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以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2021-11-11 18:12赵二保吉首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安徽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贝聿铭新馆庭院

赵二保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1 贝聿铭建筑环境设计风格概述

贝聿铭作为一位美籍华人,中西交替的经历对其建筑环境设计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早期的贝聿铭受现代主义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影响,秉承“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设计理念,重点倾向于设计具有社会意义且兼具美感和低造价的高层城市住宅。60年代,趋向柯布西耶的雕塑性手法。如艾弗森艺术博物馆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注重建筑造型的几何化。中期,在对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处理时,突出表现以三角形为主的建筑几何性,从单一的几何形体到丰富多变的组合体,形式更趋多样。如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将现代主义的几何性、空间性、简洁性发挥到了极致。后期,开始将地域文化的装饰符号抽象化地运用到作品中,使其与周边环境更趋融合,即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因此雕塑性的特质也有所减弱。如日本美秀美术馆,注重当地环境和传统建筑文化相呼应。同时,日本美秀美术馆与苏州博物馆在环境的延续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他看来,艺术和庭院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形象应在庭院空间的处理中得到延续,将传统建筑的旧有元素与当地的语言和辞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建筑风格。此作品播下了贝聿铭发展现代化中国建筑的种子,用他的方式打开真正的中国建筑的大门。

2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空间环境

苏州博物馆新馆基址处在一个有着两千五百年历史,充满着诗意与人文气息的苏州老城区,木质的屋舍和砖砌的瓦房成为该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符号。在基址周边,北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环境的因素对贝聿铭的设计造成极大压力,在他看来新馆必须展现传统风貌,但也不能一成不变,通过添加新元素,使新馆变得更加现代化。因此在新馆的设计上提出了“不高、不大、不突出”原则,力求通过对江南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借鉴,将其运用到新馆的整体布局、建筑与庭院设计中,使整体融入历史街区,为老城区增添新活力,在和谐中寻找建筑的现代之路。

2.1 整体布局

新馆最大特色是吸取江南传统造园手法,将叠石、理水、树木及周围环境的成景借景条件作为重要因素进行考虑。师法自然,灵活多变,充满意趣。

在整体布局上,利用水面作为周边古建筑风格的延伸,建筑环绕水面,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使人感到开朗宁静;中轴对称的三路布局与东边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传统江南院落式布局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

在建筑布局上,延续江南传统园林建筑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的特点,通过院落来联系各功能不同的建筑,各活动单元既相对独立,又依其性而得其所。主体建筑以粉墙黛瓦的形式“隐藏”于环境,通过尺度相似的不同空间序列的转换,又使单体建筑显示出独立性格。

2.2 建筑

新馆的主体建筑在整体上延续了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灰砖白墙的建筑风格。在屋顶材质的选用上,摒弃当地传统的砖瓦屋顶,选择遇水可变色的“中国黑”花岗岩,创新地在结构上有所变化,视觉上进行切换,加之钢和玻璃的使用,对采光性有了很大改进。在尺度上参照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约6m的高度,严格进行高度约束,将多余功能分区移至地下部分。在建筑造型上,新馆屋顶与传统建筑瓦顶二比一的比例相一致。同时出于对建筑耐用程度的考虑,在较为脆弱的粉墙墙角部分,采用石材包裹以进行保护。

在传承传统民居形式的同时,通过贝氏语言的运用,使新馆产生新的设计理念和审美倾向。从日本美秀美术馆开始,贝聿铭的建筑有着丰富的几何化语言、综合安排的几何形状、地域文化中提取的几何形状等,但基础都是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新馆建筑的设计中,以有着稳定、刚直、简洁、抽象、有力度等特点的三角形为母题,将建筑空间的几何形发挥到了极致。

在建造工艺上,贝聿铭对场馆各部位施工的精准程度十分注重。包括天窗木纹金属遮光条的调光测试、楼梯的背面设计、水池的控水量、泰山石、松、竹子的选择、室内的点线对齐、收边工艺等都十分考究,从工程和艺术两个角度考虑,扬长避短,将材料优势发挥到极致,体现了工业时代的精确。

2.3 庭院

2.3.1 筑山

在江南古典园林中,为追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情画意,通常以太湖石来堆叠假山。正如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对“峭壁山”营造手法的描述:所谓峭壁山,乃是依靠墙壁镶嵌掇叠而成,以白色的墙壁为画纸,用石头来作画,掇叠时根据石头的纹理,用绘画的皴法,仿效古人绘画的笔意,再植以黄山的松柏、古雅的梅花、秀美的修竹,透过圆窗尽收眼底,仿佛在镜中神游一般。古代石匠在对太湖石外形的处理上,先根据原石的可塑性进行初步造型,再将其置于湖中,待到十年到二十年后再由他的后代收回。这时的石头经过湖水冲刷的天然侵蚀,变得纹理纵横、形态奇巧。

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假山营造中,传承了江南古典园林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筑山手法,同时受上述的时间重要性的影响,选用精心挑选的石块,按照天然石的轮廓切割出来,通过燃烧岩石,使毫无特点的石块产生阴影般效果,参照米芾山水画的意境在拙政园的白墙前成排放置,有着“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壮阔气势,而非选用传统园林中的太湖石。一是出于风格的考虑,太湖石“瘦、透、漏、皱”的特点与精确、优雅、简约、抽象的建筑风格不匹配;二是在贝聿铭看来,古人在太湖石的运用上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自己将很难再超越古人。而采用现代工艺最终营造出的现代抽象式风格的效果,则很好地呼应了现代风格的场馆建筑。其次,为营造假山的“隐喻”感,抛弃了传统江南古典园林游人穿梭体验的考虑,而是通过用水阻隔人与石来保护石景的尺度感和整体气氛。

2.3.2 理水

园无水而不活。经过千百年的造园实践,理水已如血液般成为江南古典园林造园必不可少的要素。传统江南古典园林造园中,通常以水面形态为基础,在水处理上遵循以曲辅方,似方若曲的法则。如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在以山水为主的中部空间,其间架基础则是由近似方形的水池构成,外形如舫的涵碧山房和明瑟楼出挑的平台将原本呆板的方形破为曲尺形,由小蓬莱与濠濮亭所在之半岛及其间连接之曲桥,再次将水面破分。以此形成的复合型水面使得中部庭院顿生曲意之趣。

苏州博物馆新馆室外庭院理水正是传承其江南古典园林水景的曲方理法。整个庭院以深度约一米的静态水池为中心,在保持水面整体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大厅主体建筑北面的亲水平台、八角亭以及人工硬质驳岸来柔化池岸,增加曲意,丰富其变化。连接东西场馆的折桥对水面的划分,使水面更趋丰富多彩。贝聿铭所运用的直线方形的理水手法,可理解为传统曲方理法的创新,运用现代手法对传统造园要素进行处理,呈现的效果更为现代,具有人工的规整与稳定的特性。平静的水面与亭、台、楼、沙、石、桥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加之有莲、鱼、盆景以及水中浮萍的点缀等,营造出“天地无限景”的诗画意境。

2.3.3 桥

桥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具有交通通行的实用功能,连接景观节点、点缀风景、营造情趣意境的造景功能,以及本身所具备的审美价值。苏州古典园林中多为曲桥、拱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桥延续曲折婉转的基因,创新地呈现出直线和折线的交叉形式,蜿蜒在庭院中心的水面,低矮的石栏使人亲临水面,有简洁轻快之感。桥将水面一分为二,南侧较为开阔的水面在主体建筑与天空的倒映下更显宽广,北侧在图画式山景的烘托下则更具悠远。在桥的材质选择上,贝先生认为传统桥面采用的石块与木材不利于长久使用,因此选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同时与现代风格的整体环境也更加相符。

2.3.4 亭

有园必有亭。亭作为江南古典园林中美的符号,有方亭、圆亭、六角亭和桥亭等,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同样必不可少。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亭的主体采用现代钢架结构,双层斜顶由玻璃覆盖,玻璃内侧镶有木饰面金属格栅,照明灯具置于结构柱上。亭悬于水面。北观桥与石;东赏建筑与松梅;南与建筑大堂的亲水平台、简洁的墙面、丰富的建筑线条互为对景;西有竹林作背景。该亭在营造园林意境的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造园的一种解构与重组,其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形式的再现。

2.3.5 植物

在树种选配上,延续继承了江南古典园林在意境营造与寓意表达上对植物的要求,多选配古典树种,如:松、竹、梅、柏、桂、杏、莲、紫藤等。与传统园林不同之处在于,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植物为同现代建筑与环境相映衬,需对其进行修剪,优美曲线的树冠设计,同白墙一起,呈现出植物工笔画的秩序感和韵律美,亦是柔与刚的对比。

总的来看,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地域性符号的提取上,以粉墙黛瓦为总体色调,古画景观图式的庭院山水布局,假山叠石,几何形体间相互组合,是机械的、无生机、纯理性的设计,是隐喻、暗示、叙述等文化深层次的表现。因此,苏州博物馆新馆并未单纯的模仿与复制传统,而是将传统元素创新地用装饰性的象征手法,从属于建筑的雕塑性外表,在本质上还是现代的。

3 苏州博物馆新馆引发的设计思考

3.1 对“中而新,苏而新”的思考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虽采用风格较为明显的江南地域性符号强调整体的象征性,遵循了立足中国而创新,立足苏州而创新的理念,但其最后呈现出的唯一性仍有待商榷。一是与日本美秀美术馆的对比。在建筑的几何外观上,二者都采用以三角形为母题的几何抽象坡面屋顶来表达当地传统民居特点的手法。在光环境的营造上,苏州博物馆新馆采用的将光线透过镶有金属贴面格栅的大面积玻璃引进室内的手法,与美秀美术馆极为相似。二是与日本枯山水庭院的对比。图画式勾勒的苏州博物馆营造出的意境有着日本枯山水庭院的寺庙感。如苏州博物馆的置石与东福寺方丈前庭的假山,都为静态景观的表达,游人不可参与其中;以及宋画斋庭院在汀步、置石、竹子等景观要素的配置手法,与日本寺庙庭院较为相似。

3.2 对设计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同质化”问题严重是目前设计界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全球化盛行的当下,不仅经济在与国际接轨,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是更为频繁,这就导致出现某些方面的盲目西化,如在城市建设中生硬的“拿来主义”。这种文化上的统一则不应是全球化所提倡的。在日后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将传统符号融入设计语言,如何更好地体现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在传承中有所创新,探索出属于中国的设计之路,这是我们应从这个作品中所思考的。

猜你喜欢
贝聿铭新馆庭院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及游客中心概念方案(投标)设计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过年
庭院中的童年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唐艺萍作品——别墅庭院设计
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中的要点
林城东路上的贵州省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的灵感
Yard Work庭院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