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科宇
摘要:大气污染可以分为人为污染和自然污染两个方面,自然污染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所以重点面向人为污染。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能源供应长期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占的比例在极少数,直接导致大气污染愈演愈烈。本文从大气污染的源头、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两方面来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气污染;问题;治理方案
引言
科技发展迅速是导致大气层污染的直接来源,伴随着科技很多企业及个人在经济上有了自给自足的能力。在生活上有了提升,需求也就越来越高,逐渐购置一些污染空气的设施,或大或小,每个人都在污染空气上有一份“贡献”[1]。
一、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一)机动车尾气
机动车不仅在城区是常见的代步工具,在农村也逐渐普及。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就是大气污染源之一(如图1),其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人身体是有害处的,通过城市路边的树木不难看出,有些树还要挂营养袋才能维持生机。这些有害物质都是被行人吸收了,即使森林拥抱城市也是治标不治本,绿化带只能减少极小部分的危害。现在在城区有了限行政策,但是对于污染源并没有直观地效果,限号的政策还导致部分人购置两台车,导致又多了一个污染源。
(二)煤是主要能源结构
煤在我国的能源中占到大约80%的比例,它的用途广泛,大到供暖烧炉、工业用煤,小到家庭用煤,取暖做饭等。我国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少之又少[2]。例如天然气,它的供应达不到住户的日常生活需求,水力发电也达不到人群的用电需求,只能依靠于火力发电,而这种就离不开煤炭的大量使用,经过燃烧后产生的硫化物等污染物直接排入大气层中,加重了空气的污染程度。煤炭的污染是无法改善的,它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是一个最大的污染源,但却合理地存在着。
(三)工业废气
工业废气的排放主要聚集在北方,尤其是一些重工业,对于空气污染极其严重。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崛起,带动了建材市场的发展,而我国建材仍是以窑炉制造为主,毋庸置疑,建材市场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是个高度污染的产业。除此之外,钢铁在生产过程中不止排放废气,还产生粉尘等有害固体物质,类似于这种重工业生产,还有造纸、印刷等。
(四)土地沙化
北方的沙尘暴、南方的台风频频发生,沙尘暴的破坏力已经不局限于北方了,影响和破坏力逐渐延伸到了长江以南流域。土地沙化辅助了沙尘暴的破坏力,增加了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物,甘肃向北或西北一带地势较平,宁夏大部分地区又有沙漠,这种土地对于沙尘暴是毫无抵抗力。
(五)环境执法监管把关不严
环境执法监管部门对于一些大企业的生产链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在执法中纵容企业过度生产,非法获利。部分官员在政治建树上有政绩的考核,批准文件肆意放宽限度,准许高污染项目的运行。部分地区或许存在经济有限的情况,仅看文件规定项目,并未开展安全质量检测,是否存在大气层污染的问题,这些现象并没有得到验证。
二、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一)控制污染源、开发新能源
俗话说:斩草除根,就是这个意思,对于污染空气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将污染源扼杀在摇篮里。污染源较严重的当属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对于工业污染方面,在企业项目审核的时候,严格按照国家质量安全监测为标准,实施全面地监测,对于工厂增强社会舆论导向,必须在保护环境的政策下开展项目,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将污染物排放量降到最低;再者就是交通污染,这个制定政策比较难实施,也不可能阻止每个人开车。直接和经济挂钩,涉及到利益就好制定方案了,国家可以投资一些电车制造商,以环保为理念,来宣传绿色出行。大力号召城市居民购买电车代替油车,在价位上做到史上最低,国家投资一点,制造商少赚一点,为控制污染源出一份力。同时,加大城市绿化建设,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3]减少空气污染,优化空气质量,还给城市居民一份健康。除此之外,还要技术人员去开发新能源,大量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环保型能源,将开发方向面向西北地区,大多地广人稀,是开发新能源最合适的位置。在西北地区开发新能源,缓解温室效应,尽可能减少大气污染,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规划城市工业区
城市住户比较密集,在规划的工业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地理位置。做到远离小区,远离学校,还要考虑风向的问题,结合气象局,实施三个月的风向检测,找到污染最小的风向,制造排烟口,再进行土质等各方面的测量[4]。在审核企业项目的时候,对制造产品的过程以及用途要进行全面了解,城市工业区要尽量把污染危害做到最小。对于一些工厂废弃物和工业废水要进行化学消毒杀菌,或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等进行一些废弃处理。
(三)全面树立“同呼吸”意识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所有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在这片属于每一个人的大气层中,做到保护环境,拒绝污染,还给大地一片蓝天。个人力量虽小,但是每个人都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自然就人多力量大了。虽然改变不了工业污染,但可从身边的小污染开始治理,上海最先实行的垃圾分类法也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行为。广大车主在选车的时候先从新能源电车开始,实在满足不了出行,可以考虑油电两用,也是一种防污染的手段。全民实行起来,建设会呼吸的地球村,还原社会最初的样子,让城市看到农村天空的蓝天白云,使它不要在灰蒙蒙的下去了,还原蓝天,才是森林走进城市的价值,也是每个人防污治理的意义。
结束语
綜上所述,防污治理不仅是国家监管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人的自觉性。本文针对大气污染治理提出了问题和对策,希望能引起每一个人对于环境的重视,不要感觉工厂不在自己身边,但是空气却一直围绕着你。
参考文献
[1] 赵亚亚. 城市环境管理中大气污染治理对策[J]. 华东科技(综合), 2020(3):0272-0272.
[2] 樊敏. 大气污染治理对策思考[J]. 区域治理, 2019, 000(008):59.
[3] 白俊双. 国内国外空气污染治理措施分析[J]. 绿色科技, 2017, 000(010):55,59.
[4] 李惠娟, 魏永杰.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