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琴
在中华文化中,“气”是一个重要概念,阳明《传习录》百余处“气”的思想,不但可以从心性修养、精神能量、良知体认等角度去分析理解,还赋予了其心学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
《中庸》首章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在阳明看来,“未发之中”是体,是良知,“已发之和”,是用,是“致良知”,由此达至内在心性与外在的中和。
“气亦性也,性亦气也”,不可离开“气”谈“性”,喜怒哀乐是“性之情”,私欲客气是“性之弊”。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是天地万物的“未发之中”;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是普通常人的“中和”境界。从华夏文明中成长的一个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中和”的价值理想。
正如阳明所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如何成就每个人心中的“圣人”呢?拨开重重杂气的氤氲,随事就物“复其性之本体”,涵气正心,是一条光明大道。
涵气正心也是抵达“致中和”的道路。存养明达于心的精氣、定气、正气、浩然之气,让心之本体归正,就像用清水洗去“迷住”眼睛的沙尘,让沙尘随着泪水涌出去。还要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养来,要“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要向内凝聚,存养夜气,“勿忘勿助”,还要在日常问辨思索、存省克治中“一以贯之”,方能“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而“致中和”。
一颗中正平和的心,是培壅蓊郁大树、养其生意畅达的土壤,也是一个人道德建设、情绪管理、修身养性的实践气场。涵气正心并非偏安一隅守静不动,而是把自己敞开在生动的日用常行中,检视自己,提升生命,在“事上磨炼”,以“应变不穷”。阳明先生正是秉持“暗室一炬”的良知说,“静亦定,动亦定”,成就了自己裁成辅相、波澜壮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