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修钢 王晶
摘要:遥感技术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利用人造卫星、飞机、无人机或其他飞行器收集地面目标电磁辐射信息,判定地球环境与资源的技术。由于遥感技术可以从不同高度和不同范围快速、高效、多谱段地进行感测,来获取人们所需信息,因此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如土地、水文、气象观测、资源考察等方面。随着水利工程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水旱灾监测、水文地质调查、水利工程建设中都有广泛使用。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遥感技术;运用
水利信息化发展相当复杂,其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丰富,存在大量的信息数据,并且这些信息数据会随时发生变化,当然这些信息数据在水利中极其重要,有助于水利相关工作的更好实施。将遥感技术应用到水利信息化中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人类认识到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重要性,并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某些缺陷,限制了遥感技术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文章将对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运用和问题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效果。
1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应用
1.1水旱灾害监测
早在20世纪80年代,遥感技术在我国水旱灾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水灾监测方面,利用遥感图像、数字高程模拟与水文数据建立流域降雨与淹没区的数字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进行灾前预警,提前做好水灾预报、防汛准备。在水灾过程中,利用遥感技术将实时水文信息与模型相结合,能够准确、实时地进行洪水动态分析,提供实时救灾方案,尽量减少灾害损失;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评估,测算受灾面积、淹没时长并评估灾害损失,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在旱灾监测方面,由于土壤水分可以影响土壤微波发射、亮度、温度等,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回归模型以及散射模型确定遥感图像中的色值与土壤水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综合获取土壤湿度、植物生长状况和气温等各要素,为防灾救灾提供数据分析。
1.2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运行监测
遥感技术在调查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发展情况与水资源情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水利工程所在地多为偏远山区,交通受限,造成了工程勘测难度较大,而无人机遥感技术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些限制,利用卫星高清图像与近地无人机成像技术,实现高精度图像生成与传输,可以为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准确资料。对于水库等相对静态工程,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的水層功能分析,快速得出不同水位影响范围,在水库防洪调度过程中进行辅助决策。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工程区综合地形地貌、植被信息、交通等基础信息,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为工程人员服务。
1.3水文水资源调查及水质监测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地表水调查以及水质监测方面有着广泛应用。通过圈定靶区,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翻译地貌与地质构造,区域重力变化与地表沉降,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地下水的盈亏状况。同时,当水深、含沙量、有机质含量等发生变化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中的阈值法、谱间关系法、形态学等方法获取不同地区地表水情况,通过不同时间段遥感图像的匹配,定性或定量确定地表水资源变化过程,从而实现地表水资源的动态监测。此外,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多光谱航片对石油污染扩散进行半定量分析;对于富营养化的水体,由于叶绿素对蓝光与红光吸收作用较强,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对水体叶绿色进行调查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水体,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有效信息。
2水利信息化中遥感技术的问题
2.1缺乏遥感数据库
水利信息化中,涉及到了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比较复杂,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对目标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获取重要数据信息,必然其中使用的数据库要求也会比较高,虽然遥感技术在水利中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其中所使用的数据库比较缺乏,水利信息化中的数据可还处于继续发展使其,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2.2遥感技术自身缺陷
在水利信息化中使用遥感技术时,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遥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某些缺陷,比如遥感技术的解译方法和水平不高。因为在混合光谱的研究中,遥感技术的解译水平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其解译水平并不理想,所以为了提高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效果,对遥感技术的自身发展有待提高,需要提高其解译水平和方法,并随着现代需求,对遥感技术进行不断完善。
2.3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操作水平较低
在水利信息化的各种工作过程中,使用到遥感技术的方面较多,但是由于技术人员对遥感技术的操作水平不高,导致在水利信息化中使用遥感技术时不能发挥其全部优势,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首先就是将遥感技术应用与水利信息化中,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实际工作的培训或者再教育,所以操作人员会凭借自身所学和工作经验对遥感技术进行操作,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影响到其应用质量和效果;然后就是对操作人员的发展和培养存在缺陷,对其不重视,但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也会影响到技术人员的职业水平;最后就是在水利部门中缺乏外部交互体系和外部支撑,遥感技术中某些重要的科研成果没有向水利部分进行传达,所以水利部门的遥感技术水平比较差。
3水利信息化中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能够在水利信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水利信息化要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遥感技术的使用也有了进一步要求,另外,遥感技术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水利信息化中使用遥感技术将会变得更加完善,被应用水利信息化的遥感技术将会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其数据质量将会有进一步提高,遥感技术也会向着定量遥感、应用集成的方向发展。遥感技术能够在很多领域中使用,但是每一种领域都会有其特点和要求,建立专门面向水利信息化而发展的遥感技术将会变得更加专业化和有针对性,这样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进行应用时,将会发挥更好的应用效果。在水环境、水资源等的监测中,遥感技术能够发挥宏观的作用,但是具体到项目中时,还需要对遥感技术的微观细致度进行提高,目的在于提高遥感技术获取数据的质量及其精确度。朝着定量遥感进行发展,不仅能够提高遥感技术的自身的优势,而且也有利于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水利相关的定量遥感,深入分析遥感和应用模型的衔接。另外,为了实现定量遥感,还需要对数据处理和反演的效率进行提高。
4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起,遥感技术已经用于我国旱涝灾害监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为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水利工程建设、水环境及水质监测等多个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同时,由于我国仍没有建立完善的遥感技术应用系统,当前遥感模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理论结合实际方面等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仍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姜毅,季相星.基于遥感影像的连云港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8,151(6):77-78,80.
[2]董静.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综述[J].水利信息化,2015(1):37-41.
[3]李万能,陈黎.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7(1):41-43,57.
[4]孙振勇,王世平,彭万兵.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水文应急演练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快报,2017,38(6):32-35.
沈阳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