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清
摘要: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变得更加的重视,同时随着生态建设的力度不断的增加,让森林抚育的工作成为我国后续发展的重点之一。现阶段中在我国的森林资源中,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成长起来的;要想保持森林的健康成长,首先是要在种植时合理的规划森林中树木的种类,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其次就是要做好相应的抚育工作,提高森林的种植效果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就以加强森林抚育工作之后,对提高后备森林资源质量的效果,希望借此能够给实际的森林抚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森林抚育 森林资源 质量研究
前言:
森林抚育又被称为林分抚育,它是保证森林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主要就是通过对现有的森林资源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已经不再满足或者不再适应现阶段森林发展的树种进行替换,让更加具有种植效益的树木得到有利的生长空间,以此来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并且对于森林抚育来说,也具有很多的优势性,如可以有效的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调整森林结构,也可以对森林的林分结构进行优化,让森林的质量效益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就需要不断的加强森林的抚育能力,让森林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一、森林抚育的作用与原则
1.1森林抚育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展开相关的森林抚育工作,能够有效的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效果,提高树木预防病虫害的能力;让原来粗狂式的育林方式的得到改善,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对森林进行管理,使森林在发展中整体上形成长势较好、质量高、效益高的林分。其次就是可以让森林中的树木得到更好的保存率,让森林的面积不会得到衰减,发挥森林中树木的最大利用价值,让森林能够持续性、稳定性的发展。最后是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的质量,将一些不再适应森林发展的树种进行淘汰,选用更加容易抚育与成长的树种,改善现有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的生态多样性。除此之外,森林的抚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也可以让现目前在森林抚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解决,发展具有现代化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促进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
1.2森林抚育的原则
在对森林增强抚育工作的时候,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抚育原则,只有在原则范围内,才能让抚育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与效果,进而去提高森林的质量。首先就是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不能盲目的对森林的树种进行剔除,而是要根据森林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的选择不再适合种植的树种,将其进行剔除,换种上更加具有经济与生态价值的树种。其次是坚持生态多样化的原则,从本质上对森林抚育进行分析,可以将森林看做是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而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就包含着很多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能够对森林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能单一的为了提高森林的质量,而随意的对森林中自然生长的灌木、植物、动物进行消灭,要保持森林系统中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存在,也可以提高森林对病虫害的预防能力,让树木得到更好的生长环境。最后就是坚持以自然调节、自我恢复的原则,不过多的以人为的方式对森林的成长进行干预,使得森林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为森林的发展营造适合的环境[1]。
二、森林抚育的方式
不同的森林类型对于抚育的方式也会出现差距,从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来说,就分为公益林与经济林两种,性质不同,因此对应抚育的目标与方法也会不同。在公益林的抚育上,主要以提高森林面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让森林能够为生态建设提供支持;而在经济林中,主要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人们需求而提供材料的森林,在这种类型的森林种植上,多以成长快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为主,因此在抚育上,也是以提高树木成长、保证树木健康等抚育工作为主。
2.1幼林抚育
在对刚刚种植下去正在成长的幼林来说,在抚育上主要以保证他们进行光合作用与养分的吸收为重点。所以在对幼林的抚育工作上,需要及时对生长过快的树木的枝叶进行修剪,防止上面的枝叶阻挡了下面树木枝叶吸收阳光的效果,无法最大程度的进行光合作用。而一般采用的抚育方法就是透光伐,其主要就是对幼林成长发育过程中其他植物以人为的形式进行抑制,保证幼林的养分。但是在在透光伐的过程中,也徐需要注意不要过度的对周围植物进行抑制,破坏了森林的多样性。通过对幼林的有效抚育,能够提高幼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能保证树木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得到更好的成长。
2.2中龄林抚育
在树木成长到一定时间时,就可以对其进行生长伐,其目的就是为了将一些存在病虫害侵蚀、已经枯死、被大风刮到等树木进行砍伐,保证其他树木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这种生长伐也可以改善树木成长时的空间,让生长情况良好的树木得到更好的发育[2]。
2.3树木修枝
对树木进行修枝是抚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修枝能够将森林中树木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因为在树木的成长中,枝叶的发展很多都是不受控的,所以很容易在树枝生长时,出现胡乱接枝、肆意生长的情况;如果不对这些树枝进行修剪,将会影响到树木的健康发展,对于森林资源质量提高也会造成影响作用。因此在树木修枝上,首先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明确修枝的目的,然后系统化的对森林中的树木进行修枝。并且重点对于已经枯死、形状不好、枝条过于浓密的进行修剪,提高树木的采光效果,也可以促进树木在后期更好的进行发育与成长,让森林资源的质量得到提高。
三、增强不同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策略
3.1生态林中的幼林抚育技术
鉴于森林抚育工作能够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所以对于生态林中的树木进行抚育时,最重要的就是注重保护问题;我国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不同区域内的生态林树木抚育中,都要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尽管地质条件不同,但不管是在那个区域的生态林抚育工作中,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定株抚育。根据生态林种植规模的不同,对幼林的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定株,对于密度较高区域的树苗进行伐除,对稀疏地段的树苗进行补植。(2)生态疏伐。将生态林中的树木分为优良木、有害木、有益木,定期的对有害木进行疏伐,对于有益木和优良木进行保护,成熟的树木林分郁密度保留在0.6以上,伐后林分平均胸径不低于伐前胸径,蓄积强度不高于20%。(3)防特林卫生伐。对于幼林种植地方进行处理,种植坡度在25度以上的,对已经受到损害的树木进行伐除,留下优质的幼木,不得在森林中造成天窗,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6以上[3]。
3.2经济林中的幼林抚育技术
经济林与生态林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同,经济林主要是面对社会发展需求所提供木材的森林,因此在经济林中种植的树木密度都较高。这就会导致在幼林成长过程中相互争夺生长的空间和土地养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树木不健康的生长环境。而对于经济林的幼林抚育技术来说,只要能够保证经济林中的树木能够正常生长,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对于木材的需求就可以了;而在出现幼林相互争夺生长空间和土地养分来说,就可以采用透光伐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抚育。
将经济林中密度较大的地方进行集中的透光伐,主要选择砍伐的目标就是一些生长过于缓慢、矮小、有虫害的树木,把这些树木砍伐掉能够很好的对其他生长良好的树木提供生长环境,保证树木成活数量。并且在使用透光伐砍伐的过程中,也要对砍伐的数量进行控制,不能过度的进行砍伐,以免造成经济林整体受到损害。
结语:
综上所述,在森林抚育工作中,对于不同的森林類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抚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森林资源质量进行提高,同时也可以为森林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应的环境,让森林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建祥, 石太玉, 韩宏,等. 森林抚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处理[J]. 农家参谋, 2020, No.654(09):78-78.
[2]权芝娟, 高超. 强化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技术[J]. 花卉, 2020, 000(002):203-204.
[3]畅杰. 森林抚育技术要点及其合理化建设策略[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 v.26;No.50(0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