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晓玲
摘 要:水稻的品质与产量关系着粮食安全与老百姓的饭碗,因此,川东北地区相关部门与人员应当充分重视水稻的栽培,不断提升无公害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水平,提升地区水稻的品质与产量。
关键词:川东北;无公害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对于川东北的农业种植来说,水稻种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因此,地区应当立足于川东北的地质、地形、水文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合理的栽培水稻,做好水稻的种子选择、幼苗培育、插秧、施肥、灌溉等一系列工作,从而为其成长创设一个优质的空间与环境,确保其朝着高品质、高产量、无公害的方向健康茁壮的成长,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地区农业发展。本文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仅供参考。
1选择优质的水稻种子
在栽培水稻时,首先应当充分重视对水稻种子的挑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水稻种子的好坏几乎决定着水稻品质的上限。毕竟,如果连种子的质量都不过关的话,那么优质与高产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优秀的种子能在一定上确保水稻能有效抵抗病虫害,健康茁壮的成长,提升整体的品质。在挑选水稻种子之前,首先应当通过查资料、开会研讨、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四川东北地区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形成科学的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去挑选优质的水稻种子,从而为栽培出无公害、优质、高产的水稻奠定良好的种子基础。
一般来说,在选择水稻的种子时,应当尽量保证种子的原种纯度和发芽率,选择具有极高原种纯度和发芽率的种子,从而为水稻后期的高产量提供基本的保障,提高稻农收入,增加粮食产量。
2选择优质的水稻种植地
要想确保四川东北地区水稻的品质与产量,除了选择优质的水稻种子之外,还应当选择优质的水稻种植地。就像环境能改变人一样,水稻种植地的好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稻成长的好坏,因此,地区应当充分重视对水稻种植地选择。从总体上来说,优质的水稻种植地需要符合以下几个硬性条件:第一,种植地土地表面应当足够干净、无污染、无有害物质,不会对水稻生长造成负面影响,这是最基本的条件;第二,种植地的土壤应该足够肥沃、地势应该足够平坦,方便对水稻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从而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第三,无论种植地原有的土壤质地多么优良,在种植水稻之前都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采用人工的方式加入足量的肥料,然后对其进行翻耕,最大程度的保证土壤的肥沃度。此外,除了保证肥沃度之外,还需要对土壤中的有害病菌进行科学消杀,减少病虫害,确保水稻朝着无公害、高品质、高产量的方向健康茁壮的成长。
3科学合理的培育幼苗
对于水稻的栽培来说,育苗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育苗,顾名思义,就是呵护和培育幼苗。就像刚出生的孩子需要家长细心的呵护,帮助其逐渐能够独立生活,最终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一样,科学合理的育苗工作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幼苗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提升水稻的发芽率,促使水稻朝着高质量、高产量的方向去成长,从而将优质的水稻种子的功能最大化,为四川东北地区无公害水稻的质量与产量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川盆地的天气以阴雨为主,这就容易导致部分稻田的土壤出现过于湿润的现象,因此,要想有效的培育幼苗,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首先应当深入川东北地区的稻田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强对稻田土壤湿度的管理。对于土壤水分含量过高的稻田,应当及时开挖沟壑、适当排水、耕耘松土,从而有效降低土壤的含水量,提升其通透性。此外,也应抓住地区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有效开展水稻幼苗培育工作。
4科学合理的插秧、施肥与灌溉
当培育幼苗的工作结束之后,首先应当开展插秧工作,插秧时需要高度重视秧苗入土的深度及秧苗之间的间距,从而确保秧苗能够拥有宽敞的生长空间,吸收充足的营养与水分,健康成长;其次,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充分重视施肥与土地管理工作:一方面,对于四川东北地区的水稻来说,肥料应当以有机肥为主,從而提升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另一方面,尽管水稻需要充足的养分,但这并不是说就要无限制地添加养分,而应当密切关注秧苗的生长情况,科学的调控肥料施入量与土壤有机物含量,从而确保水稻不会过多的吸收养分,也不会缺失养分。毕竟,对于水稻栽培来说,科学才是硬道理。最后还应当做好水稻的灌溉工作,由于不同的水稻有着不同的生长期,因此其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栽培水稻的阶段,应当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状况,合理的调节灌溉水量与次数。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保证灌溉水足够纯净,从而为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保驾护航。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川东北地区相关部门应当综合运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水稻的选种、育苗、插秧、施肥与灌溉等工作,培育出无公害、高品质、高产量的绿色水稻,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地区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昌明. 广西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措施探究[J]. 南方农业, 2017, 11(14):13-13.
[2]李弘鑫.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探讨[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 No.196(4):18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