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娟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接诊科接受治疗的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6,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患者;人性化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29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所接诊的患者病情复杂多样,且进展迅速,在救治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很差,给救治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在救治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救治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鉴于此,本文选取98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为23~65岁,平均(42.57±2.62)岁,其中消化道出血患者19例,蛇咬伤患者13例,蜂蛰伤患者11例,有机灵农药中毒患者6例;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为20~68岁,平均(44.18±3.05)岁,其中消化道出血患者21例,蛇咬伤患者10例,蜂蛰伤患者19例,有机灵农药中毒患者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且本次研究均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1)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能正常交流;(3)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者;(2)精神异常患者;(3)妊娠或者哺乳期患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对症处理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几点:第一,患者前来就诊时,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包含病情、病史、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以及心理特征等,并根据评估结果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另外,要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争取家属的更多支持。第二,健康宣教。由于患者对疾病不了解,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在进行有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的讲解时,用语尽量通俗易懂,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自身情况,并积极引导其配合治疗。第三,心理干预,急诊科患者的病情危急、病情紧张快,多数患者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给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时进行人性化的心理干预,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想法以及顾虑,并尽量的满足其需求,同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以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第四,环境干预,对于急诊患者而言,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对其病情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患者入院后,要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住院环境,比如室内环境保持干净、卫生、温湿度适宜,为患者创建良好的住院环境,提高其对住院环境的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其中护理满意度以院内自制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来统计学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并分别行t和x2检验,如果P<0.05,则视为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59%,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6,P<0.05),见表1所示。
2.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为(4.19±1.3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7.63±1.46) 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10,P<0.05)。
3 讨论
在急诊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常规护理在救治过程中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急诊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且患者情绪波动大,治疗依从性较大等,常规护理已难以满足患者的急救需求[2],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比较低。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护理中心,为其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尽量的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使其在护理过程中获得较高的护理体验[3]。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从急救前的全面评估、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人性化的心理干预以及住院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人性化服务,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非常高。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即(研究组:93.88%,对照组:79.59),且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的护理中,能使患者获取较高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舒慧敏.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急救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实用医药,2020,15(25):183-184.
[2]张伟峰.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3):362-363.
[3]钟娟.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3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