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凯茜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并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逻辑自洽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是绕不开的永恒话题,至今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在新时代大力发展教育的大背景下,用时代新视野探究孔子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理路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逻辑
(一)时代诉求
朱人求在所著《儒家文化哲学研究》中指出:“从孔子‘仁’的观点看,当时的时代危机表现在:缺乏生命力,缺乏价值感,缺乏同情心,缺乏沟通感。”孔子所处的时代再春秋末期,此时的社会诸侯混战,政权更迭时有发生。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学状况也有了新的变化。首先,从前“学在官府”的教学俗成已经不能再维持,学术正统被严重打击,逐渐发展为“学在民间”。其次,百家争鸣的趋势促使学界欣欣向荣,官学信用破裂后,民间开始出现各种学派,各学派针对如何达到天下大治,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学说,进而被统治者采纳,从理论转向现实,化身为国家的治理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也在乱世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创办私学,招募、筛选、教授了在自己的人才队伍,其私学不仅是学术团队、教育团队,还是一个政治团队。
(二)生涯经历
对于孔子的人生经历,他自己有过这样的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是设教立学、著书立说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教育人生的最好注脚。三十岁而立,孔子开办私学,授徒设教,开始了他传播道德教育思想的生涯。这一教学尝试的成果是惊人的,“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到了四十不惑,孔子面向四方答疑解惑,并通过整理诗书礼乐来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至知天命之年,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官至鲁国司空,不久又升任鲁国司寇,位列大夫。到了五十五岁,鲁国政治腐败以到药石无医之态,于是他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能以此说服列国恢复周礼,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在其著书立说、从政为师、周游列国的经历中逐渐成型。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内涵里路
(一)有教无类折射教育公平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人性本善,圣人与普通人都有着相同的人性内核。所以孔子认为: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的人性二元论重视道德品性的后天完善,即通过教育对人进行塑造。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有教无类指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在当时需要很大勇气,与此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崭新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作用,其核心在于新时代仍旧重点强调的教育公平,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学习研究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如今教育资源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的现状,也可以更深切地理解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并为教育公平、有教无类事业不断努力。
(二)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发展
孔子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反对一刀切的填鸭式教育手段,深刻把握住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为了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孔子创立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孔子对人的智力与认识能力做了分类,只有掌握了不同弟子的爱好、秉性、天赋、智力以及特长等情况,因材施教才有施展的空间;同时,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导。《论语·述而》中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要比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出现的更早。因材施教法非常贴合我国当今关注的教育的个性发展问题。新时代的教育观非常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共性与个性问题的观点合理、科学地运用至教育改革当中,致力于保障受教育者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
(三)知行合一展现学有所用
孔子始终主张教育的旨归应当是“知行合一”。“力行近乎仁”,孔子的教育立足于实际,认为受教育者应当经世致用,将所学用于所行。孔子认为就算将诗百篇倒背如流,但若无法学以致用于“为政”之中,便是白学了。学六经是为了承六艺,而承君子六艺,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礼制,进行国家治理。他不仅鼓励学生将所学用于“为政”的实践当中,其自身在鲁国为政时也积极践行着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种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新时代教育视域中也有着重要借鉴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核心。一切理论的学习,本质上是为了实践的运用。学行结合,学行并用是理想的教育与学习路径。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实践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在2500余年的不断传承、改造、实践理路中,已然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思想意识渐渐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孔子思想的时代实践于现代化转化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要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准,即区分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其次,应当根据标准,谨慎地加以鉴别精华与糟粕,孔子毕竟是春秋奴隶制时期的历史人物,其思想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不可盲从或全盘否定。最后,在鉴别之后,应当对孔子教育思想中保守和消极的方面进行改造或去除,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进行传承与发扬光大。
(二)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通过综合创新与现代化改造,将筛选后的精华部分赋予时代要求的新意义。例如,孔子道德教育中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放在新时代的视域下,必须剔除其在春秋奴隶制时期包含着的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内涵和意义,使其融入新时代语境,用于调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在传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精華部分时,同样要注重赋予其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的要素。这种带有新时代特色的现代化转化应依照并契合中国社会的实践实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最终服务旨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教育发展史上成功的教育经验的汲取借鉴,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探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路,可以发现,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华民族的教育理论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其理论性运用与实践性创造的过程,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标杆性引领作用。孔子教育思想中深邃内涵具有非常多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讨的方面。只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批判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好我国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刘和忠.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人求.儒家文化哲学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3]迟克举.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的个性范畴[J].哲学研究,1991(3).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