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字择生,1895 年3 月1 日生于广东惠阳县永湖乡鹿颈村。先世务农,父亲邓镜仁考中秀才,任本乡塾师。母亲叶氏为农家女,操作终身。他少时因耳闻目睹残酷的封建压迫和严重的民族危难,稍长即有学习军事报效国家的愿望。1909 年邓演达入广东陆军小学学习,因聪颖奋发为邓铿所赏识,被吸收为同盟会员。辛亥之役,他从陆小随军北伐,在姚雨平军中初露头角。南北和议后回粤,先后在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1916 年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继续深造,他除学习军事科学外,还致力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的研究。
1919 年邓演达从保定军校毕业后,被派赴边防军入伍见习。1920 年孙中山回粤,命邓铿创建粤军第一师,邓演达被任命为该师参谋兼步兵独立营营长,从此他成为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邓铿被暗杀后,他是粤军第一师中团结全师忠诚拥护孙中山的中坚人物。1922 年6 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围攻总统府,孙中山脱险到达上海。邓演达及时潜赴上海,向孙中山请示。是年冬,孙中山调滇桂军驱逐陈炯明,邓奉命联络第一师的其他各部,配合滇桂军东下讨陈,他自任前锋,重新占领了广州。 1923 年春第一师重新整编,邓演达升任第三团团长,参加了讨伐沈鸿英、陈炯明的战斗。此时孙中山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因深悉邓演达对革命夙具忠心、英勇善战,乃调他率所部负责拱卫大本营。
1924 年1 月,孙中山在广州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邓演达竭诚拥护,并在所部第三团首先接受新的政治训练。国共合作后,孙中山筹办黄埔军校,邓演达受命为七人筹委之一,为建校悉心筹划不遗余力。5 月间黄埔军校成立,他任训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长,同共产党人真诚合作,为黄埔革命力量的团结、发展作出了贡献。后因蒋介石的心腹王柏龄援引党羽,把持校政,1924年冬,邓演达决然辞职。他先到苏联,又于1925年春赴德国研习政治经济,并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未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右派势力抬头,邓鉴于党内形势日非,革命前途堪虞,乃毅然弃学,于1925 年冬由德取道苏联回国,随即出席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国民党第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就任黄埔军校教育长。他以注重革命教育和政治训练而深受学生爱戴。1926 年3 月20 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以此作为反共借口。邓演达挺身斥蒋失去革命立场,劝其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卒遭蒋排斥,被调离黄埔军校。
1926 年7 月,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邓演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他尽量延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同志作为骨干,号召政工人员“此去是要唤起广大农工平民大众,自己起来解除自身的痛苦”;要求大家沿途调査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土地分配情况。政工人员每到一处,立即协助当地工人组织工会,农民组织农民协会。所以在北伐战争中,军事的胜利进展是和群众运动的勃兴密切相关的。在北伐途中,邓演达除领导政治工作之外,还兼军事指挥。每于战斗激烈时,他总是出现在第一线。当时担任前锋的第四军,几个战绩赫赫的著名战役,他都参加过指挥。北伐军迫近武昌时,他担任攻城总指挥,亲临城下督战,虽枪弹如雨,他仍镇定自如;皮肉受伤溃烂,亦未发觉。其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艰苦的任事精神,常感动左右。10 月10 日攻克武昌,邓演达兼任湖北省政务委员会主任。以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移驻南昌,他又兼任总司令部武汉行营主任。
革命蓬勃发展的同时,国民党右翼代表蒋介石也正加紧其分裂活动。11 月北伐军占领南昌后,蒋介石设总司令部于南昌,与当时的国民党左派中心武汉相对抗。1927 年1 月,蒋介石违反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所作迁都武汉的决定,擅自决定迁都南昌,邓演达坚决反对,于2 月9 日同徐谦、吴玉章等五人在武汉组成行动委员会,同蒋介石进行斗争。3 月7 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武汉召开,免去了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军人部长等职,邓演达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长,并重新任命为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此时,在他的建议下,中央成立了土地问题委员会,并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问题研究会等,开展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研究。在当时的武汉政府中,邓演达忠实执行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积极支持农民运动,成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
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诬蔑邓演达“煽动暴乱”,下令通缉。针对蒋介石的叛变,邓演达主张东征讨蒋。但这时武汉政府亦在反革命力量包围中,其主张无法付诸实践。4月间第二次北伐讨奉,邓演达随军出发,在河南临颍大战中,亲临前线指挥,击溃奉军主力,占领了郑州、开封等地。6 月中旬,汪精卫也公开打出反对革命的旗号。邓演达从河南回到武汉,他鉴于形势逆转,已无法挽回,于6 月30 日给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留下了《告别中国国民党的同志们》一信,谴责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行径,随即辞职离开武汉,化装成工人间道西北,到达苏联。11 月1 日,邓演达与宋庆龄、陈友仁在莫斯科发表了《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明确阐述了三民主义的意义,提岀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继续与新旧军阀作斗争。1927 年冬,邓演达由莫斯科转赴柏林,致力于政治经济的研究,同时与在德、法等国和在国内的同志往来联系,商讨酝酿成立革命组织的问题。以后又赴欧、亚各国游历考察,寻求中国革命的道理。
1930 年5 月,邓演达回到上海,于8 月9 日召集各地代表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了由他起草的政治纲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选出了中央干部会,他被推选为总干事。组党以后,他在上海夙夜匪懈,亲自主持党务工作,一面经常联系、接待各方面人士,策划军事倒蒋;一面主编《革命行动》半月刊,亲自撰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对蒋介石集团以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严重威胁着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1931 年8 月17 日,邓演达在上海愚园路愚园坊二十号干部训练班讲课,由于叛徒告密,被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者所缉捕,旋即押解南京。敌人使尽伎俩,威胁利诱,邓始终正气凛然,坚贞不屈,于11 月29 日被秘密杀害在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壮烈牺牲,时年三十六岁。
邓演达一生忠勇奋发,艰苦卓绝,严毅刚正,爱憎分明,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为国为民,奋战终身,对中国民主革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表彰其英勇忠烈,追认他为烈士,并于1958 年 11 月将其遗骸从遇害处迁葬于中山陵左侧,重建陵墓,以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