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1-11-11 08:37:37江新红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招商农产品特色

江新红

(中共当涂县委党校 安徽当涂 243000)

乡村振兴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马鞍山周边城市群较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恰逢其时,我市乡村有极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和积淀深厚的乡村文化,产业基础较好,具有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巨大优势。我们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以融入长三角、打好南京牌为主攻方向,以“特色高效农业+特色田园乡村”为总体发展定位,充分挖掘农业多重功能与价值。

1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是世界上多数国家解决农业产业化的常规路径。世界上特色农业主要有四种模式:美国模式主要注重区域特色化农业,美国以优势农业资源为基础,实行农产品的地区专业化生产;日本模式则着力开发本地优势资源,日本大力推进“一村一品”运动;荷兰模式则注重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荷兰的花卉种植世界闻名,都是采取专业化生产;以色列模式则更加强调农业新技术推广和智慧农业建设,滴灌技术已经被全球多个国家采用;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口考察时指出: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我市周边城市群较多,有近3亿的消费人口,消费潜力巨大,但同时农业同质化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发展特色农业是我们乡村产业振兴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一要狠抓“一县一特”。要巩固提升和县绿色蔬菜、当涂生态水产、含山精品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现代畜禽等重点基础产业。要积极提升“含山大米”、“和县蔬菜”、“当涂水产”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促进当涂特色水产、和县绿色蔬菜、含山专用品牌粮食扩大规模、提档升级,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健全供应链,提升优势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二要培育一批特色村镇。要加大特色镇和“一村一品”工作力度。依托镇域资源优势,聚集产业要素,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农业产业特色村镇。要重点支持黄池镇争创国家级产业强镇,乌溪镇、大陇镇、林头镇青龙村争创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三要创建地方特色品牌。要积极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收集登录,抓好“含山大米”、“当涂螃蟹”、“和县辣椒”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的发展,打造好、保护好、使用好具有明显本地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新培育一批“三品一标”。大力实施农产品认证登记发展计划,不断扩大我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总量规模。四要大力提升农民主体发展特色农业能力,扶持一批经营主体。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有专长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大对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坚持把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民,实施好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努力提升农民特色农业的技能;五要抢抓智慧农业发展机遇。要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的力度,积极推进无人农场等现代智慧农业新模式在我市落地,抢占特色农业发展先机;六要继续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关键,我们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因地制宜,在圩区推行“金稻渔”工程,在山岗丘陵地区推行中草药和林果产业。

2 加大农业招商力度

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对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意义重大,但因农业税收贡献率不大,亩均效益不够强,加之现行招商考核侧重于工业项目,进一步造成了县区载体对农业类招商引资的弱化。农业的招商引资是进一步宣传我市投资环境,强化交流合作,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举,是我市乡村产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举措,我国浙江等乡村产业发展先行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我市已将农业招商引资纳入到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建议下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一要尽快出台农业招商引资办法。我市在2020年3月份虽然出台了《2020年农业招商引资工作要点》,但缺乏对农业招商未来的整体性谋划,应尽快出台农业招商的系统性办法,明确奖补政策、重点招商任务、考核制度及系列支持政策,统筹招商项目包装和区域布局,常态化推进农业产业招商引资调度考核。二要成立跨部门招商服务机构。为有效形成招商合力,可成立由农业农村局、投资促进中心、贸促会联合牵头的农业招商引资跨部门工作小组,建立区、县农业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农业招商引资协调服务机制,在项目储备、项目包装、项目考察、招商对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三要明确农业招商重点。每个县区要立足招大商、招强商,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田园综合体、秸秆综合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农村电商、农产品市场流通等农业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四要搭建招商平台。要创新和运用多种农业招商方法,采取产业主体招商、小分队突击招商、专题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积极参展和承办上海、合肥农交会、秸博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会展和节庆活动,开展农产品品牌和产品输出,持续扩大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五要抓住长三角这个龙头。我们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与上海、南京等地方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牵头组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日常对接工作,定期参加联席会议,沟通交流信息,有序推进招商工作。

3 突出乡村产业平台载体建设

农业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借鉴工业园区的经营管理理念,依托园区这一载体,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抓手。浙江平湖和慈溪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走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独特浙江模式,这一经验值得借鉴。我市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是精加工、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有效路径,要加快建设郑蒲港新区农产品加工园区。要坚持要素集聚建园、产业融合强园、绿色发展兴园、创新创业活园,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二要创建一批加工强园。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加大扶优培强,加强对强园的调度,引领带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积极支持市经开区食品加工园区、和县台创园绿色食品深加工园发展;三是发展壮大领军企业。要发展壮大领军企业,对发展前景好、带动效益强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带动效应,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开展精准招商,支持蒙牛乳业、颐海食品、馥海食品、达利食品等企业发展;四要坚持错位发展。我市境内现有的农业产业园区不少且有的工业园区也有农业产业园,再加上我市周边其他地区的产业园较多,这对我市农业产业园如何错位发展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要精准定位;五要注重园区提档升级。农业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地,它示范引领作用巨大,要支持园区现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升级科研平台、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充分调动科研创新积极性,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突破。要加快提升含山粮油产业加工集中区、和县105省道粮油加工产业集群、当涂县黄池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水平。

4 促进农业“跨界融合”发展

农业除了一般的经济功能外,还有观光功能、文化传承、生态功能、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奈良臣教授针对日本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首先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促进农业“跨界融合”是实现我市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为此:一要打造“一村一景”。要利用和挖掘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上的特色,按照徽风皖韵、留住乡愁的要求,通过改造提升,营造田园式建筑、田园式风光、田园式生活,打造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按照由点到面的顺序,依次推进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批“一村一景”美丽乡村;二要培育一批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必须着眼于“新田园时代”背景,结合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构建,在城乡融合互动发展中创造,让田园综合体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力。要重点支持和县林海生态农业园、当涂金色田园、花山秀山生态园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发展;三要打造农旅融合精品。依托高质量的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等载体,推动农业资源、美丽乡村、旅游景点串珠成线,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聚力提升当涂大青山、和县鸡笼山、含山太湖山等重点休闲农业片区基础设施水平和品质,串点连线成片,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争创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和休闲农业示范园;四要发展乡土文化经济。要想法设法发挥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最终形成乡土文化、地方生态环境,经济与乡村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可通过合理利用乡村文化中原本的山水、建筑、生活用品、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俗、故事、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发展农家乐、民宿、洋家乐等乡村文化经济;五要大打怀旧牌。要找准乡村振兴与“怀旧文化”和“乡愁文化”的结合点。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要注重乡村历史记忆的保护、恢复和再现以及历史风貌的拓展与创新,要突出乡村历史文化积淀,要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建筑等特色资源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怀旧经济。

5 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从世界农业产业的先行国以及我国江浙一带乡村产业的发展规律看,培育新的发展模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一要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要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来改造和创新传统农业,在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推动农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快速高效打造农产品品牌。可在农业示范园等园区,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将园区打造成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二要加快培育农业现代供应链主体。要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衔接,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建设一批市场及冷链物流设施。加强农产品物流交易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当涂华东物流园、和县华农农博城建设,提升雨山安民农产品批发市场层次,努力建成一批面对长三角的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紧抓冷链运输,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等设施,建立蔬菜、水产覆盖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三要发展“旅游+”、“生态+”模式。我们要利用独有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精耕细作,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体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现有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我市乡村特色的体育、健康、养老、休闲基地;四要大力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坚持科技引领,利用科技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五要打造独具地方特点的生态产品。要发挥乡村独有的生态优势,让地方独具的生态优势渗透到产品中,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生态产品。六要坚持整合乡村新功能。要在乡村、农业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融合、再重新,形成贴近市场、贴近时代、贴近地方特色、贴近地方优势资源的新产品。

猜你喜欢
招商农产品特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招商合作
汉语世界(2021年5期)2021-11-24 01:25:44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园区项目招商
中医的特色
持续加持自由流,招商华软又添科技“神器”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