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探索

2021-11-10 16:13:50杨理德杨亚平彭少志
康颐 2021年13期
关键词:医学教学医学影像技术

杨理德 杨亚平 彭少志

【摘要】目前AR在医学领域以及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在医学教育方面的运用还是较为局限。本文结合当前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不足,有机融合AR技术,为医学教育领域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原有教学方式,运用新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积极和主动性。文章在分析AR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探究了该项技术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AR 技术;医学影像;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4;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221

AR——Augmented Reality,又称之为增强现实,这些年在各大领域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广泛运用至医学教育领域。为了与时代发展同步,培养创新方式下的医学学生,不断优化教学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求。目前,AR运用医学影像教学中,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灵活、积极性,极大激发起学生对影像学的热爱,同时为他们提供了綜合运用的多学科知识平台。

1  AR技术概述

AR技术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时期,由Morton Heilig发明了一项 Sensorama 刺激器,该产品的出现开启了AR技术大门。AR是把多媒体结合仿真技术构建一个听觉,触觉,视觉嗅觉为一体的虚拟世界。用户可以直观感受虚拟空间的各种物体,并且与之相互动。这些年该技术快速发展,融合了计算机仿真多媒体,网络视频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包括了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等多种元素,是当前现代仿真技术的拓展。 AR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的想象,同时和虚拟空间物体交互联系。

2 传统影像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调查显示发现,当前各大医学高校的医学生在学习影像知识的同时,一般是通过课本来学习,教师上课的时候运用PPT展示影像表现。多数学生并没有办法零距离接触影像图像,而且授课的时候以平面图像教学为主,立体效果不理想。如果是非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他们未能涉及断层解剖以及影像解剖等专业型的课程,所以对影像只有最基础的了解,图像的识别和分析能力缺乏,对医学教育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传统的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涵盖广,涉及点多,包括了工程学以及物理学等多项学科。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理解是困难重重。

如何根据影像学专业的特点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教育体系的需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需要从教学实践角度作为出发点,结合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科特点,提供全新的、灵活的创新性教学,将枯燥的教学过程转变成为灵动的教学形象,调动起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AR技术和真实情景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影像的综合诊断力。利用AR技术重建人体的各个器官,通过技术操作可以精准的显示出器官的结构以及位置,有效解决教师在传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

3  AR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可行性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革命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不断深入,一些传统教育观和教学模式,面临着极大挑战。为了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大力促进医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影像教学改革过程中,众多国内国外的影像教育专业者努力探究,尝试着将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运用于医学影像教学。和理工科一起合作,联合研发出合适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事实证明了该软件具有一定的运用效果。但是多数教学软件局限于局域网内,使用的是单机版,功能较为局限,同时国内外的教学系统研究中未能加入影像学仿真操作部分,因此构建网络化虚拟影像学教学系统非常有必要。

4  AR技术在影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1 利用AR技术构建影像模型

以往人们认识人体结构时,其认识通过大概解剖方法得知。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依赖各种影像学方法,如X线、CT以及MRI等。但是当前影像技术对于人体结构观察有局限性,而且这些数字图像在仿真操作性上有所欠缺。在人体内,人的各器官是重合在一起的,部分器官结构精细,对医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困难,不易直接观察各器官的毗邻关系。因此,结合AR技术,通过虚拟以及真实图像有机结合,构建出器官的3D立体的结构,在真实解剖结构上增添虚拟图像,可随时切换观察目标的器官,通过特定操作,可有效显示目标的器官,能方便学生进步认识不同器官的结构。

以肝脏为例分析,收集临床CT影像数据,重新构建起肝脏的AR模型,运用模型,教师可以把脏器内的血管清晰展示出现,使用肝脏血管走形对于肝脏分段处理,清楚分段有利于定位肝脏的病变,同时定位了病变也可以快速的进行病变手术的切除。通过这样讲解,学生可清楚认识其结构,将原有只能在心里构建起的模型直观呈现,为了学生构建可以真实触碰的场景。

4.2 AR技术优势性及局限性

教师通过操作平台,对器官AR模型任意操作,向学生展示目标器官内部结构及位置,医学影像专业学生通过教师展示,对于器官的影像学解剖有进步认识,也可自己动手操作加深理解。伴随技术的发展,影像和AR技术结合可能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个性化的差异以及疾病发展各有不同,因此疾病在影像上的发展各不相同,运用AR技术重新构建图像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无法将所有疾病通过该方法进行学习,当前只能对一些常见的、多发病的典型影像开展学习。

5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运用网络技术将AR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在确保教学结构完整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将AR技术和 CT、MR 图像结合,并运用于医学影像教学课堂中,为学生带来全新体验,让学生在新学习课堂氛围中感受良好的视觉体验。并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自己动手,提高实践操作锻炼能力。相信在未来科学技术进一步的提升过程中,AR在影像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 岳梅, 张叶江. 5G技术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场景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 011(030):50-53.

[2] 牟芬, 陈红, 李玲玲,等. AR技术在医学教学及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009(005):31-35.

[3] 李玥. AR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18):393.

基金项目:广州市加速康复腹部外科重点实验室(编号:201905010004)

*通讯作者:彭少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医学影像科·广州市加速康复腹部外科重点实验室。

猜你喜欢
医学教学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出版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正式出版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移动学习在PBL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应用外包粘钢加固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0:58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8:30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3:28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