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玉米病害防治与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2021-11-10 02:08:31秦爱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秦爱辉

摘要:玉米在我国是一种种植极为广泛的作物,它不仅用于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同时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饲料原料。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准备资源,在种植的过程中要保证玉米的优产高产,使种植玉米的农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玉米田间;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

引言: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众多,与其他农作物相似,温度、水分、肥料、病虫害及其他农业技术对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在分析田间玉米的病害防治与种植技术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地分析田间玉米种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从农民种植玉米的每一个步骤入手,使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得以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玉米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目前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本文将简单探究田间玉米病害防治与种植技术的应用。

一、田间玉米种植技术应用分析

(一)种植前准备

在田间玉米种植之前,应当对玉米种植有较为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挑选适合种植的玉米籽种,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了解当地的气温和湿度是否适宜玉米生存。根据实际情况挑选耐寒耐旱的品种,尽可能地选择抗病毒能力较强的品种,保证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免受病虫害的侵扰。在确定播种品种之后,要从中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在播种之前还要对选定的种子进行晒种、浸种和催芽,以减少玉米种子的发芽周期、提升种子的出苗率。

在播种前还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播种机,我国北方的玉米种植大部分时间在4月底到5月上旬之间,最晚在5月底之前完成播种。在播种时要考虑到田间的水分和各种养分,对土壤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并进行及时补充,施以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等底肥,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养分能够满足其生长需求。在播种后要及时观察气候变化,若是遇到极端气候时应当进行对幼苗或种子及时的保护。

(二)浇灌和施肥

灌溉和施肥是玉米在种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内容,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是极大的,然而各地每一年的降水情况却有所不同,在过去的种植模式下。玉米是否能够高产,完全决定于播种后1~2个月内的降水情况,为了使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必须要根据实际降水情况调整灌溉用水,使田间水分能够保证玉米的生长。

除了前文提到的底肥之外,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及时地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再除去杂草的同时,如果发现玉米的生长需要加入更多的肥料,我们就要对其进行追肥,在追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配合土壤墒情进行灌溉。春玉米的种植过程一般采用前轻后重的追肥方式,在玉米拔节前追肥约1/3,当玉米进入到大喇叭口期时,再追加剩余的2/3肥料。

在玉米拔穗期,对于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有着较大的需求,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及时地对土壤、气候等各种情况进行了解,如果温度较高,则需要加大水分的浇灌时间和灌水量。在实际田间浇灌过程中,通常采用沟浇的方式,这样能够结合土壤墒情,避免出现土壤板结等现象,同时也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三)苗期管理

在玉米苗期时,我们可以通过中耕处理,使土壤的疏松度得以提升,这样能够帮助幼苗时期的玉米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各种养分,保证玉米在幼苗期间能够健康成长。正常情况下,一般要进行三次左右的中耕,并在中耕的过程中对旁边的杂草进行处理,在结合除草的化学试剂保证玉米的生长过程免受杂草的干扰。

在苗期还要对各种虫害进行处理,经常出现的虫害有玉米牙蛀茎,夜蛾学心虫等为主,在此期间我们要对。受虫害折磨的病株和田间的杂草进行集中的烧毁,减少虫源对田间玉米幼苗的危害。进一步加强对幼苗的水肥管理,促进幼苗在这一阶段能够早发早熟。发现田间出现缺苗的地方可以进行移栽补苗,而密度过于旺盛的地方应当对幼苗进行间苗,使田间的种植密度合理。

(四)花粒期管理

对于花粒期的玉米进行管理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隔株去雄,通过去雄处理使得玉米的养分得到节约,使雌蕊的吐丝和授粉时间得到提前,并保证其光照条件得到改善。二是要注意人工辅助授粉,在田间种植玉米时如果换粉量充足,则无需开展人工辅助授粉,如果是存在较多的移栽苗,则需要人为辅助将生长进度不同的苗株进行授粉,保证玉米植株的结实率。

二、田间玉米病害防治手段

目前针对田间的病害防治手段最为有效的便是通过化学药物的方式来对玉米地病害进行灭杀和防治,在使用化学药物这种手段时,要注重药物的用量。一方面是保证化学药物不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是提高玉米的产出质量,避免由于药物超标而对人物及其他家禽产生影响。玉米最常见的病害便是玉米叶斑病、锈病等,在这些病害发生时,首先要将生病的植株进行拔除焚烧,避免在田间发生传染现象而造成更大的损失,然后挑选适量合适的化学药物在田间进行一定范围的喷洒,如粉锈宁等,进一步控制病害对玉米产量质量的影响。除此之外在选择品种时,我们也要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农大108、浚单20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便是不錯的选择。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田间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需要从玉米种植前开始准备,在苗期、拔穗期和花粒期对玉米进行不同情况的管理,了解玉米在各个时期对于水分和肥料的需求及时地进行浇灌和施肥,要尽可能地消除各种对玉米生长不利的因素,使玉米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面对玉米生长期间的各种病虫害要积极的利用合理的防治手段进行防治,将已经受病害侵扰的植株进行焚烧处理,避免田间的病害传染。

参考文献:

[1]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J].申惠勇.乡村科技.2020(33)

[2]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陈小燕.现代农业研究.2021(02)

[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邢洪军.种子科技.2019(12)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
猕猴桃茶树立体种植模式探析
茶园开发与茶树种植技术研究
探讨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浅析小麦种植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