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作物的科学合理栽培和病虫害的现代化综合防控,是培育健康农作物、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产量,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是提升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策略。然而,现阶段由于农民综合种植水平较低、农作物现代化栽培技术、设备普及率较低等因素,导致我国的农作物栽培和病虫害管理技术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有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阶段农作物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以求为农作物的科学栽培和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
1 进行农作物科学栽培及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意义
1.1提高土地出产效率
虽然我国地域广阔,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低,并且,伴随着近年来部分农业用地土地荒漠化以及工业、建筑用地占有农业用地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我国的农业用地面积日益减少,对我国的农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作物的科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栽培、管理设备和技术,大幅度提升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作物产出量,实现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产品的有效供应。
1.2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在农作物栽培、管理过程中化学肥料的超标使用,以及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及水源中的重金属离子大幅度增加,从而引发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甚至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农作物的科学栽培和病虫害科学管理技术可以通过指导农作物的合理灌溉、精准施肥和科学用药,从而提高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有效缓解过多的农药、废料在大气、土壤以及水源中存在而造成的污染,提升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1.3 塑造农产品品牌,增加农民收益
现代化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管理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农作物的品质、提升其产量,同时可以有效较低农药和肥料残留,从而打造高品质、绿色的农产品,塑造本地农产品的口碑,提升农产品的价格,确实增加农民的收益。
2 农作物科学栽培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简介
2.1 农作物科学栽培技术简介
2.1.1 温室大棚技术
温室大棚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建造适宜蔬菜生长的智能温室,来实现蔬菜、水果的反季节栽培,从而保证蔬菜、水果的有效供应。与普通露天种植相比较,温室大棚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保证农作物的全年度供应,使全国人民常年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2)反季节供应的蔬菜、水果,一般价格比较高,有效保证农民的收益;(3)可以比较精准的控制温度、湿度,创造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提高其品质和产量;(4)温室大棚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可以有效抵御病原菌和靶标害虫的入侵,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5)可以对蔬菜、水果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狂风、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对其的破坏。
2.1.2 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基质或者营养液来实现对农作物各生长阶段的全营养供应,从而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培育。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较,无土栽培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空间利用率,无土栽培技术可以依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实现农作物的梯形栽培以及悬空栽培,从而大幅度提高栽培密度,提升农作物的产量;(2)有效控制病虫害,土传病害的病原孢子和部分靶标害虫的卵和蛹需要土壤才可以进行传播,无土栽培技术是脱离土壤的现代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遏制土传病害及靶标害虫的传播;(3)有效遏制农业污染,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通过定期在基质和营养液中添加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有效避免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农药、化肥过量使用而引起的土壤、水源污染现象。
2.2 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简介
2.2.1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是指通过一些列农业活动,创造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原菌和靶标害虫扩散的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措施:(1)农作物收货后进行高温闷棚,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和靶标害虫;(2)对土壤进行深耕、晾晒,释放土壤中的养分,同时松软土壤,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3)对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病枝、病叶以及杂草等进行定期的清理,保持卫生的整洁。
2.2.2 天敌技术
天敌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或者寄生关系来对农作物的虫害进行防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螨治螨技术,利用胡瓜钝绥螨等捕食螨来防治农作物上的螨虫;(2)寄生蜂技术,比如利用寄生蜂寄生玉米螟的卵,从而对其进行防治;(3)异色瓢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在农作上悬挂异色瓢虫的卵卡来防治蚜虫。
2.2.3 生物農药技术
生物农药技术是指利用活体微生物感染病原菌、靶标害虫或者利用微生物的分泌物来杀灭靶标害虫或者病原菌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利用苏云金杆菌来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2)利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来防治棉铃虫;(3)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的竞争、拮抗作用来防治根茎腐病等土传病害。
3 农作物科学栽培及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
3.1 推广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与荷兰、美国、日本等农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1 农业经营者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农业经营者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导致其对先进的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认知度较低,接受程度缓慢。
3.1.2 现代化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普及率低
无土栽培、无人机释放天敌等部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普及成本相对较高,且对使用者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作物科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的普及。
3.2 解决方案
3.2.1 加强科普宣传
可以通过组织农民交流、培训会,借助手机app、抖音、快手以及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现代化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促进农业健康发展以及提高农民收益方面的作用,提高农民对其认知度和接受程度。
3.2.2 组建现代化体系
对于无土栽培、天敌引入等技术性较强,成本相对较高的技术,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与高等农林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以及招商引资的方式组建现代化现代化农作物栽培和病虫害防治体系,促进相关技术的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吴荣升.浅析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机,2018,(7):81,96.
[2]王传丽.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12):98-99.
[3]薛克江,白进武.关于农作物科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的探讨 [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36.
[4]薛克江,白进武.关于农作物科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36.
[5]孙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123-124.
作者简介:
王光锋(1977.2- )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滨州市高新区,大专学历,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