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存在问题与误差控制

2021-11-10 04:55:53曹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曹明

摘要:煤质常规化验技术在电力行业实际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能够有效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安全生产。煤质常规化验实际进行较为复杂,所涉及的环节及内容也较多,化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化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误操作,造成化验结果存在误差,煤质常规化验为电力企业无法提供帮助。影响煤质常规化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化验操作人员自身素养及职业水平。对于煤质常规化验中的误操作全面认识,针对不同误操作建立相对应的防范措施,是保证煤质常规化验结果精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煤质常规化验;操作问题;误差控制

引言

煤质化验属于技术、专业性强且内容复杂的化验技术,其不但涉及到煤样的采取、制作等关键环节,同时对于化验的过程控制要求也很高。但由于煤本身属于很复杂的混合物,所以在进行测量时要考虑到多组分的影响关系,难免会出现各种影响与误差。为了进一步探讨煤质常规化验的操作优化策略,现就操作流程介绍如下。

1煤质化验

煤质化验其实就是针对煤炭当中的固定碳、硫、氢、发热量、全水份、灰份、空干基水分、挥发份等重要的属性进行化验分析,通过这种特殊的化验分析方法来对这些属性的详细占比进行获取,从而确保煤炭本身的经济利用价值,因为对于煤炭来说,内部的各种属性占比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某些无用的成分占比过高,就会极大地降低该煤种的经济价值,因此,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煤质进行常规化验操作。一般来说,煤质化验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测量指标,那就是固定碳含量,这项指标主要指的是除去煤炭中的挥发分、灰分、水分等之后所得的残留物之后,再从100减去煤的灰分、挥发分、水分等的差值之后所得的数值就是煤的固定碳含量。煤炭本身的构造相当繁多,这就使得煤本身的化学成分就比较复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会同时包含多种微量元素,诸如氮、硫、氢、碳等,这些特殊的化学成分会使得煤在不同角度上具有很多的化学性质,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可燃性,同时,煤炭属于固体形体。追溯本源,我们可以知道,煤炭其实是由动植物残骸经过各种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后才形成的,所以,虽然我国目前还仍然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但是由于煤炭本身的生成时间极长,所以煤炭仍然是我国相当宝贵的战略资源之一。煤炭在我国的用处非常广泛,诸如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等都离不开煤炭资源的存在,但是,并不是每一种煤炭都可以被应用于电力企业日常生产中,因为对于煤炭来说,本身由于形成原因的特殊,使得煤炭的化学性质也会根据地域的差异而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北方多煤炭,而南方几乎没有的原因。因此,为了保证煤炭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就需要对煤炭的不同属性和特点进行充分的收集,同时并结合机组特性进行合理的煤种选择,并对入厂煤、入炉煤质量进行化验操作,以此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安全生产。

2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存在问题

2.1煤样制作中的问题

煤样制作中,必须将煤炭样品破碎并且进行混合处理,这样才能确保煤样制作的准确性。煤样制作中重视样品特征,并且根据原有形状进行混合处理,控制好混合处理操作,如果处理过度,会导致样品过度破碎,影响煤炭样品的自身结构,化验结果也会出现误差。煤样制作中温度控制不当,煤样整体结构受到影响,同样会造成煤样化验数值出现误差。

2.2煤样的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煤质化验过程中制作环节出现的问题包括煤样制作中出现破碎、煤样混合不均匀以及制作中出现缩分。在制作过程中,除了要突出样品的特征并达到测试的要求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煤样本来的面貌,在不影响本来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处理,如果处理的较大或者出现了破碎等问题,可能会导致煤样原本的性质、特征发生变换,这样一来最终的制作结果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干燥环节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均匀,也会导致煤样破坏,测试精度也会下降。

2.3采样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煤质常规化验中出现误差最多的环节就是采样环节。作为整个煤质常规化驗工作的第一步,如果采样环节出现了问题,后续的测试无论多么精密也无法获得准确的结果。一般来说,采样过程中的常见误差包括方案不合理以及均匀度不足两个方面。方案不合理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煤样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案时没有突出针对性,导致在选择时底部的煤样没有得到充分的分析,而均匀性不足则是没有对其进行充分混合,出现了煤样的代表性较差的情况。

3煤质常规化验操作误差控制

3.1硫元素测定误差控制

煤炭样品中硫元素的测定,需要添加催化剂分解煤样,煤样中的硫转变为硫氧化物。化学实验中,碘化钾会吸收煤样中的二氧化硫,通过滴定测定的方式测量其中元素。滴定以碘为主,碘的产生是通过碘化钾溶液电解处理所得。随后按照电量消耗情况计算硫元素含量。这其中必须注意,确保空气流量计的正确调制,还要检查变色硅胶。检查氢氧化钠是否存在结块,如果发现结块必须马上更换。设定好搅拌速度,及时清理电解池极片。电解液检测中如果出现pH<1的情况,必须将电解液更换,否则会影响到电解测定结果。

3.2煤样的工业分析过程中误差的控制

影响煤样工业分析准确度的因素众多,其中工业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每种分析方法适用的煤样范围或化验情况都需要化验人员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技术水平,化验员自身经验不足,技术不到位等都会导致误差出现,还有就是外界化验设备精密度不符合化验需要,数据的计数误差等多种因素。进行煤质化验的工业分析时,通过平行分析方法来得出实验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规定的误差值比对,确定其准确程度。

3.3规范样本采集

想要防止煤质常规化验中不出现误操作的主要策略就是规范样本采集,对于化验中使用的样本质量进行明确要求,世界上对于煤质常规化验中使用的样本质量虽然已经进行了一定约束,但是并没有对于煤质常规化验进行监管,造成电力企业进行的煤质常规化验中经常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电力企业在实际煤质常规化验中应该严格准守国家要求,对于化验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进而保证样本采集规范化操作,防止煤质常规化验中出现误操作。煤质常规化验样本在采集中,需要加强对于样本质量的监管,保证采集后的样本与实际要求相吻合,能够代表整个煤炭性质及质量。在采集样本中也应该发现不用颗粒大小的样本,也会影响整个样本的代表性。

结语

综上所述,煤质化验操作的流程包括有取样、制作以及化验三个主要环节,不同环节的细节与特征均不相同,这也决定了其在分析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误差影响,必须提升化验人员的误差控制素质与分析水平。除了进一步做好称样环节的控制之外,还需要结合不同的指标与测试细节,分别完善发热量、挥发分以及硫元素的测定误差控制工作,全面提升实验室整体素质,做好电力企业高质量稳定发展的“眼睛”。

参考文献

[1]王岩.煤质常规化验中的误操作原因及防范[J].科技风,2016(16):47.

[2]闫晓玲.煤质常规化验中的误操作原因及防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01):102~104.

[3]蔡艳雄.煤质常规化验中如何避免误操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1):323~324.

[4]赵玲玲.煤质常规化验中如何避免几项误操作探讨[J].科技传播,2013,5(11):111+96.

[5]康正军.如何避免煤质常规化验中的几项误操作[J].甘肃科技,2012,28(1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