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雯 雷学桐 何勇 周琪清 尹思钰
[摘要]逆行者精神是在公共突发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担当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映照。高等医学院校和志愿者组织号召广大医学生志愿者在弘扬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培养其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树立敬畏生命、守护健康价值观。本课题从2020年新冠疫情涌现出来的逆行者精神入手研究,以长沙医学院学生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至今的专业技能高低、职业素养强弱和道德情操变化为研究内容,发现逆行者精神对医学高等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作用、对高校学生个人素质提高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逆行者精神;医学生; 志愿服务精神;高校
1志愿服务精神和逆行者精神
志愿服务是个人或集体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帮助他人而进行的利他性行为。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是奉献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其宗旨。志愿服务是医学生锻炼技能的重要平台,能够增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实践经验,发展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中国医学高等院校中,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既锻炼专业技能、又提高职业素养、还陶冶道德情操。
2 逆行者精神的产生
逆行者是指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在中国境内涌现出的那些不惧严峻疫情形势仍放弃个人安全从全球各地奔赴当时中国疫情核心地区武汉的志愿者,医疗卫生行业、雷神山和火神山等建设医疗场所的建设者及其他为武汉疫情服务的广大志愿服务者的总称。这群可爱的人视个人安危不顾,心系疫区人民安危,当普通民众自疫区仓皇外逃,他们卻冒着生命危险逆着人潮勇往直前,他们承担起社会责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标杆,他们身上的精神就是逆行者精神。
3 具体研究内容
2020年初疫情爆发,无数逆行者站在了抗疫的一线,其中人数最多、任务最艰巨的便是医护人员,他们奔赴前线,用行动表示着困境时绝不放弃,在困难面前绝不退缩的逆行者精神。我国志愿者队伍中,大学生是最为庞大的一股力量,以长沙医学院为例,长沙医学院现有多个志愿服务相关社团,其中长沙医学院红十字会成立于2007年,组织校内学生参与校内外献血车、附属医院值班、社区陪伴、咖啡义卖等志愿服务活动。2020新冠疫情期间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多批次派遣59位逆行者奔赴疫区,辗转多个医院抗疫救人,更是为长医学子以身作则诠释逆行者精神。2020年10月起,长沙医学院开展宣扬逆行者精神一系列活动,校园内涌现出“学习逆行者精神,勇当新时代逆行者”的风气,志愿服务人数成倍增加,受身边逆行者熏陶,越来越多的长医学长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来,为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课题在学院党委帮助下,深入了解医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时的想法与感受,调查过去几年长沙医学院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次数,洞悉医学生对逆行者精神的看法和观点。邀请附属医院一线逆行者参与讲座,用亲身经历阐述逆行者精神的精髓。在校内开展多次逆行者和志愿服务相关主题讲座,多方面、宽层次宣传逆行者精神,以此来推动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在校内志愿服务组织帮助下,统计比较2017-2020年度长沙医学院学生通过校内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数据,2020年度因疫情原因,仅采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通过数学模型将数据扩展和前三年统一。2017—2019年度,参与志愿服务的人群和次数呈缓慢增长趋势,而2020年度长沙医学院的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急剧上升,人数和次数比2019年度增幅39%。具体数据如下。
本课题的调查问卷累计发放线下调查问卷1000份、线上调查问卷1500份并全部回收,问卷有效率达90%以上,共有2289份有效。59%的同学表示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62%的同学表示会去参与逆行者精神宣传活动,86%的同学表示疫情期间出现的逆行者对自己很有感触,68%的同学表示逆行者精神激励自己,未来增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很多同学表示逆行者舍己为人的精神难得可贵,对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充满敬佩。
两组数据一同分析可知,2020年度长沙医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很大一个因素在于逆行者精神的激励。
4 研究关于逆行者精神对志愿服务的激励
4.1 高校和社会加大宣传力度
各大高校和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多方面多层次宣传逆行者精神。以长沙医学院为例,开展逆行者和志愿服务相关主题讲座、线上线下海报宣传,加深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邀请一线逆行者讲述逆行经历感受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宣传逆行者精神可以增加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仅可以改善我国志愿服务参与度低的现况,同时对高校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
4.2学生本人思想态度转变
在高校和社会加大宣传力度的前提下,学生本人应改变自己对于志愿服务活动可去可不去的消极思想,打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评优评先等功利性心态,要从心底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个人内涵培养及对社会的重要性。参与志愿者服务不逛是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丰富生活体验,更是促进自身发展的的机会。
5宣传逆行者精神的意义
5.1对高校学生个人素质提高的指导意义
志愿服务是医学生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是培养职业道德和公益精神的的重要渠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提高医学生对专业水平、职业素养,道德情操的培养等需求。通过客观而有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医学生可以体验到志愿服务的积极意义,从而得到正面的激励和认同,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2]。宣传逆行者精神,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对个人素质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
5.2对国家大力推广志愿服务精神具有借鉴意义
我国现有实名志愿者总数1.64亿,志愿团体总数70.79万,平均每实名志愿者服务时间仅有12.4小时,通过宣传逆行者精神,大力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可以由高校学生开始,由点带面,逐渐带动社会每个层次,呼吁全国人民一起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来。
参考文献:
[1].希望北京2022成为中国志愿服务新的地平线——访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中国政府网.201905
[2].玉渊谭天.大数据揭秘“逆行者”.光明时政.202002
项目基金:2020年度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长医团【2020】-2号-25
第一作者:何佳雯(2000年-),女,浙江杭州,本科在读,口腔医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