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静
摘要:自然元素是建筑软环境的重要不成部分,它们可以让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更具审美情感。文章从空间环境的物理性和审美性着手,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生态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般设计方法。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 自然元素; 艺术设计;
1 自然光照
勒·柯布西耶说:“建筑物必须透过光的照射,才能产生生命。”自然光照影响着生命、自然,更影响我们的健康、生活和情感,它是最适合人类活动的光线。姿态丰富的自然光线是建筑空间的表现形式,东方之光呈温暖的黄色,南方之光是明亮的白色,西方之光明亮耀眼,北方之光冷而含蓄。自然光照的強弱、方向、颜色、光影随着昼夜阴晴和四时节序交替变化会使静止的空间产生有层次的动感,为人们提供了愉悦的、动态的外部环境信息,使我们在视觉和心理上更为习惯和舒适。光影还可以定义我们的空间,强化内外空间的关联性,让人感受自然的恩赐,自然光的透射直抵我们的心底,让我们的精神也随之变得澄明而崇高。此外,自然光照可以节约传统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附带有经济性、公平性等深层次价值效应,如加快商店商品的销售;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减少学校学生的不轨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办公人员和工厂工人的出勤率和工作效率;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交生活;扩展文娱场所的精神境界等等。
2 自然风
自然风不可见但可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新鲜纯净的空气是人体健康和精神振奋的必要保证,自然通风能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所带来的能耗和对大气的污染,自然风是消除室内余湿余热和保持干燥的经济而有效的方式,建筑微环境的舒适度与空气洁净度、空气流通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只有那动感和有生命力的景观元素才能更好地调动起人们的激情,才会创造一份令人惊讶的美丽。植物、布幔、织物、水面等元素在风的作用下,或摇摆、或摇摆、或波动,或在风力的带动作用下产生美妙的动感视觉效果;微风略过花草,将几缕馨香和清新洒向室内。所有这一切演绎出自然而和谐的乐章,给我们带来了极其舒适而自然的体验,在自然界生机勃勃的幻象中人恍若已进入了大自然,充满律动的空间环境舒散了人的心情,激发了人的活力,也引起人的心理愉悦和审美感受。
3 自然水体
水体调节建筑环境的温湿度和改善微气候的效果非常显著,还能分隔和联系空间,并且具有生态保育的功能,如滋养植物,种植水生植物,养鱼虾,为小动物提供活动环境。水是现象的还原,是一种现象镜,具有可以反射和折射时空的功能。水在空间中既是要素,也是线索,水赋予空间以生命力与情感。空间有水则活,因水的存在而灵动。水常常是建筑空间中最活跃的因素,它集流动的声音、多变的形态、斑驳的色彩等诸多要素于一体。空间环境中的水能具有丰富的表情,静态的水平展如镜,水面满盈而没有波纹,它会交合反映出瞬息万变的天空和室内外景致,映象如画,宁静而幽远,可以使人有心旷神怡的静谧之感;动态的水波纹如绉,光影浮动,通过反射、投射光线和周围的景物可为空间带来无穷变化,极富生命之感的魅力,呈现欢快、活泼、热烈的气氛,能创造出形光声色的跳跃变化丰富我们的感观。观水和亲水皆可体验水的自然存在,使人在愉悦中感觉接近大自然的美好。
4 绿色植物
植物能提高建筑环境质量,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净化空气、防暑、降温、降噪吸声、保湿等改善微气候和小环境的诸多环境功能;绿色植物还可以消除我们的眼睛疲劳,起到提神醒脑和减缓压力的作用。植物(特别是室外植物)还有生态补偿的作用,如为昆虫、小动物提供栖息和活动空间。植物是填充和丰富空间层次的重要手段,并且还可以使空间保持通透顺畅,也能起到组织、过度、引导等空间功能。各种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尺度天然而优美、丰富而不规则,比任何陈设物更具有生命力和魅力,是柔化硬冷、热闹、简洁等空间环境气氛最好的装饰性元素。植物是活的生命体,总能显示出蓬勃向上的精神,启迪人奋发向上、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净化心灵;同时也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韵律,产生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许多植物还具有文化意涵,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和意志,如梅兰竹菊都有它自己一定的精神和文化象征寓意,竹子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气质;樱花是日本人浪漫忧伤的表征。
5 自然声响
人的感知觉从声音中获得的信息仅次于视觉,声音是最富有侵略性的一种力量,我们都无法漠视它的存在。人对自然界的声音是有记忆和联想的,自然声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艺术,它引起听觉共鸣,这种共鸣进一步引发我们情绪的共振。自然声首先是一种愉悦的节奏、一种沁心的音乐,以水来说,同其视觉表现属性同样重要的是水产生的丰富又具特色的声响,这是水尤为真实的一面,无论是缓缓流淌的潺潺溪流、岩石上叮咚跌落的水滴、还是被人工雕凿的水渠两侧撞击着的滔滔水流,这些声音都赋予环境一份特别的生命和活力,它还富有文化气息和装饰意味。或清脆婉转、或欢快激越的水声打破寂静的氛围,能使人放松,让人浑然忘我,这都会有助于空间感染力的加强。自然的声音创造的是空间动态的气氛,但有时这种声响还能给予我们一份清幽、宁静、安适的心理感受,尤其在深夜,微微的风声、树叶的沙沙声,蛙叫、虫鸣,它们似乎分别在述说大地的神秘故事,又似乎在轻轻地互相倾诉,这种显静的心理体验仿佛已经把人带入其自然环境中,使我们内心产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邪溪》)的清净感,这对建筑意境的营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自然界悦心的声响还可掩饰其他声音的刺激,特别是在人多的公共场所。
6 自然气味
气味对人感知的强迫性与声音相似,气味能向人传递空间环境中更为丰富的内涵,各种气味都会通过人的嗅觉影响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心理感受。自然的气味对空间有特别的意义,它使我们对自然环境有更切身全面的体验和更深刻的认识,花卉、树叶、干花、熏香、精油或是新鲜的水果,以及水气的蒸发传递出的水质的味道都会渲染出清新的空气,若有微风,常会产生一种香远益清的效应,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气氛,帮助我们舒缓情绪,缓解疲劳,振奋精神,它健康积极的催化效果能使人心情舒畅,令人陶醉,让我们的心理及生理状况都得到改善。有时还可建成以自然气味为主导的环境,种满了芬芳植物,有透风的树篱围合的空地中,香气可以聚集起来,提供富有生机的感受,增添日常生活的情趣。人的嗅觉具有掩蔽效应,利用自然的清新味道还可以缓解环境中的不愉快气味。一些散发清香的植物还具有可以去除有害气体异味的功效,如可吸收甲醛等的刺鼻气味的植物有仙人掌、吊兰、芦荟、虎尾兰、常春藤、龙舌兰、菊花等。
7 结束语
自然元素在可持续建筑中的运用能节约我们的传统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许多保护生态和环境的积极效益,并且空间环境中的自然元素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皆有很多益处。设计中要积极地将阳光、树木、水体、山石、花鸟等自然元素及其意义聚集起来,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调节和补偿自然生态的同时,还应该用一个可视、可听、可嗅、可触、可进入其中的自然意境的空间环境为人创造一种欢愉、轻松的宜人气氛和情绪,使我们身心放松,体验恬静安适的舒畅感,让我们感受大自然清新的气息和充满生机感的自然环境,在增进人与自然的沟通中使人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让我们在深刻认识自然与自我的自然情调和生命情趣体验中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
参考文献
[1] 孙萍怡.建筑设计中的自然要素探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