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疗法在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2021-11-10 09:17李凌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案主社会工作者不合理

摘要:本研究以青岛市市南区的一位单亲家庭未成年为例,运用理性情绪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法,社会工作者通过其中的相关技巧找出不合理信念,运用辩论、质疑、询问等方式帮助改变非理性信念,纠正案主的不合理认知,利用家庭作业等形式进行巩固和强化,逐步使案主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一、研究背景

家庭教育是现代人们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個摇篮,也是现代人们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在这个过程中,最基础的教育都是通过他们的父母来完成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压力在增大尤其是房产的压力在增大,人们的婚恋观更为开放,我国的离婚率在逐年快速上升,单亲家庭子女变得越来越多,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长期一直生活在这种严重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中,其心理问题更是较为突出。

二、理论情绪治疗的基本模式

理性情绪疗法是认知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也被称为“ABC”理论。如图所示。我们常常能显著看到情境A和我们做出的反应C,但对解释B却并无察觉,因而认为情境A本身是导致情绪或行为反应的原因,但事实上是我们对于情境的解释B,导致了这些反应C。A并不导致C,是对于A的解释B,导致了C。

三、个案介入过程

(一)案主基本情况介绍

案主小强,今年14岁,男,出生在山东省胶州市,读二年级的时候因为父亲的生意从胶州市搬到了市南区,因此小强也转学至市南区一所私立小学,父亲的收入也日渐提高,其母亲辞掉了家里原本收入也并不算太高的一份工作,成为了家里的家庭主妇,眼看整个家庭生活物质水平越来越好,但是他的父亲在一些朋友的诱惑下竟然迷恋并爱上了赌博,整天不着家的在外面赌钱,最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还因为老是输钱心情暴躁,回到家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乱发脾气,最后在案主读四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了,此后小强一直跟随他的母亲在一起生活,母亲对小强严格要求,不希望他养成坏习惯。在他的学习上对他要求非常严格,认为他只有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才能光宗耀祖,此外小强还经常遭到母亲的语言暴力,例如考试没有考好,没有达到母亲心中的期望,便会责骂小强,甚至采取不理睬小强的方式来惩罚小强,长此以往,小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表现为不爱说话,走路喜欢低着头,也不敢交朋友,人际关系薄弱。

(二)个案介入过程

1建立专业关系和预估

首先,与案主之间进行专业面谈,鼓励案主诉说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与案主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助人关系,使得案主自觉愿意相信社会工作者,并且自觉愿意接受其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帮助,向社会工作者如实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并配合社会工作者一起解决问题。然后,与案主一起界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制定助人计划,根据目标达成的情况来进行评估。最后,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案主介绍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案主快速了解因为不正确的观念和认知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同,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共同商定介入的目标和治疗计划。

2介入治疗

改变案主思维中原有的非理性信念,确立新的信念。介入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向案主介绍理性情绪疗法并帮助案主认识到思维、情绪与行为之间是彼此相关的,而思维在其中是核心和关键,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认识到这些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案主自己应该意识到,最后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通过和案主的会谈,发现他的不合理信念有以下三点,一是认为母亲不爱自己,二是觉得自己是单亲家庭,怕同学瞧不起自己,过分自卑没有安全感,不敢和别人交流沟通,三是他们应该主动与自己说话,交朋友,不主动就是不喜欢自己。社会工作者通过和案主的会谈,和案主一起找到造成案主心理问题的原因即这三点不合理的信念,最后要积极主动引导案主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自我辩驳。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运用各种辩论、质疑、询问等技巧帮助改变非理性信念,纠正案主的不合理认知,使案主的情绪得以缓解,不良行为得以矫正,帮助案主把问题给解决了,消除困扰。社工通过访谈发现案主产生困扰的原因,主要源于诱发事件A:家庭的突发变故、学习压力大、受同学欺负、语言暴力。案主在面临这些一系列事情时,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开导、鼓励和支持,受到信念系统B的影响,自我价值感低,且自卑没有安全感,怀疑自己做什么事都不行的信念就变得越来越强,由此产生了不良情绪或行为C——沮丧、提不起劲、失眠等。同时,在短时间内没有及时积极处理好消极情绪,随之而来的负性生活事件会增强案主的自我否定感。对于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使用辩论和质问的技巧,辩驳案主的不合理信念,逐一击破不合理信念,使案主意识到自己原先的不合理信念,并帮助案主纠正不合理信念,建立起积极、理性的思维方式,最后,增强案主的自信心和对生活的积极性。诱发事件A、信念系统B和情绪及行为C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3巩固和强化

巩固和强化介入阶段是指帮助案主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到的理性信念,以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帮助案主把所获得的合理的信念和正确的思维模式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出真知。通过访谈了解到案主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如案主善良、懂事孝顺,是个小暖男,平常也特别喜欢积极的帮助别人,通过挖掘案主的这些优点可以学习如何应对在日常生活中和母亲、同学相处时的情绪波动的处理技巧和解决方法。

4评估与结案

社会工作者针对既定目标的有效达成的情况进行评估。当案主认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标已经基本现实时,可以考虑结案。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一起认真回顾本次工作开展过程,分享各自的工作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方式充分表达自身感受,相互支持鼓励,面向未来。通过帮助案主纠正不合理信念,挖掘自身的潜力,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以此来建构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用理性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处理生活上的各种事情。

四、总结与反思

从上述个案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理性情绪疗法对于介入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治疗是有帮助的,但是在选择使用此治疗方法时一定要明确界定清楚案主的心理问题,对其出现的问题原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最佳治疗目的方法。但是在将理性情绪疗法运用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需要改变案主原先的非理性信念,引导案主意识到不合理信念,充分尊重案主的自决权,不是应该给与而是要让案主自己个人认为这才是正确的理性信念,这样的信念改变过程才能有效和长久。在理性情绪疗法介入单亲家庭未成年心理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往往使用的是辩论、鼓励、同理等操作技巧,秉持着相互尊重、接纳、不批判的原则,使理性情绪疗法在个案服务过程中始终得以顺利有效实施。二是案主是情境关系中的一个人,分析治疗案主的心理问题还同时应特别着眼于治疗案主的认知系统,因此在介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案主的认知系统,同时也应该注意与案主相关的人员,如案主的母亲、同学、老师等人的认知,帮助他们改变不合理的信念。然后,重视案主自身的优点,运用案主自身的潜能来改变认知。三是坚持尊重原则,避免专家角色。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积极对案主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案主学会运用多角度的方向来看问题,从而更好的处理情绪上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吕建娇.理性情绪疗法在单亲留守儿童个案工作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9(09):43-44.

[2]穆莉萍.理性情绪疗法在儿童家暴个案工作中的运用[J].法制博览, 2017(20):43-44.

[3]赖东清.理性情绪疗法在智力障碍儿童母亲情绪疏导中的运用研究[D].井冈山大学,2020.

[4]叶钦.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社工介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5]江金薇.流动重组家庭儿童心理问题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凌(1997),女,湖北黄石人,汉族,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案主社会工作者不合理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案主自决的实务挑战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马戏团
神回复
差评不合理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我国女性社会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残疾人个案中的应用
生命回顾理论视角下的厌学个案分析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