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 黎明明 秦燚超 岑志敏
【摘要】目的:探讨智能脉冲技术辅助TPRK(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需要接受智能脉冲技术辅助TPRK术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工作,检测患者手术后的裸眼视力以及等效球镜度,另外还需要观察患者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术后满意度。结果:在恢复情况上,所有患者术后5天后能够摘取角膜绷带镜进行日常生活。术后1/3moUCVA均达到或优于术前BCVA。在疼痛状况上,所有患者在术后当天感觉疼痛,一天后有所缓解,三天后疼痛基本完全消失。在术后满意度上,超过95%的患者对术后效果较为满意。结论:智能脉冲技术辅助TPRK的临床治疗方式对于近视患者来说具有良好的治疗意义,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与恢复视力,同时因角膜上皮重塑的周期较短也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智能脉冲技术;近视;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中图分类号】R779.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163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可以分为板层手术与表层手术两种,主要分类标准为激光作用于角膜位置的不同[1]。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表层激光手术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飞秒激光技术的应用,表层手术中衍生出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加之智能脉冲技术也开始被应用在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中,从而促进近视手术的安全性与完善性[2]。本次研究主要探究智能脉冲技术辅助TPRK术的临床治疗价值,以期为今后的近视激光治疗提供参考性数据与资料,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智能脉冲技术辅助TPRK术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100例近视患者中,男性48例96眼,女性52例104眼,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为(28.56±3.52)岁。
纳入标准:(1)屈光度稳定在12mo及以上;(2)术前停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两周以上、硬性角膜接触镜四周以上。
排除标准:(1)具有炎症性或感染性角膜病的患者;(2)患有免疫性或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3)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
1.2方法
手术前所有患者需签署手术知情书。术前三天所有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具体用量为每天四次)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具体用量为每天两次)。对眼睑皮肤进行消毒后使用开睑器开睑,使用激光治疗仪的TPRK程序,设定切削光学区为6-6.5mm,切削激光光斑至今设置为0.54mm,进行眼球运动跟踪功能,启动智能脉冲技术完成手术。激光扫描完成后需要立即对角膜表面覆盖角膜绷带镜,佩戴周期为五天。手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每天四次;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每天四次;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四次;患者视情况逐步停药。
1.3评价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的恢复周期以及术后疼痛感,并测量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视力对比,同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以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划分,术后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涉及需要比较分析的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0.0执行,涉及到计数资料x2检验均以[n(%)]表达,涉及到计量资料t检验均以(x±s)表达,P<0.05提示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恢复情况
根据走访以及观察可得,所有患者在术后五天即可摘取角膜绷带镜进行日常生活行动。在疼痛感的感受上,患者术后当天有一定的疼痛感,一天后疼痛感有明显好转,三天后疼痛感自动消退。术后1/3moUCVA均达到或优于术前BCVA。
2.2患者的术后满意度
在100例近视患者中,共有80例患者对于此次手术非常满意,15例患者对于此次手术满意,5例患者对此次手术不满意,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为95%。
3 讨论
随着我国近视人数数量的不断扩大,民众对于近视治疗的需求不断旺盛,自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问世以来,人们对激光手术的安全可靠性一直心存疑虑,但大量的实验以及研究证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够改善患者的近视情况,使人们恢复到健康的视力[3]。TPRK属于角膜表层激光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所有机械几乎不接触眼球,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紧张与不适感,同时因创伤伤口较小,也能够减少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缩短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时间[4]。智能脉冲技术所使用的几何模型能够更加精准地描绘患者的角膜曲面,促使激光脉冲位置更加准确与紧密,应用在TPRK技术上能够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使用智能脉冲技术联合TPRK技术能够促使患者在术后五天内进行日常活动,同时疼痛感一般持续三天以内,并有95%的患者对于手术有较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使用智能脉冲技术联合TPRK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近视患者的视力,帮助其矫正视力,另外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术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石文泽,陈巍巍,卢超,张金,陈尧.基于脉冲压缩技术的金属锻件缺陷跑道线圈EMAT检测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 2021,42(02):86-97.
[2]杜玉芹,周春阳,周跃华,李羽,苏丹,文龙.智能脉冲技术的TransPRK与SMILE矫正近视的疗效比较[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06):489-493.
[3]黄履晟,张日平,孙丽霞,李瑾瑜.结合SPT技术的TransPRK与传统TransPRK手术术后早期视力及屈光结果对比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02):73-80.
[4]韩康,李祖虹,刘彬,贺涛,陈新叶,马艳.智能脉冲枪整脊技术联合关节松動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2019,34(11):593-595.
[5]杜玉芹,周春阳,文龙,袁晓辉,谢艾芮.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矫正中低度近视[J].眼科新进展,2019,39(10):973-975+979.
*通讯作者:岑志敏 ,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