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龙宫为例识读与探讨武当山永乐敕建赑屃碑

2021-11-10 02:08张佳慧吕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武当山

张佳慧 吕峰

摘要:明初,成祖朱棣大兴武当,敕建皇家道教宫观建筑,并在主要道宫内敕建碑亭,立赑屃碑于碑亭内。本文以五龙宫为例,对两通永乐年间敕建的赑屃碑形制进行简述、对碑文进行识读,并结合历史背景,探讨修建赑屃驮碑的原因及成祖朱棣敕建赑屃碑的目的。

关键词:武当山;敕建;五龙宫;赑屃碑

一、概述

武当山,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武术的发源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因政治上的需要和对真武大帝的推崇,下旨派遣30万军民夫匠,历时13年,在武当山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并敕封武当山为“大岳”、“玄岳”,使武当山的地位上升到“天下第一仙山”,位尊五岳之上,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明末以后,武当道教日趋衰落。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建筑规模也逐渐缩小,建筑或毁于兵火、或坍塌。上世纪80年代,武当山的人文风景资源和自然景观受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对武当山古建筑及整体环境进行保护建设,使武当山的风貌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其杰出、独特、庞大的古建筑群于199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武当山古建筑群整体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護单位[1]。

在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五龙宫、静乐宫内分别建有永乐年间的两个御制碑亭,碑亭内建有高大的赑屃碑。分别是永乐十一年的《下大岳太和山道士碑》和永乐十六年《御制大岳泰和山道宫之碑》。其碑文内容相同,但尺寸及碑刻留存状况有所差异。本文对五龙宫两通赑屃碑的形制进行简述、识读碑文,并探讨用赑屃驮碑的原因、分析碑文中反映的内容。

二、观察形制与识读碑文

五龙宫中宫的第二进院落内,现存两座南北对称的碑亭。南侧碑亭内置永乐十一年的《下大岳太和山道士碑》,北侧碑亭内置永乐十六年的《御制大岳泰和山道宫之碑》(图1),现对两通碑刻进行简述:

下大岳太和山道士碑:位于武当山五龙宫龙虎殿前南碑亭内,青石质地。通高736厘米。碑额高156厘米,宽229厘米,厚78厘米。正面楷书阴刻“聖旨”二字,周围环绕高浮雕二龙戏珠,矫健腾舞;碑版高422厘米,宽216厘米,厚67厘米,其正文楷书阴刻,共8行,书体隽永流畅,碑身四周阴刻有云纹、龙纹;碑座为赑屃座,稍有风化破损。头高230厘米,身高158厘米,长557厘米,宽260厘米。龙头昂首向上,四肢有力支撑地面,形体自然舒展,背部有精细的甲片纹,嘴边及下颌处胡须生动形象、头部似有飘发及龙角,威风凛凛,耳部似外翻的兽形耳,整体凝重强劲,雄浑有力[2]。

碑文识读如下(图2):

碑额:聖旨

碑身:大嶽太和山各宫觀有脩煉之士,怡神葆真,抱一守素,外遠身形,屏絶人事,習静之功,頃刻無間。一應往来浮浪之人,並不許生事喧聒,擾其静功,妨其辦道。違者,治以重罪。有至誠之士,慕躡玄關,思超凡質,實心叅真問道者,不在禁例。若道士有不務本教,生事害羣,傷壊祖風者,轻則即時譴責,逐出下山;重則具奏来聞,治以重罪。

永樂十一年十月十八日。

御制大岳泰和山道宫之碑:位于武当山五龙宫龙虎殿前北碑亭内,青石质地。通高736厘米。碑额高154、宽224、厚71厘米,正面篆书阴刻“御制大岳泰和山道宫之碑”,3行11字,周围环绕高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碑身高422厘米、宽214厘米、厚67厘米。碑身正文为行楷阴刻,全文22行911字,除少数碑文漫漶不清外,整体可辨识度较高。碑身周边装饰仍为阴刻云纹、龙纹;碑座为赑屃座,保存较为完好。头高227厘米,身高160厘米,长515厘米,宽275厘米。赑屃形制同永乐十一年,雕刻工艺较之更为精细,造型更加逼真。

碑文识读如下(图3):

碑额:御製大嶽泰和山道宫之碑

碑身:盖闻大而無迹之謂聖,充周無窮妙不可測之謂神。是故,行乎天地,統乎陰陽,出有入無,恍惚翕張,驂日馭月,鼓風駕霆,倏而為雨,忽而為雲,禦災捍患,驅沴致祥,調運四時,橐籥萬彚,陶鑄羣品,以成化功者,若北極玄天上帝真武之神是已。按道書,神本先天始氣五靈玄老太陰天乙之化。生而神靈,聰以知遠,明以察微,潜心囗道,志契太虚,乃入武當山修真内煉,心一志凝,遂感玉清元君,授以無極上道。功满道備,乗龍天飛,歸囗囗位,顯囗億劫,與天地悠久,日月齊并。武當,舊名太和,謂非玄武不足以當之,故名曰武當。蟠踞八百餘里,髙列七十囗囗,囗十六巖之竒峭,二十四涧之幽邃。峰之最髙曰天柱,境之最勝曰紫霄、南巖,上出㳺氛,下臨绝壑,跨洞天之清虚,凌福地之深窅。紫霄、南巗皆有宫。又自南巖北下三十里有五龍宫,又四十里抵山趾有真慶宫,俱為祀神祝釐之所,元末悉毁于兵燹,荆榛瓦礫,廢而不舉。天啟我國家隆盛之基,朕皇考太祖髙皇帝以一旅定天下,神陰翊顯佑,靈明赫奕。肆朕起義兵,靖内難,神輔相左右,風行霆擊,其迹甚著。暨即位之初,茂錫景貺,益加炫耀,至若樃梅再實,歲功屢成,嘉生駢臻,灼有異徵。朕夙夜祇念,罔以報神之休。仰惟皇考、皇妣,劬劳恩深,昊天罔極,亦罔以盡其報,惟武當神之攸棲,肅命臣工,即五龍之東數十里得勝地焉,剏建玄天玉虚宫;扵紫霄、南巖、五龍剏建太玄紫霄宫、大聖南巗宫、興聖五龍宫;又即天柱之頂,冶銅為殿,飾以黄金,範神之像,享祀無極。神宫僊館,焕然维新。經營之始,至扵告成之日,神屢顯像,祥光燭霄,山峰騰輝,草木增色,靈氛聚散,變化萬状,眾囗咸覩,跽拜唶唶。樃梅垂實,加前數倍,尤地啟秘,金杵躍出,陰陽储精,玄質流润,靈異纷貟,莫能殚纪,神之囗囗,有如此者。遂命道士為提點,主管各宫,飭嚴祀事,昭答神貺。上以資薦揚皇考太祖髙皇帝、皇妣孝慈髙皇后在天之靈,下以為天下臣庶祈迓繁祉。雖然神之浮逰混茫,變化無方,此感彼應,無往不之。然非此囗以達朕之誠,與繋天下虔敬之心也。又况山川冲和之氣融结扵斯,與神相為表裹。神之陟降往来,飄颻揮霍,顾囗舊逰,豈不徘徊扵斯者乎!则是宫觀之建,有不可無。謹書為文,刻碑山中,以彰神功永永无窮焉。

永樂十六年十二月初三日

三、分析制作原因及反映内容

1.赑屃驮碑的原因

关于赑屃驮碑的说法有很多种。一说龟本是神灵体,史前时期,古人对龟的信仰就已形成,龟甲在七千多年以前就被赋予通灵的能力,凭其灵性,借以占卜知其凶吉,之后历代对龟都有所尊崇,直到元代,民间对龟仍有所忌讳,到了明代这种忌讳更加明显。但石碑采用龟座古来有之,为承袭古制,将其制作时添入龙的元素,加入胡须、长角、肘毛、兽耳、发髻或披发等,演变成了如今的赑屃驮碑;另一说赑屃为龙之六子,在上古时期,赑屃常驮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中兴风作浪,危害人间,大禹治水时降服了它,利用它力气大,好负重的这一优点,在巨石上雕刻治水经过,然后让其背负,告示天下,后来逐渐演变成背负皇帝圣旨的专用工具,也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逾越,因此以赑屃驮圣旨碑也成为了权力地位的象征,使得圣旨碑整体气势磅礴,彰显皇家风度[2]。对于制作原因,说法多样,但作为碑座,赑屃似龟状,脊背平而广,重心低而稳,满足作为碑座的基本功能,能使碑体稳固、不易下沉,并且造型独特、形象庄严雄伟;

2.碑文的释读与意义

下大岳太和山道士碑:该御制碑文主要刻写着明成祖朱棣对此地颁布的禁令,其中写道:“大岳太和山各宫观中的修道者,远离人事,怡养心神来保持本性,专固守道,静心修炼,对于一切外来不务正业、在此生事吵闹,打扰宫内静修者,治以重罪,对于真心问道,踏入法门,思想超度凡人者除外。宫观中的道士如果有不务本教,生事害群,败坏祖风者,轻则谴责逐出山门,重则治以重罪”。作为圣旨禁令碑立于宫中,是对外来人员,以及宫内人士的共同约束。成祖朱棣将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供奉,但也深知若任其发展,不加约束,日后必成后患,加上武当山道教门派众多,加强法规也益于各个派系之间的和谐融合,促进武当山道教事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形成了尊崇与抑制的双重政策[3]。

御制大岳泰和山道宫之碑:该御制碑文表述了永乐皇帝决定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创建武当道场的原因、目的,同时还对武当山以及真武神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写道:“功劳极大却没有踪迹的称为圣人,充满无尽奥妙且不可推测的称为神。因此,巡视于天地,统一阴阳,驾驭日月运行,控制风云雨雷,驱除灾害,获得吉祥,调节春夏秋冬四时,造化大自然,培育万事万物 ,自然的造化者,乃玄天真武神是也。真武神本先天始气五灵玄老太阴天一帝君的化身,生而神灵,可预测未来,专心修道,诵读道书,坚决要入仙境,于是到武当山潜心修炼,感动玉清紫气元军,教授其无极上道,功德圆满,乘龙飞升,回归到原来的神位。武当,旧名太和,因称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故名武当。方圆八百余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幽涧。最高峰为天柱峰,风景最胜为紫霄、南岩,上出于云雾中,下临深谷,赋有福地的深邃、仙洞的清静虚无。紫霄南岩皆有宫,从南岩北下三十里,有五龙宫,再四十里到山脚有真庆宫,元末毁于兵乱。上天是启示我国家丰盛的根本,朕的皇考太祖高皇帝率一支軍队平定天下,是神明在暗中辅助、保佑,神明光辉炫耀,到朕起义兵,靖内难时,神明辅于左右。即位初,丰厚赏赐时,更加明显,榔梅结实,农事率成,茂盛的谷物与榔梅结实,如两马驾车而至,有着分明的吉祥征兆。朕早晚恭敬惦念,没有报神明的恩德。仰视皇考、皇妣,劳苦恩深,恩情天一样大,无穷无尽,尽可能地去报答。庄重地命令臣工,在五龙宫以东数十里得胜地,创建玄天玉虚宫;于紫霄、南岩、五龙创建太玄紫霄宫、大圣南岩宫、兴圣五龙宫;在天柱峰顶,建铜殿,以黄金装饰,范铸神像。建造开始到完工,常有神仙显像,很多人看见后,长跪参拜,榔梅结实,增长为之前的数倍,神奇显应的事太多,不能竭尽记述。神灵的响应如此明显。于是命提点道士,管理各宫,严谨祀事,报答神明。上为祭献皇考、皇妣在天之灵、下为臣民祈祷多福,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朕心系天下的虔敬之心。颁下圣旨立碑于山中,彰显神功无穷”。从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武当山的景象、人们对真武神的认识以及皇帝对武当山宫观的管理方式,御碑的字里行间表露着皇帝对武当山的重视,明成祖朱棣将自己即位的过程神化,目的在于借以表达一种“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回顾历史,当时刚结束靖难战争,朱棣继位之初,统治并不稳固。但他不惜代价大兴土木,建造庞大的武当建筑,在五处宫中立下此碑,其实质也在为自己做政治性宣传。朱棣打着“奉天靖难、恢复祖制”的幌子夺取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后,他唯恐自己背负“名不正、言不顺”的唾骂,启用一批僧、道和方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也利用他们为其制造“君权神授”的根据,想利用宗教来迷惑世人。因此将武当山作为明朝的皇室家庙,提升真武神的地位,宣扬自己起兵即位的过程中有神明的保佑。在即位后,一方面还愿真武神,一方面将天下吉祥的征兆都预示自己即位乃天命所为。此外,还表明其大兴武当是为祭献父母,以报恩情,也为天下臣民祈祷多福。表明自己倡导孝道、心系百姓生活,塑造仁君、贤君的形象。并立下此碑以期利用石碑的长久性将自己大兴武当的功绩留存于世[4]。

三、结语

明成祖朱棣在武当山主要道宫中敕建圣旨赑屃碑,除碑文明面上的意义外,还具有特殊的背景和深刻的含义。其中永乐十一年的《下大岳太和山道士碑》的背景是在大兴武当山时,明成祖从全国各地请来了正一派、全真派、茅山派、华山派、清微派以及本地的武当派、三丰派等不同派系高道作为武当山各宫观的住持和提点[5]。这些高道在来武当山之前,有自己的教义以及尊崇的主神,并非全部信奉真武神为主神。道众就难免会因为教义和教规发生一定的矛盾甚至冲突。因此这通碑刻的敕建是对外来道众,以及宫内道众的共同约束,有益于促进各个派系之间和谐融合,营建武当山庄重、严肃、宁静、和谐的道家仙山;永乐十六年的《御製大嶽泰和山道宫之碑》的背景是武当山的整体建筑格局已经成型,各宫观已经基本修建完毕。成祖此时需要对这项耗时巨大的工程进行总结,讲述修建的原因,阐述修建的意义,进而表彰自己的功绩,昭示出国泰君安的景象。

总的来看,这批永乐年间敕建的赑屃圣旨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祖朱棣对武当山道教发展和宫殿营建的态度,并通过碑刻来告诫和宣扬于后人,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对武当山道教发展和宫殿的营建具有正面促进作用,为明朝时武当山辉煌兴旺奠定基础。同时这批珍贵的赑屃碑刻上传递的历史信息对研究明初武当山宫观建筑修建的历史缘由、武当山道教信仰及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6]。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移民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编著. 武当山遇真宫遗址[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10):1-3.

[2] 刘慧,赵鹏. 说龟与赑屃[J]. 济南:民俗研究,2003(4):144-154.

[3] 卿希泰主编. 中国道教史·卷三[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2):390-394

[4] 姚天国主编. 武当山碑刻鉴赏[M]. 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7(03):17-24.

[5](明)任自垣著《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二·诰副墨》,弘治补刻本:“正一嗣教真人张宇清举保道士分派各宫,道录司右玄义任自垣(龙虎山高道),道士邵庆芳(龙虎山高道)为玄天玉虚宫提点,高道周惟中兼提点,林子良(龙虎山高道)为副宫;兴圣五龙宫以李时中为住持,道士吴继祖(龙虎山高道)为提点。太玄紫霄宫以李幽岩(又名李素希,张宇清徒孙)、胡古崖(西建昌府道纪)为提点。大圣南岩宫已命右正一孙碧云(早先师承华山派陈希夷,后来师承张三丰)为住持,以王一中(龙虎山清微派)为提点副之。各处宫名只依此敕为定。用报汝知之。故敕!

[6] 宋晶著. 大岳品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02):489-516.

[1] 张佳慧:(1998-)安徽大学在读研究生.

[2] 吕峰:(1983-)武当山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古建维修专业.

猜你喜欢
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武当道教与医学养生观
武当山人文景观变化探析
武当山旅游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语用翻译学在武当山旅游资料英译中的运用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武当山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策划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