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
自按:文章据北大葡语专业《进入诗歌》系列专题讲座第五课讲稿整理而成,是基于个人经验和特定情境进行一些理解和分享,还请专业读者谅解它的语气。
布罗茨基说,“在诗歌中最主要的是结构。不是题材,而是结构。”
诗不应该是自由自在、兴之所至、尽情抒发吗?难道它还有结构?是的。塞尚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的画,包括简单的静物,都有稳固的结构。他为表现画面的深度,摒弃线性透视法,用几何关系重构了绘画视角。这些深层次的技术追求,往往是比较隐蔽的,一般人一开始不会去注意。隐蔽不代表无迹可寻。一幅画,可以用几何学重现画家的用心,一首诗,从它开始、发展、结束,也总能找到一个结构框架。文学作品的结构,类似它的骨架,是形式中建立支撑的部分。比如《神曲》,重建了三个世界,章节安排都是按照建筑来的,可以说是建筑学上最鲜明的作品之一,所以极其稳固。就连《鲁拜集》中一首四行的小诗,也是有其结构的。
为了更直观,先放大这个结构,举个小说的例子。莫洛亚在谈《追忆似水年华》时,有个说法非常精彩:当盖尔芒特和斯万家在最后通过联姻,汇合在一起的时候,那个大教堂的尖顶就合拢了。
什么意思?他把《追忆似水年华》比作了一座大教堂,一座恢弘的建筑。
我读到时猛然一惊,很多我没有理解的东西、那些之前没有呈现出来的东西,像显影药水中的底片一样,在那一瞬间纷纷展现在眼前。第一卷《贡布雷》中,平时散步的两个方向,盖尔芒特那边的路和斯万家那边的路,早就为这一切打好了地基。在这两条线索之间,人与事构成了楼板和楼梯,像盖房子的快镜头一样向上耸起。直到最后,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贵族和资产者的联姻汇到一起,大教堂合拢了。作为小说的主人翁,“我”在这座大厦中一直是普通的一份子,参与沙龙,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到了最后合拢,精神实现了蜕变,成长为日后那个最伟大作家开端的青年。在充满激情的自我展望中他站到大厦的顶端,靠思想的力量凝聚了那最尖的塔顶。耸立起来的大教堂,在他波澜壮阔的思绪大海中,成为一个物化的、耀目的存在!
建筑的宏伟尖顶令人震撼,是靠着一步步精心的设计,从地基开始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大教堂的稳固结构把内容上最后的觉悟高潮彻底支撑起来了,这就是结构的力量。而这,说的是一部靠所谓的意识流传名的小说。
如果没有前面稳固的结构,那种纯意识的散漫流动哪里能树立起来。我们看,当从结构的角度去理解一部小说的时候,就超出了单纯看它的叙事、感受它的情感的层次,进入到了一种更高的审视。那种艺术带来的震撼,和原来它情感思想上的东西契合在一起,才带来了艺术的终极体验。
结构是诗歌创作中最有力的发现和主要目标之一。那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诗中,都有结构的影子:比如阿什贝利那首著名的《使用说明书》,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拱桥结构。前面正在做着枯燥的工作,撰写使用说明书,在纽约一间没有窗户的办公室。然后很快跳入墨西哥的旅行,非常真切、具体,游行中“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穿着深蓝色的服装。”从公共广场到后街,诗人跟一个老妇人攀谈,说起她银行上班的儿子,走时谢谢她的款待……把一次幻想中的旅行写得跟真的一样。然后呢?又回到现实,枯燥的办公桌。前后现实像拱桥两端架在两边河岸上,中间幻想凌空虚蹈。再比如毕晓普的《在鱼房》,坚实描写平稳上升,到最后飞越一下,接近航母跳跃式甲板的结构,都体现出了艺术那种高级手艺的部分。
今天选了几首结构上很有特点的诗,希望通过具体的辨别过程对具体观念有所理解,建立自己的结构意识。
先来看第一首。
一首不想命名的诗
刘巨文
这是你的世界。你为自己的病找病根。
你走在亭子河边,一次一次踩破
远处村子的冬天,看着月亮又落下一场雪,
那雪啊,在你脚下陷落。
这是我的世界,不是你的,除了
你要找的病根。我想让它漂亮一些,
逃避真或为了更真,
可美又算什么?
这才是你的世界,不是我的。星星
跟着你,只是你,不是别人。你说,
你在那里吃了药,谁都不认识的女人
给的药,那药毁了你。
这才是你的世界。你爱上电视里的姑娘,
有钱,还要找你结婚,
她们什么时候都不来,你说,
全他妈都是胡扯。
这不是你的世界。我没学就知道
撒谎骗人,你结了婚,生了孩子,
做生意,照顾老人,总能
神气地出门。
这是我的世界。我写过一首诗,
给你,七行不着边际的比喻——
“你收拢,像衰颓的贝!”
全是我的软弱。
这是我们的世界。我也在
为自己的病找病根。我走在
这个冬天最后一场雪上,我知道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这首诗最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写法。
初读就能看出来,这诗有个对称的结构。或者说,比对称还复杂一点,简单用个比喻,像一根绳子的两股拧在一起那种感觉。能看到露出来那一股,又能感到背后那一股。在它螺旋上升中,交替出现。
第一节,这是你的世界。
你为自己的病找病根,走在河边,踩破冬天,雪在脚下陷落,孤寂的世界中,一个寻找病根的人的那种荒诞,对亲人来说,谈起来是带着痛苦的。这种东西,即便你不是亲人,也会难受。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吃饭,对门的傻子来,我和父亲谈起他在邻村挨打。父亲听着,突然说,“别说了,给他盛上饭。”从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这样的事,弱者的悲惨遭遇,是令人难受的,谈论它有某种失礼的地方。“你的世界”是正常世界在病人眼里的变形,他走在一个变形世界,但对他来说,又是正常的,因为他看到的就是这样。
第二节,这是我的世界。一个正常的世界,合乎尺度,也就是“你”那些疯狂举动,在现实世界只是个病。在这个现实世界,我想美化它,这是一种无奈的逃避。可是,你就是个病人,无可回避。所以呢,美也不算什么,比起你的现实,我的理想算不得什么,因为它对你没有帮助。
第三、四节,这是你的世界。一个精神分裂的农村男子眼中,有点滑稽荒唐,对他本人却异常真切的世界。一些梦魇类的场景,女人给他药,爱上电视里的姑娘,等等,这些都是让人一下就能理解这个人的生动细节。这个世界,仍然是变形的,不正常的。
第五节呢?不是你的世界。没有说是我的世界,其实是这个意思。这个世界又是那个正常的世界了,对一个精神病人格格不入,那些神叨叨的东西绝对不会得到认可。所以用了一个不是你的世界,直接暴露得干干净净。为了屈从这个世界,“我”向别人撒谎,于是这个地方,一开始就能感觉到的两个人的关系,比较明确了。这一节,也引导我们,开始往更深的主题去想了。哪个世界更疯狂呢?是怪诞的精神病的世界,还是对精神病没有理解同情和包容的世界?在这样的推进反复中,主题在深入,引入越来越多的东西,两股绳子越拧越有劲儿了。
第六节,这是我的世界。和第五节一起,占两节,和三、四两个“你的世界”对应,就齐整了。我的内心世界里,我对你的感情,即便在自我精神生活中,仍然无法完全真实地面对你的疾病。它暴露了我的软弱,还有无能为力的切身隐痛。
那么到了第七节,这是我们的世界。两股绳子拧到这儿,我们终于意识到了,这就是一根绳子啊。现在彻底拧在一起了。你的那个荒诞世界,和我的现实世界,其实是一个世界。不同眼里才变得不同,世界就这一个。这两个世界,互相渗透,你的世界里有我的关怀和同情,我的世界也竭力想融合不可能融合的现实。让两个世界最终合体的东西,是什么?
是爱。没错,全文,没有说我对你的爱,写出来了。对一个不同命运的亲人,“我”和他的感情,共同的分担,通过疾病和自己的软弱来触碰了坚硬现实中特别无情的部分。一个正常人,精神上也有自己的缺口,也会软弱,所以,最后一节非常完美,我也在雪上,找自己的病根,精神方面的困惑和各种现实冲击中的挫折带来的难以承受的痛苦,也会让人近乎疯狂。不管病人还是正常人,都受到这个世界的压迫和冲击。所以,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两个人的关系更加明确了,是血缘上的关系。就带出了一起分担这个世界的内心渴望。我里面有你,你里面也包含着我。再看题目:一首不想命名的诗,不想说,压在心里太沉重,说出来,也同样沉重,但又被自己受压迫的内心驱动,完成了它。
诗意分析清楚,就会发现,结构特别清晰。这既是灵感的收获,也是有意的布局。诗人在结构经营上,是非常细心的。可以不注意它,但阅读感受里面,包括着它。没有这种东西,它就不可能实现得那么好。当它稳定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的重要,但它不稳定的时候,比如,连着写五节这是你的世界,然后写一节这是我的世界,你读的时候就会觉得哪里不对劲。在诗歌中,结构的实现本身就是一种建筑学。结构框架稳定,内部的细节的呼应,转折等等都从容做好,才能写出好诗。
接下来读第二首诗。
小老鼠
袁永苹
它从老式楼房门斗下面
那龟裂的水泥板里
缓慢地轻松地,爬出来了。
丝毫不带有恐惧地
那小玩意儿爬将出来,
未经世事,只顾玩耍。
它是一只初长成的幼鼠
光亮、灵活,此刻正背对着我,
嗅闻炎热潮湿的水泥地板。
晚餐前,安升街燥热而混乱
这个时候,我就站在它后面
等待我母亲和我丈夫下楼来。
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先后有三个人冲过来
试图踩死它
——粮店的胖大爷,
我母亲和卖包子的女人。
他们中我母亲最想这么干,
因为她怕这小东西
吓到怀孕六个月
正在待产的我。
他们用脚狠狠地踏向它,
而那小畜生却根本不自知
它极其缓慢地躲藏着,
愚蠢到根本没有显示出慌张。
这个七月,怀孕令我困倦,
北方的天气已经要进入最热的季节。
街上到处是发黑的雨后脏水
地下水道反着恶臭。
每日,我揣着大肚子
躺在床上,抚摸
我的腹中的胎儿,
它总是用脚丫试探我的肚皮
像是企图掀起皮肉跑将出来。
它在我腹中的黑暗里
勇敢而无聊
建造涌动的丘陵和沟壑。
它反复将自己蜷缩又放松
不断锻炼着那些每天新长出的骨肉。
我忽然想起了那只小幼鼠
看见它那肥胖的小肚子
匍匐在那个愚蠢地水泥台阶上
它小小的躯体荒唐极了!
你看见它被跺脚声吓跑,
笨拙而缓慢地移动身体,
那蠢态让人发笑。
那蠢货以为人在跟它开玩笑
开着那种他们常跟新生婴儿开的
逗婴孩咯咯笑的小玩笑。
有的诗,结构很鲜明,有的呢?比较隐蔽。这首基本上是个叙述的过程,没有前面那种明确的可辨识的结构。但好诗,不会这么简单。来具体看一看:
最开始小老鼠出场,到第六行,完全是对小老鼠的描写。一只未经世事的小老鼠,只顾玩耍。接着“我”的出现,也占六行。“我”在诗里是感受这一切的主角,在这儿也是一个过渡,从老鼠到行人。“我”发现老鼠,只是看着它,然后人群来来去去,三个人想踩死它,其中包括自己的母亲,因为怕吓到怀孕的女儿。老鼠和怀孕的年轻女人,狠狠地踩踏和没有危险意识的小老鼠,一起构成了小冲突。
第二节,从“我”怀孕开始,讲到腹内小胎儿。这一段的描写太生动了,它用小脚丫试探肚皮,企图跑出来,“在黑暗的腹中,勇敢而无聊,建造涌动的丘陵和沟壑。/它反复将自己蜷缩又放松/不断锻炼着那些每天新长出的骨肉。”满满都是爱。然后呢?突然想到了那只小老鼠,在躲避危险时可笑荒唐的样子。只是写它,让你感到那小幼鼠那么脆弱,抵御不了任何危险,弱小得让人同情。小老鼠和婴儿实际上是构成了某种联系,对婴儿的爱,和对小老鼠的同情中有某种共同的东西。这时候,她抓住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进一步提升了这首诗:“那蠢货以为人在跟它开玩笑/开着那种他们常跟新生婴儿开的/逗婴孩咯咯笑的小玩笑。一下子就把两个线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这真的太惊人了,这里面有多少残忍,就有多少慈悲心肠,但都没说出来,全在这个比喻里面了。通过对孩子的爱,有了对小老鼠的怜悯,通过它面临的危险,也写出了对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将面临的危险的担忧。连“蠢货”这样的词,在这里都是包含着温柔的。
回过头来看看,小老鼠出现,怀孕的“我”,小老鼠的危险。怀孕的“我”,小孩子,小老鼠,小老鼠和小孩子结合在一起的比喻。看起来多平常的叙述,基本上小老鼠、怀孕的“我”、小孩子三者的彼此交叉,互相联系,三个点互相联系,是什么?三角形。我们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最后的交汇正好是一个小高潮。全诗用的是最普通的线性叙述,但这样搭建一个又一个小三角形的巧妙的处理,保证了诗歌的稳固,也让这诗获得了更强的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
这样找出它隐蔽的结构,是为了直观地感受到结构对作品本身效果实现起的隐秘作用。文学作品,是意思情感的传达。诗歌是为实现这样的目的而发展的。所以,诗歌要分解成意思,从意思的发展中,寻找结构的支撑。这里面的几个小的主题,反复出现,又彼此联系,建立了它的内部结构,而结构又反过来提升了意思。把结构不是很直观的一首诗拿来分析,就是要说明,好的艺术中包含着这种自觉。永苹是一个即兴大于深思的诗人,那些看似简单的叙事抒情中,其实都有比较复杂的叙事结构。除了她的抒情和叙事糅合的复调感,她叙事中穿插用得多,是一种结构上的建设和丰富。
接下来读第三首诗。
冬天的树
雷武铃
一
从温暖,明亮,深邃的书中出来
正是最迷乱的时刻:公共汽车轰鸣
车灯,路灯,橱窗灯交织的浮光与暗影里
漂浮着表情模糊,行色慌忙的人。
那么多,那么乱,又那么不真实的虚影。
我们抬头,看见前面
两道壁立的黑色悬崖之间
幽蓝的天空低处一道暗红色晚霞。
黑色树枝映满天空,那么清晰,一动不动
超然于混乱和寒冷之上。
二
我们说起冬天的树。
那么安静即使大风呼啸也只是轻轻晃动的树。
它们的美难以言传:大块密闭的色团
落成天幕上镂空的线条画,——它
活生生的
能透出呼吸。车过公园,能看见绵延的树丛
和后面的天空。——它们阴晴天的表情不同:
树干焦黑,爪状的枝梢蜷缩高空的,是槐树。
树皮灰白,粗枝和银杏树一样高举的是白杨。
而榆树和柳树的枝条众多,轻柔地向下垂顾。
而核桃树枝粗短如手指,整个冬天都在沉睡。
三
我们相信有这样一个地方:
那里山峦绵延,从来无人到达
几百万上千万亩的树林在中午的太阳下
落光了叶子。那些安静的山谷
和山坡上,我们走动
枯枝落叶就响起干燥的声响,腾起灰尘。
我们停下,纯净无边的阳光
就从头顶灌注,消融我们的眼睛。
我们做好了准备。但终于没有去成。
而雪肯定下到了那里,——那些雪中的树。
先看第一节,一个人,从安静的书房,走到喧闹的街上产生的印象。对街景行人的印象,特别是对树的印象,突出了个人时刻和社会群体生活的静与闹的对比。但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意思,是由三个非常清晰的小层次来实现的。第一个小层次,是“温暖、明亮、深邃的书”,代表自我。在当代的城市生活中,个人的安静时刻是大多数人享受自我的时刻。读书的时候,一个人在简单的房间就得到了温暖、明亮、深邃的感受。第二个层次,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一个人来人往、公交轰鸣的现实世界。表情模糊、形色慌忙的人,是最真实、混乱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委身其间。在这样更广阔、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那个在读书中充盈的我,感受到的是那么乱,那么不真实的虚影。接着是“我们抬头,看见前面”引出了第三个层次。“两道壁立的黑色悬崖之间/幽蓝的天空低处一道暗红色晚霞。/黑色树枝映满天空,那么清晰,一动不动/超然于混乱和寒冷之上。”一下子从庸琐的现实生活,指向一个超出日常的,更为神秘、客观的世界。“混乱”和“寒冷”,对应的正是严苛、冷酷的现实,而这个层次,只是在刚才的混乱喧嚣的层次的头顶,一个抬头,注意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或者没有心情去看的这个美,写出了超越人类社会混乱的巨大宁静和客观世界笼罩着卑微生命的感觉。它和第一个层次那个内心自我关联在一起,从小宁静向大宁静,从自我到客观世界,一下就大大提升了。这首诗里面,有痛苦,那种对现实混乱的无奈,它包含时代感受,但没有纠缠于自我,而是通过秩序给出了更高的理解。三个层次,两个转换,逐级抬升,写出了非常多的变化和意味。
后面两节也都有这样的小层次。第二节,“我们说起冬天的树”,到“能透出呼吸”,是第一个层次。接下来是第二个层次,“车过公园”,“能看见绵延的树丛和后面的天空”。这是一个转折,刚才的交谈和感受的继续,来到人群所占的社会环境中,把新的观察对象“树”带出来了。第三个层次就是后面的部分,对各种树的观察。每一种树都写出了特点。这种白描的手法,完全不掺杂什么感情,又上升到了客观世界的层面。这样写这些树的细节,代表着一种态度,就是它们的美是自在的,不需要解释的。有抒情的成分,但这种描写,更多还是体现了客观世界的美。
第三节,“我们相信有这样一个地方”,到“落光了叶子”,是第一个层次。描述了一个想象的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到“消融我们的眼睛”,是第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想的是地方,第二个层次想的是我们一起在那里,一个人迹罕至的森林中,走动、停下,都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安静之美。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最后两句是第三个层次。“我们做好了准备”,但并没有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望。你去了,只是你感受到枯枝、阳光倾注等等,你不去,那里也仍在发生,一切照常,雪肯定下在了那里。一下子把无人空旷的森林,大雪中的树的孤寂之美写出来了。认识提升了,壮阔世界的存在本身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整个一节,还是从个人幻想到现实的无奈,到客观世界的美的层次。
每一节都非常稳固。再来看看全诗。
整首诗一共三节,非常齐整,每一节都有十行。意思上呢?第一节主基调,还是一个现实生活场景,街道行人树木,是人类社会的层次。第二节核心是对树的一个集体素描,是客观世界的美的展示。第三节写的是一个愿望,不管它是否实现,都有一种理想和期许,有价值观的流露,我欣赏这些,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是超越和升华的层次。这样来看,整个三节,从琐屑的现实生活,到超出现实的客观世界之美,再到超出客观世界的梦想和渴望,是不是一个逐渐爬升的过程?非常清晰,就像垒起来那样清晰。总体上呢?用冬天的树连缀起来,再往细里想,第一节中城市的灰土和噪音中的树,和最后宁静的雪中的树,正是现实和理想的对比。第一节的走在灰土中的人,和最后走在树林中的人,也是这样。三部分稳定的结构,教科书般稳固,是最终实现意图的框架,就像框架结构的楼房,还有互相呼应、向上发展的结构凝聚。结构让诗树立起自己。
这样的结构,建立了一种秩序感。从日常出发,在混沌中建立秩序,寻找意义,发现美,表达渴望,正是形式的力量。我们可能在现实中没法完全像树一样,追求那种安静之美,但可以在更高的角度看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这样的建筑学,是一种美学追求。有着那种对逻辑的信任,对稳定、可靠的追求,美和真这样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的信赖。是端正的美学观念的实践。接近于书法练习中,楷书那种端正,稳而不俗,润而不肥的端庄有度。写作中不光要有思想和感受,还要有劳动和技艺,像塞尚的画,不是即兴、随意的摆布,而是深思熟虑的艺术。诗不是散漫的情绪堆积,而是完整的情感思想表达。形式上的完美程度越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就越好。
那么,接下来,读第四首诗,一首结构上非常复杂的诗。
从前有一个骷髅
——据两年前和女儿玩故事接龙游戏的记忆写出
杨铁军
爸爸——,我们玩故事接龙吧。
好吧,你先开始。
从前有一个骷髅,它很孤单,
有一天它推开坟墓走了出来。
该你了。
嗯。这个骷髅下了一道山坡,看到一条小路,
两边是高高的草,从远处只能看到它的
光头。该你了。
骷髅在路上走啊走啊
一直走,来到一条小河边。
该你了。
小河水哗哗的流,对岸还有一头牛。
骷髅高兴极了,从水里掬起一把水。
水却一下漏掉了,因为骷髅手只是骨头
没有肉。
该你了。
骷髅很生气,就拍水,你!水!
给我喝,你为什么不给我喝,又不是
喝了会死。
该你了。
骷髅没法喝水,就沿着河岸走,发现
一只船,
就划船过了河,来到对岸。
对岸的牛看到骷髅,哞地叫了一声。
骷髅问,你是不是水牛?
该你了。
水牛说,我是啊,我是一头幸福的牛,你是什么?
骷髅说我是一只幸福的骷髅。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该你了。
走着走着,刮起了风,风穿过骷髅的身体
呜呜响。骷髅往四周一看,只有它一个,
就很害怕,哒哒哒地敲腿壮胆,
你说骷髅怕什么?
爸爸——,骷髅怕鬼,但是世界上没有鬼。
骷髅就继续往前走,走啊走,
该你。
不行,你说的太短了,作弊,再说几句。
爸爸——,你自己说吧,我不要说了,你讲给我听。
这怎么行,我们说好是故事接龙。
好好好,我续,然后就该你了啊。
骷髅在路的尽头看到一面镜子,镜子里有一道光。
天黑下来以后,镜子里就只有一块月亮。
骷髅走近了朝里看。
它看到镜子里起了一个大漩涡,然后
忽然就
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好了,这下该你了吧。
骷髅很害怕,不知道在哪里。那个镜子为什么
有漩涡,爸爸——?
嗯,镜子里的漩涡是因为折射,
骷髅被镜子的折射带到了一个铁做的世界,
很结实,骷髅走不动,只好卡在一个地方。
它很伤心,不知道怎么办,
你猜猜,骷髅该怎么办?
爸爸——,骷髅怎么办呢?
骷髅卡在那里,很难受,因为脖子上爬了
一只蚂蚁。
蚂蚁怎么能动?爸爸——。
呃,蚂蚁小所以能沿着铁锈的缝爬,
而骷髅呢,太大了,太脆弱。
骷髅真可怜。爸爸——,
你快想办法让骷髅出来。
我想办法可以,你也帮骷髅想办法啊,
否则骷髅可要生气了。就不跟你玩了。
骷髅你别生气,我帮你想一想办法,对了,你装死好了。
装死没用啊,要知道这个是铁的世界,
怎么挣都没用的,你再想想。
爸爸——,我想不出,你说吧。
嗯,让我想想,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
解救骷髅,
这样好了,过了一天一夜,骷髅都快
饿死了,
忽然它看到蚂蚁爬过去的缝有亮光,
就从亮光的缝往里看,
你猜看到什么?
看到什么?爸爸——,你快说啊。
你猜啊?你想一想啊?
我猜不出,你快说。你说了我就给你拿
两颗葡萄。
好,这可是你说的,不要一会儿不认账。
它看到的是一面镜子,镜子里起了一个
大漩涡,
一眨眼就把它带到了另外的世界。
这个世界呢是土做的,但骷髅不怕土,
它还能吃土。
所以它就在土里继续走,走啊走啊,
然后呢,
该你了。
骷髅很高兴啊,所以它就唱歌,一二三,
骷髅头,
人有大头我有骷髅。
该你了。
好,走着走着,下起雨来,骷髅就钻在
土里不动了,
雨下个不停,骷髅有点想家,可是
怎么办呢?
该你了。
骷髅就起来继续走,走着走着就到家了,
爸爸——,该你了。
哪里有那么容易,这里是土的世界,骷髅
回不去了,
所以它走着走着就很伤心,忽然在路的
尽头看到一面镜子,
镜子里有一道光的漩涡,一下子把它给
带走了。
你猜把它带到哪里去了,玄僖?
另外一个世界?
是啊,你说是什么世界?
是火的世界?
对啊,骷髅就来到了火的世界,但是这个
世界没有风。
所以火就站着,一点都不可怕。骷髅
最怕火了,所以它小心翼翼
从火苗之间穿过,生怕自己被烧死。
你知道骷髅烧死以后是什么?
是什么?
骷髅烧死以后就是舍利,古代的高僧死了就烧成舍利。
那舍利死了以后呢?
舍利就不会死了。
骷髅怎么样了,爸爸——,你说骷髅。
好,骷髅在火里因为没有风,所以活得
好好儿的,但是它很担心
会起风,所以得赶紧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它一直走啊走啊,然后又看到一面镜子。
老是镜子,你说这个镜子里面是什么啊,爸爸——
这面镜子里什么都没有,黑洞洞的,骷髅
往里一看,就被黑洞吸进去了。
爸爸——,为什么镜子里是黑洞?
嗯,因为它看到的是镜子的背面。这下
不好了,这次骷髅没有
来到一个世界,而是来到一个非世界。
什么是非世界?
非世界就是不是的世界。就是不存在的世界。
那——,非世界里面有什么?有水吗?
没有,非世界什么都没有,连空气都没有。
所以非世界里能看得很远,就跟你站在
山上望远一样。
从非世界,骷髅看到其他几个它刚才
经过的世界,
它还看到了它最初世界的坟墓,
看到了最初世界它走出来的那条小路,
在小路里头走路的骷髅的光头。
原来这些世界都是妖怪放出的迷雾,迷雾廓散了,
骷髅就从镜子里回家了。
爸爸——,骷髅回家以后呢,做什么?
回家以后么,就什么都不做了。你还要玩故事接龙吗?
好啊,我先开始。从前有一个骷髅,
很孤单,
有一天,它推开坟墓走了出来。爸爸——,
该你了。
这明显是一首一气呵成的诗,结构还是精心设计的吗?刚才谈袁永苹也说到了一些,这里深入一点儿。
既不是,又是。说不是,是因为分析出来的不可能是当时都设计好的,而是最后实现的结果中包含的。说是呢?是因为一个成熟的诗人,在写作中都有一个结构指针。他在长期训练中会养成一种自觉,在他推进的过程中,结构是一种本能意识。语言推进,有了内容和逻辑之后,结构也就自然建立了,它有一部分是自带的属性,前面说了,当你创造故事的时候,也就创造了结构,但这个自带的部分,不一定好。加强结构意识,是为了找到好的结构。它来自深层次的形式预感,通过对故事总体把握,对内容的控制来实现,就是下意识地会把这个问题放在必须要做的那部分。
这个诗,是一首记叙诗,表面看起来就是故事。是的,故事的发展是它的主要脉络。那么来看看,支撑这么长的诗的结构上的稳固的东西,具体有多少。
首先,对话是基本结构。
对话次第衔接,塑造性格,推进情节更新。这首诗和一般的对话相比,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它不仅要说话,还要共同讲好一个故事。
“爸爸——,我们玩故事接龙吧。”有点邀请你进入的意味。整首诗都是这样,贯穿着这种清晰和亲切,它要写的东西都清楚明白地摆在了那——我们就有些好奇了,一个天真的女儿,一个父亲,怎么把它推向有意思的境地呢?接龙本身,有着成年人的引导和童稚天真的小鲁莽。引导是一种成熟的心智,带来逻辑深度,拓宽、发展故事,启发女儿成长,而童稚的部分,又有那种特别直接的快乐!比如:“小河水哗哗的流,对岸还有一头牛。”“人有大头我有骷髅。”这样开心的时刻太多了。在这个关于引导的父爱场景中,只有更复杂的东西加入进去,这种单纯才能显出力量。诗人抓住了当时口语对话的一些关键点,发挥了特别的作用。比如,这个“该你了”。它在后面一直延续了下来。起一个什么作用呢?钟摆、节拍器的作用。在转折上给人意外又理所当然之感,同时没让双方脱离故事,非常短促,带动了节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对话双方,一个是生活中的我,一个是女儿。不是那个诗人在说话,是生活中的父亲角色在说话。诗人自己的声音,是内在的,他统摄那个生活中的自己和女儿的声音。如果往更深层次寻找这个诗人的声音的话,会发现诗人的内在自我。在故事的发展中,到了后面,有种自我辩驳的东西。这种引导,还包含着一种辩驳和内化的声音。到了最后:好啊,你先开始。女儿又开了一个同样的开头。既是结束也是开始,这在结构上也是发挥作用的,完成了一个闭环。
第二点呢,是情节上的套盒结构。
故事不就是很简单的故事接龙吗?这诗至少包括三个故事,并且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相扣。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男人(诗人),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不知受到某种触动还是完全下意识地回忆起他两年前一个亲子经历。往日记忆涌上心头,那个经历如此温暖又奇特,以致他完整地想起了当时的过程,同时唤醒的还有美好时光中的温情。这回忆带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激情,于是他坐在那,开始把它写下来。那一刻他回到了“诗人”最古老的角色:写下自己的感受。诗人,是第一个故事的唯一主角。
第二个故事,即诗人回忆的内容,主人公变成了他和女儿两个人。女儿提出要一起玩故事接龙。好啊,他答应了。女儿先开始,起了一个“从前有一个骷髅”的开头。他不仅负责把故事接续下去,还得引导故事的进行和发展。女儿因为还没办法很好地把握这故事而撒娇、耍赖,最后在父亲的引导下他们完成了故事。诗人自身也进行了他自己的智力娱乐,非世界啊,镜子啊等等就是证明。故事讲得很精彩,也触及了一些女儿从来没有抵达的领域。女儿乐此不疲,还要继续开始。
第三个故事,即他们玩的故事接龙,这个以骷髅做主人公的故事。这首诗绝大部分的阅读乐趣都来自于这个故事的发展。“从前有一个骷髅,它很孤单,有一天,它推开坟墓走了出来。”从漆黑的坟墓中来到光明的世界,真是一个美好的时刻,骷髅决定到这个世界上好好走一走。于是它下了山坡,来到小河边,因为水而高兴,而生气。过了河,和碰到的牛说了唯一的一句话:我是一只幸福的骷髅。然后继续前行,因为经历越来越非比寻常,可以说它进行了一系列的历险。遭遇困在铁里的窘境,火中穿行,历尽波折后来到了非世界。非世界是一个顿悟的、回顾的世界。就像唐僧站在西天回看曾经的磨难,他得到了思想的提升。
非世界能看得很远,是一个非常妙的地方。它让这个故事在原来可以无限发展的线性结构上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提升。有点像诗歌中传统的升华,非世界的设计是这诗突破的一个重要元素。如果骷髅只是匹诺曹一样到处历险,那就大为失色了。骷髅的故事有点像一个人成长的经历。
三个故事,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故事。是父亲带着女儿一同历险的故事。里面包含了很多细微的情感变化。为什么把三个故事拆开来看呢?因为这样能够知道,作者在写的时候面对的,是比我们看到的时候复杂得多、混乱得多的问题。写作是一个澄清的过程。非常简单的事,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很难写好?因为其实最简单的事也包含着太多的线索、细节,需要取舍,梳理清楚,把它最该突出的部分突出出来,看似简单,但稍微处理不好就乱了。
几个故事层层相扣,让这首诗的结构复杂起来,让阅读变成了不断深入,不断发现的那种惊奇过程。
然后看第三点,在故事的发展中,还有许多东西都在悄悄演化,有一条不断向上提升的结构线。
故事并不复杂,但有一些醒目的主题非常清晰。
一个是刚才说的,爱的演化。这当然是一首写父爱的诗。它之所以能够被写出来,就是因为父亲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他试图再现,固定下那温暖的时刻。
对话的过程,就是父亲在耐心引导,手把手领着女儿在故事中漫游。孩子的思维是天真、感性的,无法组织逻辑性的情节。这时候,父亲细微的引导就显得非常动人,特别是当骷髅被困住的时候,他不断启发女儿,希望她自己替骷髅找到出路,多有耐心。与之对应,女儿对父亲的爱也通过对父亲的期待、依赖和撒娇体现出来。
还有一个爱,是女儿对骷髅的爱。骷髅怎么办呢?骷髅真可怜。这都是女儿天真的爱心。到后面,通过故事写了人生的孤单,慰籍,写了最后的希望,当陷入空虚的骷髅最后仍然出现在他来的小路上,实际上是写出了希望。
爱就是希望。
注意那个地方的转化,从非世界回来的过程,是在非世界看到了现实世界,落在了老地方,通过这一系列艰难的探险,这又像一个新的世界。最初的世界,当它看清这一切都是妖怪的迷雾时,它就从镜子中回家了。回家意味的不仅是身体回到了最初的世界,而是思想上经历了一个顿悟,理解了人生,返璞归真。
再一个,诗内部的进化论。这里面,除了爱的发展,还有一个进化论的线索。
来看骷髅一路接触的对象:水牛,蚂蚁,妖怪,铁的世界,火的世界。从普通动物到妖怪到神秘世界,是不是一个发展?然后就环境来说,水,风,月亮,铁,土,雨,火,进化到黑洞,非世界,是不是有一个进化?最后出来又回到现实,把非世界又进化了,是对这个世界的肯定。如果让骷髅消失在非世界中,读诗的人在内心深处一定觉得很不完美。
甚至这些工具:船,到后来,是镜子。也有一个进化。对应的呢?前面说了,骷髅的境遇,就是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从开始懵懂简单的快乐,到最后历经磨难,从思考生命中得到快乐,也是在进化。
领会结构的过程,也是理解这个诗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首有意思的故事诗,还是有智力运行的烧脑诗,有非常讲究的技艺层面的合理性。在思潮的动荡和变化中,艺术的稳固的形式是非常恒久的东西。没有对话的一流处理,故事推进就不顺畅。没有层层相扣的套盒结构,故事就显得单薄。没有这样爱的演化,认识论的发展,整体内涵就比较弱。
发现诗歌的结构,理解诗的深层次内涵。结构为诗歌提供立体感和层次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比如阿什贝利那个拱桥,就给人凌空飞升的感觉。毕肖普的《在鱼房》,就给人一起攀登,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向上到山顶看到震撼美景的感觉。对艺术来说,形式才是创造的那部分,值得深入探究,即在福西永说的“一个完整的艺术形式的世界”的层次来看待写作。当然这东西也不是一个教条,我想起普鲁斯特谈埃尔斯蒂尔时说的话:“从纯创作的观点来说,说不定好为人师是他唯一的缺点,因为一个艺术家,为了在精神生活上完全站在真理一边,应该保持孤独,而不要挥霍自我,哪怕对一些学生——在任何情况下,为了对年轻人最有裨益,他总是极力去开掘某一情境中所包含的部分真理,哪怕这真理对他或者对别人都是相对的。”结构意识,和所有艺术中的形式教育一样,能带来的最深刻启示,在于它赋予我们一种理解艺术的崭新视角,进而对生活、世界都能从更微妙、丰富的层面加以理解和认知。同时意识到,我们置身的看似平淡的生活,一直有着艺术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