6月28日,民进常州市委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市档案馆,捐赠其在筹建徐伯昕故居展览过程中征集到的档案史料共计447件。其中包括徐伯昕亲笔手稿24件,如《庐山纪行》《承德纪行》、纪念邹韬奋逝世35周年《战斗到最后一息》、三联书店革命出版事业50周年回忆录等;文件资料29件,如《统一战线基本知识(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统一战线和政协工作重要文件、论述摘编》等;信件、题词28件,如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戈宝权,著名学者胡绳悼念徐伯昕的亲笔信,赵朴初题词“新文化出版家徐伯昕”等;照片52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代表摄影(1954年9月21日)”“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负责同志接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会扩大会议全体人员合影(1960年8月22日)”等;实物35件,如徐伯昕使用过的手提箱、直尺、眼镜、印章等;还有徐伯昕1928-1933年间创作的广告图样279张。

二、呵护有加,精心保管保护红色档案

档案的保管与保护是一项意义重大又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众所周知,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记录中国共产党发展和中国革命历程的红色档案的保护与留存非常不易。这些红色档案在白色恐怖下、烽火硝烟中保存下来,创造了中国档案史上的奇迹,也是党的红色档案人引以为豪的历史贡献。红色档案是馆藏反映标志之一,是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保管是档案管理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环节,其质量高低关系到档案能否长久地保存。大批珍贵的红色档案,不仅仅是中共的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档案工作首要任务是确保档案安全,保管档案就是要保护好、管理好档案。

1.?有的放矢,建章立制,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常州常年处于潮湿状态,冬天湿冷,夏季湿热。除了湿度大以外,空气中含酸量也非常高,易对物质造成酶化与酸化。尤其是在梅雨季节,空气中含水量剧增。这样的环境对于档案管理非常不利。档案大都是纸质材料,由于潮湿会在纸张上留下难以去除的霉点,使字迹难以辨认。因此要加大保管力度,落实好“八防”措施,保证档案的实体安全。为此,常州市档案馆制定库房签封制度、双人双钥入库制度、出入库登记制度、技保制度、定期定点查库制度,有效确保了档案实体,特别是年代久远的红色档案的安全。在强化日常管理的同时制定应急预案。由于地处四季分明地带,馆库房及地下室在梅雨季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档案存放采取了“穿靴打伞”特殊防范措施。“穿靴”就是为集中码放的档案铺设防水托架,“打伞”就是为库房排架苫盖防水材料。

2.?明晰家底,清理盘库,抢救珍贵历史档案。2021年,结合业务建议评价工作,常州市档案馆对现有档案库房进行全面清理盘库,充实了档案清库数据台账,进一步摸清了馆藏红色档案的家底,为加强档案库房科学有效管理创造了条件。本着对档案馆每一张纸片“不抛弃、不放弃”高度负责的原则,保管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对残破零散档案进行彻底清理。地下室空气不太流通,时值盛夏,需要戴上厚厚的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地清理遴选,时间长了,有些工作人员身上发生过敏反应,刺痒难忍,仍继续坚持。

3.?协调配合,规范操作,保障档案安全高效流转。在档案整理、利用、数字化整个流程中,档案原件提调是起点,档案成品入库是归宿,安全高效流转始终是保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馆通过加强征集接收与保管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红色档案收集整理制度、安全保管保密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移交接交制度、查询利用制度等制度规范,并采取了入库预约、工作核对、归库清点、规范交接等手段,进一步完善交接操作流程。夯实基础管理,从源头上将红色档案材料的形成、积累、管护、利用纳入馆藏档案保护全过程,做到档案分类科学、检索工具齐全、排列系统合理、存放规范有序,档案统计内容全面、数据准确。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充分运用各种数字化手段,完成存量重要红色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化。2017年初,成为全省第一个省辖市级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逐步建立起查询利用方便、快捷、高效的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平台,实现红色档案信息管理、查询利用标准化,着重从细节上提升档案管理质量,提高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保证档案安全和查档效率。

4.?重视修复,打破常规,加快档案修复速度。在对保管手段进行完善的同时,还要從载体上强化保管。档案通常是纸质材料,而纸质材料存在一些不利于长时间保存的缺点。我国近几年加大研究力度,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保护技术,对纸质材料进行脱酸加固,防止档案出现脆化与酸化。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馆通过购置修裱工具、材料,加强档案修复工作,同时打破修复工作传统思维,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使残破档案实现了“起死回生”。在保管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珍贵的红色档案不仅得到安全存放,寿命也得到显著延长。

三、创新形式,积极展示展现红色档案

红色档案因其特殊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在众多的档案中具有特殊地位,在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教育新名片。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馆依托红色馆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唱响档案声音,讲好常州故事。

1.?创新宣传手段,传播红色文化。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馆不断探索红色档案文化传播新模式,线上线下联动、跨系统合作、多媒体运用,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红色档案文化,推出了许多深受群众欢迎的档案文化产品,增强了全社会学习、研究、宣传红色文化的热情。2015年6月,常州市档案局(馆)在《常州晚报》开设《城事·档案柜》专版,以新闻讲述档案,以档案印证历史,以历史启迪现实,宣传档案文化,服务社会建设。几年来,《城事·档案柜》以独特创新的宣传方式、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较好地传播了常州历史文化,让现代人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2015年该专栏成功入选全省档案系统创新和特色工作范例,2016年荣获常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奖。2017年1月1日起常州市档案馆在常州广播电视台正式开设《龙城记忆》档案文化节目,每期8分钟,每周五18点在常州新闻综合广播“新闻晚高峰”时段首播,次日(周六)早7点在《新闻早知道》重播。《龙城记忆》节目以档案故事反映常州城市记忆和历史沧桑巨变,集主持人解说、嘉宾解读、情景表演于一体,主要内容涉及常州历史掌故、人物传奇、红色故事等,形式新颖、内容清新、故事有趣,同时又具有历史文化气息,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龙城记忆》广播情景剧”项目荣获2017年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创新成果奖。该奖项是常州市档案局(馆)近年来宣传工作荣获的最高奖项。2021年,策划《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红色记忆》专题栏目,2月23日起每周刊出1期,讲好常州的红色故事。

2.?全力编研开发,打造档案精品。在红色档案编研方面,常州市档案馆以打造精品为目标,开发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2017年7月,为纪念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组织召开“档案与抗战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全市档案、党史工作者及专家学者、获奖论文作者、市辖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等60余人参会,获奖作者代表分别进行了现场交流。同日,纪念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图片展在市行政中心展出。202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继续利用常州地铁1号线“博爱路站”3号进出通道,集全市档案馆藏红色档案资源,进一步打造常州档案宣传特色品牌—地铁档案文化长廊。“档案里的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展览于6月10日对外展出,上百幅精选馆藏照片档案展示了常州党史上的革命英雄和感人故事,让市民在观览过程中感受百年时光里的风云变迁,给市民带来一次震撼的红色洗礼。

3.?围绕中心大局,講述红色故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部门始终坚持的工作方向。近年来,常州各级档案部门紧盯重要节点、重大活动,向社会展示红色档案文化,积极发出档案声音。2016年4月由常州市档案馆打造的常州全国劳模档案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常州先后涌现的108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既是送给劳模们的“五一”节日礼物,更打造了传承劳模精神的新平台。2019年4月17日,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宣传部和常州市档案馆共同举办的“常州地区全国劳模档案精选图片展”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展出,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5月12日,常州市档案馆应邀参加由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主办,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劳动文化研究》编辑部承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协办的“劳模精神与新中国70年”研讨会暨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第三届年会,有关人员作了《档案中的峥嵘岁月——常州市档案馆利用劳模档案弘扬劳模精神的实践与思考》主题演讲,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与好评。

4.?发挥爱教职能,传承红色基因。常州市档案馆作为全国中小学生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发挥档案对广大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宣传教育的作用,承担起传承历史文明、弘扬时代精神、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责任,积极打造青少年“第二课堂”,赓续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2019年,在总结历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常州市档案馆汲取新思想、新理念,在原有活动形式上,结合馆藏档案特色,开发了“传承、红色、爱乡”系列主题实践课程,引领学生以档案为线索,探寻历史、涵养文化,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研究的兴趣,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真正有所思、有所感、有所获,切身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同年,为扩大档案资源的影响力,提升社会对档案馆馆藏资源的认知度和利用率,培养档案事业的后备力量,常州市档案馆与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分别联合举办了两期“档案视阈下的城市史”研修营,以专题讲座、史料研读、现场参观、沙龙漫谈等“理论研讨+实践体验”的研修模式,深入挖掘档案价值,使参加研修的在校大学生们档案意识和研究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一致反映收获满满。此外,多次举办暑期档案夏令营,吸引广大中小学生走进档案馆,零距离感受档案文化,探寻档案的秘密。

红色档案蕴藏初心使命,影响巨大,是历史留给常州人民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档案讲好党的百年故事,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使命感,为接续奋斗注入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