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海,朱彦廷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河池 547000)
发展迈入新态势是我国经济新常态,BIM 技术实践应用形态发生了改变,党中央与国务院作出全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这一战略中,其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占据关键且重要的位置。目前,高职教师大都缺少实际经验,教学能力落后于实际需要很多,以致BIM 教育整体上处于碎片化、松散化的状态。BIM 水平较弱,缺乏创业兴趣,是高职学生的普遍现象,因而勇于创业的人数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认为应加强实践教学,学校、企业、地方紧密结合,开展多样化的BIM技术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BIM 技术水平,为此提出几个途径,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学校建立BIM 技术班,从建立规章制度、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构建BIM 平台以及改变BIM 意识等方面着手,锐意改革,学校、企业人员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负责招生选拔,参与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重构、岗位技能衔接等方面引入BIM 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
2.1.1 加强师资力量,校企共同培养
建立育人协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科研机构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安排优秀教师参加BIM技术指导培训,获得资质的教师可授予BIM 技术优秀导师称号。此外,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BIM 实践,形成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组成的师资阵容。举行BIM技术讲座,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毕业生以及其他创业成功人士等主讲。
2.1.2 创建合作教育机制
学校与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专业学生选拔,邀请企业进行系列BIM 技术宣讲,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人才的要求、就业必备技能以及岗位必备技能,在步入社会前为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2.1.3 基地实践、项目孵化、技能培训联动
加强对BIM 技术的实践教学,建设BIM 校内实践场地、校外实训场地,聘请创业导师、企业骨干对学生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项目孵化,推动学生BIM 项目的长期发展。在项目的整合阶段,采用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教学。与企业沟通合作,将生产和教学深度融合,来自企业的人员把握BIM 技术发展形势,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保证学生BIM 实训效果,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客户的身份出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课程,演习企业曾经完成的项目,另外学习最新技术,以便毕业后迅速适应企业环境。完善有关机制,充分保证企业、学校、学生各自的权益,在企业的指导下,及时更新学校的BIM 设备,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到企业,为企业发展助力,促使企业的项目顺利完成。
2.1.4 在校学生实习内容和模式创新
职校教育培养计划中,加入实习模式,建议大三或大四让学生离校进入企业实习,实地感受工作环境,实习结束后再回到课堂的学习就更有针对性,学生对自己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可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共同拟定人才培养计划,涵盖培养方案、实训设施、实习基地等方面,聘请企业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来校,邀请有资历、有经验的企业人士为学生授课,最后根据企业项目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毕业后的岗位需求,提前让学生参加企业组织的岗位培训,一方面保证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去,可以提高实践水平。
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参照企业的生产过程安排课程,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核心技能作为课程体系的重点,摒弃传统、落后的内容,合并相近的课程,以提高课程实效。BIM 技术非常强调应用,重在实践,因此减少理论性强的课程,教学理念要颠覆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另外,要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学习资源,积极思考,勇于动手,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并增加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提高专业技能,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争取将创新成果作为创业实践的基础。紧抓课程建设,积极申报教改项目,将BIM 技术培养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促进实践创业目的的实现。
紧密联系BIM 课程,邀请优秀毕业生介绍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实践。努力依靠院系自身打造的基础,增加就业机会。可请当地政府参与创业培训,使学生能更充分地了解培训的内容,另外还能熟悉创业的外部环境、政府的扶持政策,要学生对创业成功者的经验认真研究,鼓励他们树立创业的观念。定期举办BIM 专题讲座、创业比赛,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开展这些活动,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BIM 技术逐渐提高,并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引入互联网+ 模式,建立网络平台,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BIM 素质,既可缓解就业压力,还可助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创新型国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BIM技术。因此,在远期对职校学生BIM 技术培养过程中,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要求与学生想法,优化、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BIM 水平,另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BIM 教学水平。众多职校教师长期从事传统教学,教学思维固化,在日新月异的当下环境中,难以胜任学生BIM 技术的教学要求,强化教师培训将增强教师对BIM 技术的认识、教学经验,能够给予学生更好地指导,使得BIM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身处大数据时代,教师是学生认识并熟悉BIM 技术的引路人,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为此要组建培训领导机构,对教师进行系列培训,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也要给教师提供到企业亲身实践乃至出国深造的机会,这样教师才可以学习到先进的BIM 技术,才能将先进的观念、知识传授给学生,拓展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教师要积极去企业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把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操作技能作为职业理念。考虑到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分层次培养,根据学生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改革职校学生BIM 技术,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将实践教学作为改革、发展的重点。职校学生BIM 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身处网络时代,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使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线上探索式学习。一方面学生要理解、掌握BIM 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勤于动手,提高实操水平。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了解未来发展的态势,为学生BIM 技术提升发展作出贡献。
学生BIM 技术提升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学生BIM 技术提升的要点就是面向就业需求,根据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岗位,强化实践教学。创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BIM技能、素质,企业和学校紧密合作,建立起通畅的沟通渠道,以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学校既可以了解先进的行业动态,也为企业输送了人才,学生既实现了职业目的,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