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霞(1973— ),女,汉族,河南焦作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 要:中小型企业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多年来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然而目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中小型企业融资的现状和问题,并试着提出对策以期对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当今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已经较大影响到行业的生存发展,企业融资方式主要还是依赖于间接融资,由于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处于抵押物不足,缺少担保,基础信息数据缺乏和不匹配的状态,影响和制约到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服务,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一)不重视自身财务环境建设,决策层资本成本意识、信用意识淡薄
在企业所处的财务环境中,对外方面,中小企业普遍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信贷、税收、科技创新等各类法规政策乃至国际经济形势等外部环境关注度和重视度不够,敏锐性差,对相关信息政策没有基本的把握并及时做出正确决定。对内方面,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普遍薄弱,财务管理较为混乱,财务不透明,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为保障投放资金的安全,就会加大审批的力度,增加了融资的难度
中小企业决策层资本成本意识淡薄。初创业时,大都认为自有资金足够周转,只有在急需资金时才会临时抱佛脚去关注。但多因信贷门槛和业务办理时长而放弃,有时为了尽快取得资金又不惜借高利贷,增加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间接融资的融资成本高
银行在操作融资的流程和审批上流程过于复杂,审批时间长,现实中,中小企业一笔超过500万金额的贷款,操作时间超过6个月的比较常见,手续及流程繁琐使企业和银行人员加班加点工作的情况也很多,最终被否决贷款的企业也很多。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付出了精力和金钱却没有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向银行融资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向银行融资的期望,改向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
部分银行信贷体系过于固化,当企业各方面均符合贷款政策,也有较高信用额度并完成各项融资手续后,就必须对贷款提供抵押或担保方可放贷,设备抵押目前在银行几乎是不操作的,有些抵押房产土地类,担保评估金额应达到贷款金额的2倍以上,担保公司必须是其认可的担保公司,条件再宽些也必须是认可的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无抵押的资产和无担保的机构,很多中小企业操作到此无法成功获得贷款。尤其一些具有发展潜力,但缺乏资信的中小企业融资更为困难。
缺乏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在金融信贷方面,目前大型银行在金融市场和业务中所占份额较高,但这些机构大多倾向为大型和小部分优质的中型企业提供信贷业务,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数量偏少,提供的针对性金融产品服务就更少。在担保方面,目前我国缺乏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且担保机构因近年来代偿风险加大,担保业务倾向于债券担保等其他方向,贷款担保业务一直被压缩,而且担保机制本身不健全,可选择面小,一方面,民营担保机构资金实力和信用不足,规模偏小,几乎不受银行认可,一方面国有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资金严重不足,国有资本和财政注资有限,担保企业数量有限且均有反担保条款,即企业在满足担保公司尽调,提供各项手续后,还需再提供反担保,如同时增加房产抵押、第三方其他企业担保等,这样导致企业成功贷到款的机率大大降低。
实际融资成本高,操作的时间成本,加上提供抵押、质押和反担保这一类无形成本,常规下,担保公司方面担保利率加上10%-30%的担保押金和各项费用,银行方面基本贷款利率加上浮利率30%左右,还有相关的金融手续费,这样下来融资的综合成本也很高。
(三)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基本上还是来自各大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融资,破除千难万难贷到款,实际成本也较高。因目前很多银行几乎对设备类很少提供信贷业务,有少量的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买,但因也涉及尽调和反担保等复杂手续,加上这方面意识不强,财务力量薄弱,使用面尚未普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小企业需要持续资金的支持,间接融资下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难以获得信贷支持,而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直接融资这块针对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较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规范的交易所成功融到资本,目前的中小企业正处于青黄不接,上下均不得的局面,融资实属不易。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企业应加强财务环境建设,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加强企业信用和法人诚信建设
在改善外部财务环境之前,企业首先要明白,打铁须趁早,打铁须过硬,自身实力不硬,再好的外部资源也无法为企业所用,为企业所有,要清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并不会为了追求风险溢价而从事高风险的借贷活动。因此,企业需先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商业和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创造良好的内部财务环境,树立诚信为本的价值观,遵守契约精神,为充分享受惠企政策打好根基。
在外部财务环境中,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跨层级、跨机构、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上线都将大大缓解中小企业长期处于抵押物不足、基础信息数据缺乏,而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家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企业的信息数据将更加透明化,信息管理也越加规范,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间竞争也更加激烈化,优者必将最先享受到红利。因此,相对应的,企业应审时度势,加强财务环境建设。除了增强资本成本意识,维护良好的企业和股东信用等内部财务环境外,外部环境上应密切关注和了解国际经济和國家相关政策,积极参加政府、金融等机构组织的金融活动,熟悉最新外部政策、行业信息、金融法律等,防范金融风险,及时充分了解和享受优惠扶持,如科技贷,项目贷、经营贷、专项资金和专项基金等,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各种力量,结合自身情况借力、借势而上,以防范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从而改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