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玏,胡艳红,严 孜,邓 威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3.南昌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4.江西赣江堂中医门诊部,江西 南昌 330006)
南沙参与北沙参在临床使用中较为常见。1963—2020年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将南、北沙参作为两种不同的药分别收载。其中南沙参记载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Fisch.或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而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南沙参的品种又分为泡参、无柄沙参、昆明沙参3个亚种,另据《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和《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记载,南沙参的实际入药品种远不止药典所述两种主流品种,而多达10余种。屠鹏飞等曾于19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对沙参类中药的药源进行调查和原植物鉴定,沙参入药品种除去莱阳参之外,都为沙参属植物,多达37种。北沙参仅为上述单一品种。关于历代南、北沙参药用品种的认识,分歧较大。主要观点有3种。第一种是根据民国张山雷《本草正义》:“沙参古无南北之别,石顽《逢原》始言沙参有南北二种。”认为在清代《本经逢原》后才分出南、北沙参。持相同或相似观点的如李成森等、王可成、陈双妹、朱冠秀。第二种是《中药鉴别大全》等现代本草认为的“北沙参是清代发现的新品种”“清代以前本草中的沙参是南沙参”,持相同或相似观点的如董圣群、张艳秋。第三种是《中华本草》等认为的“北沙参首见于《本草汇言》(或其中的《卫生易简方》和《林仲先医案》),明(或《本草汇言》)前所用沙参为南沙参”,持相同或相似观点的如王健、高宾等、祝之友。今对宋以前重要本草文献进行梳理,结合现代植物学知识,对历代南、北沙参品种进行考证。
沙参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不同辑本对其产地生境的记述不尽相同,如孙星衍、孙冯翼辑本记为:“生川谷。”而尚志钧辑本记为:“生河内川谷。”“生川谷”为其相同之处。春秋时期《范子计然》云:“白沙参,出洛阳白者,善。”《中国植物志》载南沙参的主流品种之一沙参(无柄沙参亚种)的主产地包括河南西部(西峡、栾川、嵩县、卢氏),而北沙参主产地并无河南。因此,从出河内(秦代所置的河内郡,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洛阳的产地看,《神农本草经》所载沙参为南沙参可能性较大,但从生“川谷”的生境描述,并不能排除先秦时期北沙参已经出现,《说文解字》言“川”为“贯穿流通水也”“泉出通川为谷”,指流动贯通的水。其言“沙”为“水散石也”“从水少”“水少沙见”“大雅传云。沙、水旁也”。《集韵·支韵》:“沙,水傍。”均指向“近水边”的特点,这与北沙参的特点相符,因北沙参多“生长于海边沙滩或栽培于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近于水边,且全株被白色柔毛,根多呈黄白色,与“白沙参”的颜色形态也较为接近。
东汉至三国时期,《吴普本草》列“白沙参”一条,首先详述产地和形态:“生河内川谷,或般阳渎山,三月生,如葵,叶青,实白如芥,根大白如芜菁,三月采。”与《神农本草经》相比,《吴普本草》在产地和生境方面记载更为详细具体,产地新增山东(般阳)、四川(渎山),其中般阳为战国时期秦国所置的般阳,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渎山为今四川岷山。《中国植物志》载轮叶沙参的主产地包括山东(牟平)、四川(峨边、峨眉山),沙参(无柄沙参亚种)的主产地包括四川(巫山、巫溪、城口、南坪、合川、南川、布拖、普格、美姑、冕宁)等地,北沙参的主产地包括山东。因此,从产地来看,南、北沙参均有可能。从“实白如芥”的种子形态来看,南沙参种子与白芥子的种子形态相似,结合春三月的采收季节推测,与南沙参较为接近;从生川谷及“根大白如芜菁”来看,也不能排除北沙参的出现,因北沙参根多呈黄白色,以“均匀色白,质坚实者”为佳,而南沙参根则多呈黄棕色,且质地空疏。
魏晋时,《名医别录》对沙参的功效、产地和采收季节有进一步的认识:“沙参……生河内及宛朐、般阳续山。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宛朐亦作冤句,为秦代所置的宛朐县,为今山东省曹县西北,古无“续山”地名,当为渎山笔误,新增产地山东(南、北沙参均产),结合采收时节(二、八月为春、秋季)推测,也应包括南、北沙参两个品种在内。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综合了《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对沙参的产地、功效的认识,且提出近道所产的沙参特点:“今出近道,丛生,叶似枸杞,根白实者佳。”此近道为陶弘景所在的今江苏句容附近,为南沙参的主产地,结合“叶似枸杞”的形态描述,与南沙参较为接近。枸杞“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叶呈“卵形、卵状菱形或卵状披针形”,南沙参的沙参品种叶呈“椭圆形,狭卵形,基部楔形,少近于圆钝的,顶端急尖或短渐尖”,轮叶沙参品种叶虽轮生,但“叶片卵形、椭圆状卵形、狭倒卵形或披针形”,均无分裂,从形态来看都较为接近,而不似北沙参“三出式羽状分裂或二至三回羽状深裂”。从“根白实者佳”来看,也不能完全排除北沙参的出现,但从行文来看,描述的当为同一品种的沙参,因此为南沙参的可能性更大。
唐代以降,对沙参品种的认识呈逐渐深化的过程。唐《新修本草》除总结前代本草著作如《本草经集注》对沙参的认识之外,进一步提出:“今沙参出华州为善”。唐华州为今陕西华县,《中国植物志》载沙参(无柄沙参亚种)主产地之一即为陕西(秦岭以南)。《新修本草》提出南沙参的另一道地产地。宋代掌禹锡《嘉祐本草》载:“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花白色,根若葵根’。”从“花白色”可判断此时伞形科的北沙参或已出现,因桔梗科沙参属的南沙参花色多呈蓝或紫色,但不排除其他“白花”桔梗科沙参属沙参的出现,如《中国植物志》明确记载湖北沙参、泡沙参、丝裂沙参均有白花品种。《蜀本图经》为五代后蜀时根据《新修本草》重广补注而成的《蜀本草》的《图经》部分,据尚志钧考证,《蜀本草》并没有另撰图经,所引《图经》内容为转引《新修本草》的部分《图经》,继而收录进《嘉祐本草》中,可见,《蜀本图经》其实反映了唐代本草的研究状况。因此,可以推测,唐代北沙参出现的可能性很大,但仍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综上,从先秦至唐代,对沙参已有基本的认识,此时南、北沙参品种虽未明确区分,但或均已出现,且此时道地的概念已初现端倪。
宋代对南、北沙参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和清晰,集中体现在《本草图经》中。通过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所保留下来的《本草图经》内容可以发现,在前代本草的基础上,《本草图经》首次对沙参形态进行明确区分和描述:“沙参,生河内川谷及冤句般阳续山,今出淄、齐、潞、随州,而江、淮、荆、湖州郡或有之。苗长一二尺以来,丛生崖壁间;叶似枸杞而有叉牙。七月间(开)紫花;根如葵根,筋(箸)许大,赤黄色,中正白实者佳。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南土生者,叶有细有大,花白,瓣上仍有白黏胶,此为小异。”很明确地区分出生长在崖壁间,叶似枸杞,花为紫色,根为赤黄色和生于南方,叶有大有小,花白色的两种形态不同的沙参品种。产地涉及淄州(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南淄川区)、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及武乡、沁县、襄垣、黎城、屯留、潞城、平顺、长子、壶关及河北涉县)、随州(今湖北省随州、枣阳二市)、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德安、彭泽、湖口、都昌等市县)、淮州(宋时无淮州,为今江苏淮安的可能性大)、荆州(今湖北松滋至石首间长江流域北部,兼今荆门、当阳等地)、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安吉二县及德清县东部)。南、北沙参均产。不仅如此,《本草图经》还绘出了随州沙参、归州(今湖北秭归、巴东、兴山三县)沙参、淄州沙参的植物形态图,从中进一步证明了文字描述,更为直观地指出两种品种沙参形态的不同。《本草图经》所附药图原文已佚,其内容见于《证类本草》所附药图及其注文中。现存《证类本草》主要包括《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和《绍兴本草》传本,其中以《政和本草》(晦明轩本)存图最多也最善。
《政和本草》和《绍兴本草》所附药图大同小异,从中可以观察出,淄州沙参为轮生叶,无叶柄,茎生叶4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描述轮叶沙参叶形态:“茎生叶4~6个轮生,无柄或有不明显的柄;叶片卵形、椭圆状卵形、狭倒卵形或披针形,长达6 cm,宽达2.5 cm,边缘有锯齿,两面有疏短柔毛。”两者较为接近,淄州沙参应为轮叶沙参(又称四叶沙参)。随州沙参同样为轮生叶,叶为条状披针形,但茎生叶显然数量较多(超出6个),因未着色,茎上部很难分辨是叶还是花,但与明代以后彩色图谱类本草,如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对照参看,应为茎顶端所生花,大约能分辨为圆锥状花序,且轮生,花形略呈喇叭筒状,淡紫色,这与桔梗科沙参属植物的形态较为接近,应为其他沙参属品种。而归州沙参叶基出,互生,叶柄长,三出式分裂,花为复伞型花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描述北沙参植物形态:“基生叶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长6~10 cm,宽2.5~4 cm,三出式羽状分裂或二至三回羽状深裂;叶柄长约10 cm;茎上部叶卵形,边缘具三角形圆锯齿;复伞形花序;总梗长4~10 cm;无总苞;伞幅10~14,不等长;小总苞片8~12,条状披针形;花梗15~20;花白色。”两者很接近,应为伞形科珊瑚菜属的北沙参。此两种沙参形态上差异较大,显然为不同种属的沙参。
上述考证与陆维承的考证结果基本一致,但陆维承缺少对《神农本草经》至《本草图经》之间的沙参品种考证。目前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北宋时期,南、北两种沙参品种已同时出现,但关于此前或此后沙参品种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可以肯定的是,最早在宋代《本草图经》时,南、北沙参名称虽未分开,但品种之显著差异已清晰可辨,《本草图经》对沙参品种的认识一直延续至明代,如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将归州、淄州、随州沙参彩绘着色,使得不同品种的沙参形态之显著差异更为清晰可辨。这为明代南、北沙参药名的独立分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宋代以前对南、北沙参的认识,体现了对沙参主流药用品种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沙参作为药用品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在此后至唐代以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沙参虽未明确区分品种,但北沙参或已出现,南、北沙参品种存在长期并用的情况。北宋《本草图经》保存我国最早的版刻药物图谱,为清晰辨认沙参品种和基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中可以发现,最早从宋代始,南、北沙参名称虽未独立,但品种之显著差异已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