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每个人都会生病,生病就要吃药,可是,吃药并不是简单吞进肚子就了事,其中很有规矩,千万要遵守,特别小孩和老人吃药,照护者更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药品的服用方式、时间不正确,与饮食的搭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还可能引发各种危险。
药学专家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常见的服药误区,每个人都要警惕。
把“1日3次”
当成“三餐前后”
因为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1日3次,饭前服用”,所以,一些患者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1日3次”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
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饭前服用”是指药物需要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如果患者在饭前吃了一大堆零食,那么此时的“饭前”不等于“空腹”。
“饭后服用”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以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如果患者饭前刚吃了不少零食,也不必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有人为了省事,在服药时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是非常危险的。—方面,可能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可能会在体内形成结石。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
除非医生特别嘱咐或药物说明书上标明,否则不要这么做。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果用它们送服,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引发危险。
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但以下情况,应遵医嘱选用服药的饮品∶以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以热姜汤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以热米粥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对着瓶口喝糖浆也是错误的,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剂量,难以发挥最佳药效。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很难避免,甚至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例如,意外怀孕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或防止脑出血的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另外,导致治疗心脏病药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来治疗咳嗽的甘草片等。
因此,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药物的溶解吸收,通常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
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来说,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可提醒患者喝完糖浆后5分钟内不要喝水。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食道癌的隐患。
最好站着或坐着服药,服药后不能马上运动,因为一般需要30~60分钟,药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不是只有中药才讲究饮食禁忌,西药也一样。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例如,柚子可能影响降压药、降脂药的效果,不宜与其同服。
正确的服药方式
德国海德堡大学临床药理专家沃尔特·赫斐利博士说:“测试报告显示,大约10%的患者有吞咽药物困难的情况,这会导致他们抗拒吃药。”
因此,服药前应先喝适量的温开水,润润口腔和嗓子,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在口腔和食管中黏附。
为了使吞药变得更加容易,可以分别对药片和胶囊采取不同的策略,总结成—句话就是∶ 举头吞药片,低头咽胶囊。
大多数情况下,药片的密度比水高,这会使药片在服药的水中下沉,抬头能让水带着药片顺势通过咽部。
胶囊没有水的密度大,在口腔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仰头就会使它流向门牙附近,不太容易吞下去,而头部前倾则可以帮助胶囊顺利到达喉部。
1.吞药片∶抬头
先装一瓶水(最好别用矿泉水),将药片放在舌头上,嘴唇夹紧瓶口后开始喝水,水会将药带入食道。
这种吞药方式叫“汽水瓶法”。
2.吞胶囊∶低头
将胶囊放在舌头上,然后喝一口水,但不要急于将水吞下,而是将头前倾,下巴弯向胸口,在此姿势下将水和胶囊一起吞服。
德国海德堡大学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以将药片和胶囊的送服有效率提高60%和88%左右。
服药后喝水,既可降低药片黏附于食管的风险,也可减少药物在口腔或食管中残留。
一般推荐用200毫升左右的水服药,先喝水润口腔与嗓子后,再将药片送服,然后喝下剩余的水。
一些特殊药物,如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需要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等,服用后不宜多喝水。
吞咽功能正常的患者出现吞药困难,大多是由于心理上的障碍,吞药让他们感到恐惧。
首先要克服这种心理,为了疾病的控制和治愈,遵医嘱服用药物。
如果仍不能改善吞药困难的问题,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换用其他口服剂型,或者换用更小的药片或胶囊。
很多食物和药物之间都会产生冲突:1.所有药:不宜吸烟。2.绝大多数药物:不宜喝酒。服药期间以及停药7天内应避免喝酒。3.止泻药:忌牛奶。服药后1~2小时以后再喝牛奶,以免出现相互作用。4.胃药:忌吃醋。尽量少吃含醋的炒菜、凉拌菜等食物5.降压药:忌柚子。服药3~4小时内,避免吃柚子和柑橘类水果。6.黄连素:忌茶水。服用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饮茶。7.磺胺类药:忌果汁。最佳選择是用200毫升30~40℃的温开水送服。8.布洛芬:忌咖啡。
对于平时晕车的人来说,出行是件痛苦的事,动不动就晕车,严重时还要自备塑料袋……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晕车是因为大脑认为我们中了毒,并对此做出“对应措施”,呕吐则是清除毒素最简单的方式。
很多人会选择服用晕车药,服药时间太早或太晚,都可能导致乘车时不在药物起效时间段,上车后可能还会晕。需要根据种类选择合适的时机:1.茶苯海明与地芬尼多,在车前30分钟服用。2.唑吡坦,上车前10分钟服用。3.地西泮,上车前30分钟服用。需要提醒的是,晕车恶心、呕吐特别严重的,可以服用吗丁啉等,减少胃肠道症状。一天左右的较短行程,一般口服晕车药即可满足需求,行程较长的旅途,可以选择晕车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