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然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传统生活场景在线上延伸,线上消费行业飞速发展,新的消费形式乘势而起,新型消费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6月21日,《宁波市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宁波紧盯“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远景目标,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刊记者邀请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宁波如何建设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为大家进行详细解读。
记者:继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之后,宁波又站在了建设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的新赛道上。此次寧波市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朱勤奋:到2025年,宁波力争培育壮大100家新型消费领先企业,创新建立10个新型技术消费应用场景,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增加5个百分点,让“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趋于成熟,基本建成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同时,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补齐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短板,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优化新型消费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加快新型消费发展,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尹秋平:到2025年,全市商品销售额将突破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60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将突破3000亿元。同时,宁波商贸综合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国内外消费吸引力不断扩大,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成国内重要的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城市、长三角重要的购物中心城市、全省消费便利化示范城市。
记者:随着《实施方案》的正式印发,宁波市吹响了建设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的号角。宁波市下一步将从哪几方面着手建设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
朱勤奋:一是积极培育新型消费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各类便民惠民服务新业态,鼓励传统公共服务向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康养等新型公共服务类消费拓展转型,促进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等新型产品类消费形式升级迭代。二是优化新型消费空间格局。推进智能消费网络节点改造,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智慧化社区改造,完善智慧化农村消费网络。三是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消费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四是拓展新型消费国际国内市场。在加大国内市场拓展力度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五是创新技术消费应用场景。深化消费技术场景应用,加速消费产品智慧升级。六是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优化新型消费政府服务,加强新型消费配套政策支持。
尹秋平:宁波将全力抓好国际消费城市和夜色甬城建设的推陈出新。
一是要打造一流商圈“标识地”。加快推进天一商圈和东部商圈“双中心”、南部商圈和江北湾头商圈“双协同”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标志性商圈,积极扩大本地消费规模和拓展域外消费增量。有效衔接全市商业网点规划,突出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发展一批县级商圈。
二是要打造特色街区“打卡地”。加快推进老外滩国家级步行街试点建设,加速调整街区业态布局,将老外滩打造成全国知名、颇具流量的“打卡地”,争取使其成为全国示范步行街。结合全市“精品线路”“特色街区”“亮点工程”创建工作,改造提升东鼓道、南塘老街、南部商务区水街等省市级步行街,将这些步行街打造成支撑城市区域消费的重要节点。
三是要打造首店品牌“聚集地”。安排首店品牌专项招商资金,招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宁波设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吸引一批国际高端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等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将宁波打造成名牌产品集聚地。
四是要打造惠民便民“引领地”。积极争取全国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试点,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在“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基础上,科学布局早餐、理发、药品、家政、再生资源回收、24小时便利店等快捷商业服务业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打造新型社区便民服务体系。
五是要打造消费促进“活跃地”。深入开展“十百万”消费促进活动,办好宁波购物节、金秋购物节、年货展销会等活动,谋划发放新一轮电子消费券。
陈璇璇:当前,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带动信息消费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新型消费的主要内容和新增长点。宁波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发展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打造信息消费升级版。
一方面要着力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全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为目标,重点聚焦信息消费的智能环境需求,加快推动5G网络覆盖和光纤网络升级,深化智能化、无人化消费终端等设施部署应用。
另一方面要着力增强数字经济产业供给。着力推动汽车、家电等传统优势消费电子产品迭代升级,培育发展丰富多样的智能终端、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等数智化产品,不断提升数字服务创新能力和水平,着重布局发展“5G+”云视频、云游戏等新型数字内容产业。
同时也要着力培育新型信息消费业态。立足需求导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着重培育发展5G普遍商用的新型消费业态。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先行城市建设,推动居民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创新转型,着力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各类便民惠民服务新业态,创新升级数字生活消费。
记者:就自身基础而言,宁波市建设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有哪些优势?
朱勤奋:宁波在新型消费领域已经具有相当基础。“十三五”期间,“无接触”“宅生活”“云消费”等新型消费逆势快速发展,成为消费市场的新支撑。统计数据表明,“十三五”期间,宁波的网络零售额(不含跨境电商)从不足1000亿元增长至25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6%;居民网络消费额从800亿元增长至16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8%。全市电子商务就业创业氛围良好,“互联网+”模式广泛应用于商贸流通领域,数字商务经济创新发展,势头良好。如今,宁波三分之一以上的创业创新项目集中在互联网领域。
尹秋平:宁波在新型消费领域的优势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商贸流通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238.3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1%;商品销售额由2015年的17696.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5609.3亿元,年均增长14.9%。二是开放水平持续提高。依托港口优势条件,2020年,宁波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9786.9亿元,超越广州,升至全国第六,其中进口为3380亿元,增长率持续提高。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020年,全市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1024.9亿元,年均增长13.4%。三是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和夜间经济继续发展。泛三江口、东部新城等商圈稳步建设,宁波老外滩入选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尤其是网络零售异军突起,2020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2512亿元,较2015年增长2.6倍。形成大宗商品交易网、中國塑料城两个千亿级电商平台,建成各类电子商务产业园区71个。四是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宁波成为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建设示范城市,建立“两荤两素”四大类菜篮子商品储备体系,建成宁波市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
陈璇璇:宁波市建设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的基础优势之一在于信息消费发展基础较好。早在2014年,宁波就成为首批国家级信息消费试点城市。2021年,宁波被评定为国家级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当前,宁波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数字化改革总体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以5G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宁波市建设国家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奠定了扎实基础。截至2021年7月底,全市累计完成5G基站建设12116个,实现重点乡镇以上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光纤网络全域覆盖,主要城区具备千兆接入能力,行政村全量实现百兆以上接入能力。
除此之外,宁波以实施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特别是在民生领域建设了云医院、甬上云校等一大批多跨场景应用,持续释放广大市民的信息消费需求。今年上半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1112.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1.49%,同比增长14.5%,居民网络消费额达到805.5亿元,同比增长21.1%;电信业务总量共计69.3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28.96%,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发展5G用户296.94万户,5G用户普及率达到20.35%。5G等新技术应用在宁波初显成效。今年2月,全市评选发布了24个5G应用试点项目,在智慧港航、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形成一批“5G+”典型示范应用案例。
记者:《实施方案》提出要创新技术消费应用场景,宁波市该如何提升数字化水平,抓住发展机遇?
俞柏锋:“十四五”期间,宁波将积极打造多元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群众需求,以场景化的多业务协同应用为切入口,持续迭代升级政务服务“一件事”。迭代升级“浙里办”宁波站点,深度谋划特色应用场景,加快整合各类App、自助终端、微信公众号,实现各类政务服务应用一端集成,提供“菜单式”“网购式”服务体验,通过实施完善智慧民生服务体系、推进消费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等举措,加快构建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的新格局。
一是促进公共服务类消费。构建民生“甬”惠数字社会融合综合应用,加快推进现有数字化系统整合、提升、集成,着力构建跨系统、跨层级的多业务协同“一件事”集成应用场景。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的作用,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欠发达区域和领域延伸。
二是推进消费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建立健全多租户管理、多层级开放的数据开放机制,完善受限开放类数据的申请审批机制。鼓励大数据创业创新,通过举办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等多种形式,建立创业创新培育、孵化机制,变数据资源为数据产业,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三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探索数据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瞄准数据开放、资产化和交易流通,加快激发数据活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设立数据要素交易中心,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法治要求的数据服务交易规则,重点围绕制造业数据、服务业数据、民营经济数据、港航物流数据等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数据,规模化开展数据预处理、数据建模、金融衍生品等数据交易服务。
记者:新型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农村市场,宁波市将如何打通“堵点”,打开市场?
朱勤奋:一方面要改造完善智慧化农村消费网络。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宁波名特优农产品服务网点和平台,提升本地农产品展示展销及消费服务能力。在重点乡镇及中心城区设立优质特色农产品直销中心,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展销平台,集聚一批触网销售的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另一方面要建设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保障“最后一公里”送达。加快农村商贸流通数字化升级,稳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鼓励建立“网上农博”,建设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推动电商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多产业融合,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尹秋平:一是健全品牌培育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资源、公信力等方面的优势,加强顶层设计,补齐发展短板,构建以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的品牌发展战略体系。加大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网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组织联动优势和品牌引领优势,充分利用当红主播影响力,提升宁波农产品的知名度。
二是完善品牌管理体系。继续坚持市场导向,持续构建现代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配套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突出安全、优质、绿色,实现品质品牌“双提升”。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公用品牌的商标注册保护,规范品牌标准,健全运作机制,统一标牌、标识、包装物。加大农业经营主体网络直播销售的引导力度,开展农产品电商培训,加快培育农产品电商,提升农产品网上销售效能。
记者:宁波市将采取什么保障手段来落实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
朱勤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宁波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全市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与工作协调,各区县(市)同步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聚焦示范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和工程内容,谋划建立新型消费重点项目库,根据实施方案明确的职责分工、时间表和路线图,做好年度任务分解和落实,开展工作实施情况的评估和督查。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配套政策和发展资金的作用,加强对国家新型消费政策涉及的重点领域的支持,着重加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以及消费平台等建设。推进市、区县(市)两级财政协同扶持,创新财政扶持方式,采用政府采购、产业基金投资等方式,为全市新型消费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三是加强试点示范。鼓励市内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相关试点示范项目,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新型消费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探索。加强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成果和经验模式的总结、宣传和推广,帮助典型案例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快速增长。
四是加强氛围营造。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平台作用,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加强新型消费发展的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积极培育健康理性的消费理念,建立健全虚假宣传惩戒机制。
陈剑平:市场监管部门将围绕“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企业自律、消费者自觉”的消保格局,紧抓消费投诉举报处置,引导和督促经营者履行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强化“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放心消费环境建设。
在商场、超市、市场、企业、景区等消费人群集中的场所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方便消费者就近投诉,服务站人员现场受理处置。借助新媒体力量拓宽渠道,推行消费维权“红黑榜”,督促经营者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推动源头化解纠纷机制建设。依托全国“12315”平台开展ODR(消费纠纷在线解决)企业建设工作。消费者登录全国“12315”平台,可选择ODR企业进行投诉,企业在平台直面消费者,在线处理,解决纠纷。
同时,在全市放心消费商圈推行无理由退货和赔偿先付制度,明确经营者是消费维权第一责任人,注重發挥商圈管理者的“先行赔付基金”偿付方作用,让消费者能放心消费、维权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