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内涵

2021-11-10 20:03王艳秋
科学与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渊源人与自然

王艳秋

摘要: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从理论渊源上看,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践内涵上看,包含“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四个方面。

关键词: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现代化 渊源 内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作出一系列展望和谋划,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其中在实现“美丽中国”方面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理论渊源上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客观必然性,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发展;从实践内涵上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渊源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渔猎文明、农牧文明、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方式,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而是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各个方面的人类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它是建立在渔猎文明、农牧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在对传统工业文明引发的全球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渊源来自哪里?《建议》指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其中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类存在,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对自然界有根本的依赖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除此以外,这种理念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根基,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老子的《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推崇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法自然”的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人们普遍认可的真理。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内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細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1、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过去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追求GDP的高速增长,现在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根本改变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

所谓“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绿色生活方式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2、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碳达峰,就是预测出的将来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值。我国已承诺,碳排放量将会在2030年达到峰值,即在2030年之后碳排放不再增加,而且稳中有降。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介绍,碳排放达峰并不单指在某一年达到最大排放量,而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也就是说,碳排放达峰的本质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最后是“碳中和”。所谓“碳中和”就是排放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是一样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为零。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这一承诺写入规划《建议》中。我国所做出的承诺也是向国内和国际社会释放了绿色低碳发展的信号。

3、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进程看,我国生态环境从“十一五”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到“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十三五”期间实现“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从“十四五”开始,再经过3个五年的努力,从总体改善到实现根本好转。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覆盖面要广,是全国各地区、多要素、整体性的生态环境质量转变。二是好转程度要大,是生态环境质量要出现根本性、转折性的变化,而非仅仅扭转恶化趋势。三是协调性要强,是扭转生态环境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社会、经济、环境同步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水平。四是认可度要高,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果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4、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以生态环境优美为基本内涵和根本标志。“美丽中国”不是一个笼统宏观的概念,而是有具体的环境指标要求。

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指标体系包括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5类指标。按照突出重点、群众关切、数据可得的原则,注重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结果性评估,具体细化22个指标。由第三方机构(中国科学院)来行使评估,每5年评估2次。对照阶段性目标值,计算美丽中国建设综合指数,衡量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程度根据中国在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指标的发展趋势。

总之,到2035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不仅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开好局,施好策,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实践、共同努力,克服艰难险阻,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2021、3月25日)

辽宁锦州 121000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渊源人与自然
试述科技发展的渊源与未来趋势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渊源的几点思考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