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理论:助脱贫与防返贫实现路径研究

2021-11-10 02:08罗天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农村

摘要:如何在脱贫攻坚发展趋势下为我国农村“防返贫”工作和巩固脱贫成果可持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和农村扶贫长远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社会支持理论下,以情感、信息和技能视角为探索框架,促进社工组织专业优势助力扶贫工作。进一步说明社工组织介入能够克服农村“防返贫”工作的相关困难,社工组织介入可行性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社工组织;社会支持理论;农村“防返贫”

一、引言

如何有效把“输血式防返贫”真正转化为“造血式防返贫”,其核心问题在于要打破从一维经济政策开展工作,学会重视脱贫对象主观能动性以及潜在社会性支持多维角度,“防返贫”工作的着重点要体现在改变脱贫对象所拥有的正式社会支持资源和非正式社会支持关系方面,即创造良好的物质政策以及和睦友善的社会环境,为脱贫对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基于此,本文研究问题的核心是:社会支持理论分析框架及多维度分析是否能为农村“防返贫”工作做出贡献,显示出“防”的提前性,凸显出“止”的专注性,为社工组织介入“防返贫”工作走出理论指导实践的专业道路?

二、社会支持理论与分析

社会支持理论是重要他人为个人在处于困境时所提供的帮助。由此可见重要他人包括亲朋好友、家人和同事等,获得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个体克服困境,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使生活重归正轨,提高生活幸福感。重视个体人际关系的社会支持理论是一小组个体或者群体所形成的独特联系,这种联系是传递物质、信息、情感、观念的纽带。通过个体和群体的研究,更加体现该视角下注重这种联系。二是带有强烈社会心理学观念研究,所提出的社会支持理论具有以下三方面信息构成,分别是让某个人感到自己是被爱护和关心的;感到自己是有价值和被尊重的;以及拥有属于自己的信息支持网络并且要承担责任。该理论强调个体心理的重要性,重视个体保持心理安全感,关注个体情绪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影响为今后个体自我实现提供基础;个体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取和应用资源的能力愈强;说明其应对各种困境挑战的能力越强,摆脱困境的方法更多,也就代表者个体更加容易走出困境[1]。社会支持可以为个体提供满足生理需求的物质经济支持、满足自我发展需求的情感信息支持。从这个定义来看,社会支持认为个体自身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完整度和其对抗生活困境的能力呈正相关,即个体所需对抗生活中的困境越难,被要求的社会支持网络就要越完善越强大。

三、分析框架:信息、情感、技能

2020年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尾声,脱贫致富取得关键性胜利。农村扶贫工作是一项牵扯面大、涉及人员广的系统性惠民助民的工程。各级政府所采取的各类反贫困措施,如区域扶贫、精准脱贫和整村推进策略帮助脱贫对象摘帽和贫困村脱贫,使其成为脱贫户、脱贫村。

(一)信息视角:链接信息资源,拓宽脱贫道路

“防返贫”工作最为简单易懂的解释,就是通过采取精准脱贫的具体措施来达到脱贫对象稳定持久性摆脱贫困,并且要确保当地政府、社区正式撤离后而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返贫现象。也就是说农村“防返贫”工作要发挥积极作用取得成果就必须要有一个长远可持续信息机制,在当地政府、社区最终退出之后依旧可以发挥作用,及时发现新致贫问题和防止返贫问题的再发生。社工组织在介入脱贫对象信息支持时,要清楚脱贫对象接收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信息资源渠道狭窄,获取信息方式单一,脱贫政策知情权被忽视。从而要求社工组织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链接其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信息资源,拓宽信息来源,及时掌握实时脱贫信息、专家指导意见以及脱贫文化知识宣传;保障脱贫对象政策知情权,鼓励其参与制定脱贫措施,根据日常经验和实际情况对如何精准脱贫以及如何巩固精准脱贫成果给出有效建议;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完善脱贫对象利益诉求机制。

(二)情感视角:丰富精神生活,实现“精神脱贫”

脱贫对象在处于困境时极其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封闭自己,试图和社会相隔离,为其成为脱贫不稳定户、脫贫边缘化埋下隐患。社工组织在介入工作时要做的就是帮助脱贫对象重新激发其非正式社会支持活力。基于此,社工组织可以积极调动脱贫对象家人、亲朋好友、邻里街坊等,大力促进脱贫对象与非正式社会支持资源的情感沟通交流,有助于其提高认同感,认同自己,认同组织。社工组织通过为其搭建情感交流平台,帮助他们找到心灵归属和精神依赖,而脱贫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有益于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和到反贫成果巩固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脱贫对象的情感需求在硬性脱贫指标中过于容易被忽视,因此社工组织可大力倡导和举办脱贫群体之间的茶话会、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其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能够产生精神共鸣,为其打造和谐生活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的长久性和稳定性[2]。

(三)技能视角:增加致富手段,巩固脱贫成果

从长远来看,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只能帮助脱贫对象在较短时间内摆脱贫困,但很难从根本上帮助其脱离贫困。农村贫困原因,其一是处于交通不便的深山地域,再加上没有文化,缺乏就业知识和技术,只能从事些简单体力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难以满足脱贫对象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其二是脱贫对象及其家人或身有残疾,无法劳作,这都会使其丧失对生活的激情和热情。社工组织针对以上两种原因,坚持个别化工作原则,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改变靠天吃饭、靠力吃饭的生活方式,提高就业水平,掌握现代社会人才招聘基础就业技能,改善生活处境,降低脱贫对象无奈和无能感,使其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情,恢复自信心,从而使其提高对生活和环境的控制感,积极参与防止返贫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三、社工组织介入农村“防返贫”工作的三重优势

在具体实践中,社工组织可以结合当地政府防止返贫政策和脱贫对象摆脱贫困的迫切需求,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路径统一、链接多元主体资源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有益于充分展示介入农村“防返贫”工作的价值优势。

(一)整合:理论与实践路径

社工组织在介入农村“防返贫”工作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具体政策实践的统一。虽然农村“防返贫”工作强调实践为本,但社工组织在专业理论指导下为介入农村“防返贫”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结合发展的整合路径。防止脱贫对象返贫工作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确立脱贫致富长远意识的理论指导。当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时,驻村干部和扶贫村官不能放松思想意识,社工组织在理论指导下督促其要坚持问题视角、目标视角、结果视角,要严格落实扶贫工作的前进方向,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树立脱贫致富永远在路上的艰苦奋斗精神[3]。

(二)链接:正式与非正式支持资源

在农村扶贫工作中,脱贫对象依旧存在正式支持不足困境,如政府、社区只能提供物质经济帮扶;主要体现在低保发放、过年过节的红包米面油等,其他形式的救助帮扶缺乏并且与需求完全不匹配[4]。根据以上脱贫对象所遇到的困境,作为具有专业性能力的社会工作机构,社工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另一专业大优势,即链接正式和非正式社会资源,促进多元主体合作努力。一方面社工组织可以为脱贫对象与其正式支持网络构建便于沟通和反馈机制,上传下达,帮助政府、扶贫村官制定更贴合脱贫对象增收致富需求政策,从而在脱贫对象与正式支持网络沟通受限、脱贫政策落地艰难和及时服务掉队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社工组织为脱贫对象与其邻里亲朋之间搭建顺畅沟通机制,组织脱贫联谊,为脱贫对象创造非正式网络交往平台,根据脱贫对象情感支持需求连接潜在资源、加强非正式联系、提供服务,促进其非正式支持网络重新恢复活力。

(三)理念:以人为本与同理心

社工组织是在利他主义精神指导下,强调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各种专业方法和理论来帮助陷入困境的个体摆脱困境,且促进其自我发展的专业服务组织[5]。在社工组织参与“防返贫”工作的理念中,要深刻意识到脱贫者是防止返贫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资源。因此社工组织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要深入到贫困底层,了解脱贫者问题与需要,重视脱贫对象认识及感受。摒弃简单把脱贫者看作是被救济的弱者观念,而是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樹立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旨在帮助脱贫对象摆脱贫困窘境,恢复脱贫对象的社会功能,全面促进个体和家庭的可持续发展,为其创造条件使之加入防止返贫工作的各个环节,主动成为参与者、决策者、践行者是社工组织指导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此外,还要从“同理心”工作视角出发,要学会在尊重、接纳、保密和理解关怀的专业基础上,取得脱贫对象的专业信任,建立专业帮扶关系。

四、社工组织在农村“防返贫”工作介入的专业机制

农村要想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返贫问题的再次发生,仅仅依靠当地政府这一元主体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要学会引进更多社会支持力量,构建多元主体力量格局。社工组织作为一个专业社会服务机构介入农村“防返贫”工作领域,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强大的实务能力,而这一专业优势带来的成果之一便是能够与政府和脱贫对象进行双向互动。

(一)辅助:建立脱贫对象赋权机制,激发“防返贫”主体意识。

农村防返贫的主体就是脱贫对象,没有脱贫对象主动、自主、积极参与,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防返贫”运动[6]。首先社工组织要建立脱贫对象广泛参与机制,充分尊重脱贫者主体性,帮助脱贫对象表达增收可持续愿望,激励自己做“防返贫”工作的行动主体和决策主体,调动其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使之对扶贫工作产生认同感,促进脱贫对象能够主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社工组织要利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充当支持者、引导者角色,积极与脱贫对象沟通交流。巩固脱贫,防止返贫,不能只靠政府一方努力,还要动员和凝聚脱贫对象力量的多方广泛参与,合力攻坚。与此同时,社工组织要激发脱贫对象的主体意识,抛弃坐享其成的陈旧思想。打破脱贫对象听天由命、天上掉饼子、政府发票子等惰性心理,让脱贫对象明白脱贫不是靠政府多帮扶,多花钱,而是要靠自己艰苦奋斗,有勤劳致富技能和行动,参加各种脱贫致富和增加技能培训,促进自我发展能力,助力农村脱贫工作由政府一味机遇的消极“输血式”改造为农村自我发展的积极“造血式”、“参与式”“开发式”;让脱贫对象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裕起来,大跨步迈进小康社会。

(二)倡议:完善增收保障可持续机制,激发“防返贫”资源意识。

行百里者半九十,保障脱贫对象增加收入的可持续是防止脱贫对象返贫问题发生的关键性举措。一是积极提升正式支持网络工作能力。社会组织在就业和政策层面付出努力;在就业层面为脱贫对象提供就业信息、寻找就业机会以及提供一些公益性薪酬岗位,倡导当地企业适当放宽人才招聘条件。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社工组织建议政府多制定福利保障政策,要强化对脱贫对象低保、医疗、救助等综合性保障,启动大病救助、商业补充保险赔付政策,做到应保尽保,拓宽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渠道,将脱贫对象损失降到最低,发挥脱贫政策兜底作用,密织脱贫对象、脱贫不稳定户以及脱贫边缘户因学、因病、因残等原因再次返贫的“社会福利保障安全网”[7]。二是监督政府拓宽稳定就业渠道。采取“手拉手”、“一对一”帮扶办法,增加贫困农村产业类型,发展当地特色、有竞争力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和推广特色农产品,创造多样岗位。坚持在“就近原则”上想点子,谋良策,出实招。通过把“扶贫工作点”建在村头等方式,让脱贫对象在家门口就能灵活就业,重点为脱贫对象未就业健康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增加就业与再就业机会,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收入,实现增收多元化。

(三)联络:建立心理安全保护机制,激发“防返贫”互助意识。

中国社会文化中“熟人社会,以情办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完美体现非正式支持重要性。非正式支持网络作用于日常生活中,提供援助者大多是亲朋好友、邻里街坊,提供情感支持、心灵慰藉、及时性金钱与物质援助等,成本低廉,提供服务灵活便捷,在无形中满足脱贫对象维护自尊需求,较容易被接受;同时还能增加脱贫对象与亲朋好友之间守望相助的精神,达到助人自助。社工组织要积极主动地挖掘脱贫对象非正式支持网络资源。脱贫对象非正式支持主要是以血缘和地缘层面产生联系,最突出特征是拥有同质性强的交往对象。同时社工组织促进邻里间发挥“以邻为善,与邻为伴”助人自助的正能量[8]。“与邻为善”主张社工组织在农村贫困地区展开道德培育和素养提升小组,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等高尚品德无障碍传递给脱贫对象,使其内化于情感,外化于行动,从而打造充满助人自助,温情包容的邻里氛围。“以邻为伴”则主张社工组织通过把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脱贫边缘户和亲戚好友、邻里街坊带动起来,在其之间形成长久密切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激发脱贫对象摆脱贫困的内在动机,打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奈邻里不相识”的尴尬情境。

(四)保护:健全问题反馈机制,激发“防返贫”预防意识。

社工组织在介入农村“防返贫”工作过程中要采取综合性分析视角,建立问题实时反馈机制。因此对脱贫对象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网络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介入,一是社工组织要善于联络脱贫对象正式支持网络,如驻村脱贫办、扶贫村官等,帮助脱贫对象表达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强烈愿望;发挥社工组织对脱贫对象正式支持网络的监督建议作用,督促政府、社区了解脱贫对象实际脱贫情况,制定扶贫办法。这就需要社工组织开展家计调查工作,发挥出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专业功能,通过家计调查,入户访问脱贫对象实际需求,了解掌握脱贫对象基本信息,包括家庭背景、年龄构成、性别结构以及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等[9]。二是社工组织也可就地建立扶贫信息反馈站,帮助脱贫对象普及扶贫政策信息、拓宽脱贫信息渠道、提高信息筛选以及应用能力,使之明白信息来源不单纯局限于家庭之内,还可以通过亲戚关系、社区关系及社会组织关系等,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分享平台;做到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J].廣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3):11-14+20.

[2]王思斌.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J].社会工作.2016(3):4-9.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322-341.

[4]王嘉睿.农村因病返贫家庭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社会工作个案研究[D].甘肃: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9.

[5]吴国宝.实现精准扶贫的挑战及应对[J].2015(38):24-27.

[6]孙薇薇,石丹妮.社会支持的影响与农村老年心理健康[J].2020(4):77-87.

[7]冯先灵.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构建[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5):21-23.

[8]张雷,秦森.社区治理“两邻理论”与社会工作创新[J].中国社会工作.2020.09(上):20-22.

[9]史敬霞.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的作用[J].时代报告.2017(24):22.

罗天圆 (1994-)女 安徽阜阳 硕士研究生 基层治理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要有农村的“味道”
记忆里的“农村”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从“量”入手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质量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村老人健康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