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娟,刘佳雨,曹筱敏,曹雨傲
(1.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38; 2.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100)
目前,虽然大运河(北京段)遗产整体体系保存较为完整,但是具体遗产点现状保存状况普遍较差,而且受城市开发建设的冲击,一些遗产仍面临继续被破坏的危险。此外,与大运河遗产相关的展示、讲解及游览活动严重缺失。
本项目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立足于大运河北京段,通过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结合运河空间数据和河道、古遗址等专题数据,利用手绘专题图的形式对大运河(北京段)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展示,探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制图技术应用于大运河后申遗时代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方法。
相对于点、面分布的历史遗产保护,线性遗产的连续性、整体性不强,线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更大,其保护体系中涉及的保护范围、保护职能、保护权利的划定会相对复杂,容易受到破坏,因此线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十分很重要。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使用时间最久的运河,承载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与创造力。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给大运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并利用好大运河这笔宝贵的财富,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文化价值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发布(图1),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北京“三大文化带”之一,大运河(北京段)的保护被提到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位置。
图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相对于区域、点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表达,线性遗产的表达难度更大,既需要展现线性遗产的连续性,又要表现线性遗产系统中各个遗产点的独立性,历史文化遗产的延续和特色兼具,为遗产的表达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聚焦中国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 km,贯穿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个区,大多数为景观与排水河道,拥有物质文化遗产40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处。中国大运河(北京段)从西北到东南,穿越北京城,如何利用地图表达的方式来表现这 82 km的运河文化,处理好“山-水-城”的关系,是本次线性历史文化遗产表达上最重要的地方。
本次研究通过《中国大运河·北京》文化地图设计的具体案例实践上,构建了线性历史文化地图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中国大运河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线性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基于测绘地理信息和地图制图技术,立足于大运河北京段,一方面通过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结合运河空间数据和河道、古遗址等专题数据,利用手绘形式对大运河(北京段)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展示;另一方面探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制图技术应用于大运河后申遗时代遗产保护利用。《中国大运河·北京》文化地图希望可以通过对于大运河(北京段)展示,解读大运河文化。下文将针对主题内容、文献考证、历史文化资源梳理、表达策略进行详细说明。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技术路线图
基于大运河(北京段)的城市意象,通过确定文化主题-划定区域范围-选择宏观视角-提炼城市意象-遴选主题元素的步骤来确定主题的内容和主要表达方式。
(1)确定文化主题:在以“大运河”为表达对象时,应确定类似于“绘制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与现状遗迹空间分布,展示北京城市发展与运河的水城共融关系”这样的文化主题。文化主题的选取将不仅决定着文化地图的视角、主题元素和设计风格,更决定了地图的立意和境界。
(2)划定区域范围:适宜选取北京市平原区作为主要创作区域,并意向性表达周边山体,既反映了城市空间格局和水城关系,又突出表达了蜿蜒在平原区的大运河水系。
(3)选择宏观视角:采用俯视视角则显得图面布局平庸,对通州的文化主题元素集中的区域表达不充分,而若采用透视的视角从通州向西看,则按照“近大远小”的视觉原理,既能够充分表达通州的主题元素,又不会使远处缺少主题元素的图面显得过于空洞。
(4)提炼城市意向:提炼与大运河主题及北京城布局相关的城市意象。
(5)遴选主题元素:主题元素即用于支撑地图主题的、要表达的主要地物内容。考虑到图面载荷,往往在选定主题元素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其按重要程度分类,以便在后续图面绘制时进行择要表达。
北京地区运河开凿的历史悠久:隋唐时期永济渠的开凿开启了由水道运粮至北京的历史。金代开凿了以北京为漕运中心的人工运河。元代,郭守敬实施通惠河水源工程和航道工程,使北京地区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运河进入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明、清两代基本沿用了元代的运河线路,到清末随着现代铁路兴起,漕运终止。
利用全市1∶500、1∶1 000、1∶2 000数字地形图和北京市城区自1949年至今各年代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及部分明清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地图,可以提取各年代的水系图层进行分析研究。各个年代历史影像图资料如图3所示,北京市水域分布如图4所示。
通过对于基础资料的梳理,在地图上探索出大运河(北京段)的分布范围,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证,如《北平历史地理》《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中国古桥结构的考察》等,以文字描述推测遗产点的分布位置及具体形制。
图3 各个年代历史影像图资料
图4 北京市水域分布图(2015年,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
目前北京市域范围内仍存留大量运河遗产,以元、明、清京杭大运河遗产为主,主要包括水利工程遗产和其他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河道总长约 80 km,目前均已丧失漕运功能,大多数为景观与排水河道,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40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处。
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具体地点在地图上标记,建立大运河遗产点地址数据库,如图5所示。
图5 大运河遗产点地址数据库
(1)线性资源表达方式
相对于区域性和点状的遗产,大运河这一类以河道或道路为主线,串联各种点状或面状存在的遗产点更难以用地图形势表达。通常这类遗产以河道或道路等线性资源为主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地图的图幅能够展示的,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都是以长卷形式存在的,画幅的增长也有利于场景的表达。如何让线性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能够在通常意义上的画幅上展现出全貌,且尽量能够相对准确,做了以下突破和尝试:
一是转变阅读视角。从通常意义上地图的顶视视角变成鸟瞰视角,便于了解整个北京城和大运河走势的分布全局样貌。二是一改以往地图以一点透视或两点透视的表达方式,改为散点透视,以便将全部景点纳入画幅中,综合考虑图面美观和表达等因素,结合北京市山形走势,进行一定角度旋转,凸显高差和层次感,由于绘制区域较大,利用“近大远小”的原理,充分表现北京城“山、水、城”的关系。三是改变了传统地图中真实比例和真实尺寸的设定,所有景点和标志物的表达均以相对位置为主,忽略了真实尺寸,使表达内容在相对准确的基础上又有美学的价值体现。
(2)遗产点的分级表达
由于大运河(北京段)共有物质文化遗产40处,在一个画幅内难以充分表达,而且对于大运河河道和北京城的关系处理,在地图表达上也十分重要。因此采用了遗产点和标志物分级表达的方式来展现。对于重点的依然存在的大运河遗产点,我们使用蓝色实线标注,对于已经消失的大运河遗产点,使用蓝色虚线标注,而对于表示北京城的标志物用橙色实线标注。从而把整幅图的遗产点进行了分级表达,如图6所示。
图6 遗产点分级表达示例
(3)地图策划与设计
①地图策划
设计专题手绘地图的尺寸、布局、正反面内容。地图共分为7部分:
正面为大运河总览和畅游运河。其中大运河总览以俯瞰的角度来观看大运河与北京城的关系,从东南向西北看,图上列举了大运河的遗产点及北京市的地标建筑。畅游运河部分列举了目前能够游览运河、实地了解运河的方式,包括水上转转——皇家御河、路上走走——重走故道和骑车逛逛——沿河骑行。
背面分为4部分:大运河详解,是大运河(北京段)沿线遗产点的详细介绍;运河线路,是中国大运河全线及北京段的具体分布;运河非遗,是与大运河相关的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开凿历史,是金、元、明、清及新中国成立五个年代的运河开凿及发展变迁;运河传说,是与运河相关的五个传说故事。
②地图设计
风格设计:本地图采用三维透视、手绘风格。
符号设计:将地图要素分为两类,一类为大运河遗产点,另一类为北京市地标,分别进行符号设计。
底图绘制:基于已有地形图、影像图、街景图、三维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开展,表现出北京市的山水格局和环路,重点突出中轴线和长安街。
人文故事嵌入:图面加入游览大运河北京段的游客,在近景部分展现通州漕运码头的繁盛景象。
(4)色彩设计
图面内容绘制完成后,进行上色处理,颜色设计通盘考虑,正面采用蓝绿色为主突出山水和现代感,背面以米黄色为主,突出历史感。明信片和书签与整体风格搭配好,并能够烘托主题;对标题、注记和周边介绍性文字进行排版,主题元素避免压盖,注记字体与整体风格一致,清晰、层次分明,确保图面美观。
(5)设计成果
《中国大运河·北京》专题手绘地图已经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并已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202030230326X)。《中国大运河·北京》专题手绘地图正面和背面分别如图7、图8所示。
图7 《中国大运河·北京》专题手绘地图正面
通过对《中国大运河·北京》专题手绘地图的实践,探索了一条线性历史文化遗产地图设计的理念和工艺。本项目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图制图应用于线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且在专题图样式设计和资源挖掘方面有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创建了一种手绘地图与传统制图技术相结合的全新制图工艺,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大尺度城市级别三维实景数据,提出了融入城市意象的区域边界道路等地理底图、标志物节点等专题要素手绘地图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使地图承载的内容由传统制图所强调的科学性表达转向艺术性与科学性并举的表达方式。将线性历史文化遗产以文化地图的形式展现,既能够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产品,又能够作为文化科普的产品向公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