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彬 杨悦晗 刘思政 李雪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经济系,广东 广州 510000)
互联网+医疗健康是国家积极鼓励发展的医疗模式,也是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种新兴且十分重要的医疗资源获取途径,互联网医疗自互联网兴起时就已经慢慢发展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为响应国家政策,近年来,以“好大夫”“春雨医生”“丁香医生”为首的线上医疗app 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发展势头迅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线下就诊的压力。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现有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企业具备强大社会影响力,但目前为止尚未实现完全普及,人们对于线上医疗的了解度不够高,线上医疗APP 与用户的沟通难题尚未解决妥当,此外,信息安全问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也让消费者对线上就诊这一新型就诊方式望而却步。
1.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提供便利条件。线上就诊只需要利用互联网就能够联系到专业的医生为患者进行健康咨询,为患者进行专业的解答,根据患者的病症描述给予科学的建议。这打破了地理条件的限制,互联网的大网将各地区人民联结在一起,共享便利条件,这有益于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节省不必要的费用。
2.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资源集中在发达城市,其他地区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而短时间将资源进行有效调配无疑是困难的,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支持可以使医疗资源广泛分布,联动发达城市带动较落后城市的医疗资源、物流等,这不仅可以将集中资源有效利用,更能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发展。
3.节约时间成本、减少密接感染风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使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使得许多社会工作者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除此之外,高速的生活节奏也使得他们难以挤出时间去挂号、就医。而线上就诊的出现可以大大节约他们的时间成本;当前,疫情处于常态化阶段,政府呼吁广大群众注意防护和减少流动,而线下就诊不仅存在风险更是处处受到限制。一方面,医院人流量大且环境杂,场所的特殊性使得传染风险加大,另一方面,疫情的特殊性,使得线下就诊平添更多防疫步骤,而部分小诊所受到疫情的影响,经营也处处受限,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流动,线上医疗成了最好的选择。
1.真假难辨,可信度较低。现阶段,线上医疗APP、商业健康网站小程序等网站层出不穷,但是坐诊医生身份和技术水平却真假难辨,其中隐藏了不少安全隐患。根据图一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将近90%的消费者因为这一现状而对线上就诊望而却步。部分新闻报道称,网络上的一些“专家”“教授”,现实中可能连行医资格都没有,或者是一些医术低劣的庸医、医托,他们参与“网上看病”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医院过诊所拉客人。另外,在一些非法的医疗网站,任何人都可以注册成为会员,以“医生”的身份在网上“应诊”,这些网站为游医药贩大开方便之门,却也导致消费者对网上就诊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2.线上就诊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误诊率高。将近有百分之七十的用户认为网上就诊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诊断误差大,只是单纯通过线上的文字描述来诊断患者病情,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在患者这方面,患者的描述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在描述病情时,只会说出自己最表面的症状,缺乏更深入的描述。在医生这一方面,医生只能做到根据文字描述来缩小病情范围,并不能准确地对症下药;医生也无法准确地引导患者做出更好的描述。除此之外,少了机器仪器的检验,例如:血常规、X 光、B 超等等,缺乏了科学的仪器检测,化验单报告,难免会对病情的诊断产生偏差。
3.诊后健康追踪环节缺失,后续治疗难以及时沟通。大多数的医疗软件,对医患沟通的时间及次数均进行了规则设定,订单48 小时有效,累计回复3 次后订单将自动结束,健康电子档案存档环节的缺失,会导致医生不了解前期病情,而重复沟通则会降低诊疗效率。在对“消费者不选择线上就诊原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接近60%的用户因为健康追踪环节缺失的问题而不选择线上就诊。在进行线上医疗的诊断后,用药康复期间没有医生对其进行定期的复诊与对用药后情况的健康追踪,则会让用户产生忧虑、无法判断自己的病情是否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增加售后健康追踪环节,设立医疗电子档案的必要性。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互联网再次成为社会和业界关注的热点,受本次新冠疫情的催化,国家也出台了在线医保等相关政策,互联网医疗的普及得到加速。然而,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关于网络就医已有企业投资制作相应的网站或App 以满足患者需要,并呈现比较完善的发展态势,然而大部分患者对网络就医仍持怀疑态度,生病时依然选择以线下就医为主,网络医疗业发展遇到瓶颈。面对这样的现状,本团队致力于开发一款基于“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升级版的医疗监督型APP,并通过与现有APP 或医疗平台的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打消患者网络就医的疑虑,解决信任问题。
“医疗康宝”APP 的设计灵感源自人们对线上医疗APP 不信任的这一现状,而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则是APP 运作的助力条件。为了更好地规范线上医疗机构的发展,扩大线上医疗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带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本团队设计了6 大监督机制,围绕患者常规的如就医、购药和反馈等就医流程展开,具体思路如下:
1.医生认证。利用现有大数据的技术,保存线上就诊的医生的个人信息,通过指纹认证和人脸识别的技术核对医生的信息,保证每次用户就诊时医生的真实性。
2.药方反复核查。医生为患者开出的电子药方,通过同一科目的医生的反复核对,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和保证患者的安全;如果涉及有较大风险或者副作用较大的处方药,需要同一科目专家的同意才可正式写成电子药方再交由患者。
3.药品价格。药品价格涉及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加大力进行监督,保证药品价格公开透明,同时与个人医保相联系,如遇到其他的问题,及时与消费者沟通并且解决,保证消费者权益。
4.评价机制。用户的就医体验可以通过监督APP 的评价机制进行详细反馈,作为独立于互联网医疗的监督APP,将对每一位用户对医生的评价做到公正客观公开,建立起患者与互联网APP 的沟通桥梁,透明公开地解决用户与线上医疗的矛盾,保护用户的权益。
5.信息保证。患者信息隐私的保护作为用户最忧虑的部分也是监督APP 最重视的环节之一。监督APP 将严格保护患者用户的隐私,防止倒卖消费者信息事件的发生和就诊内容的泄密。医疗康宝将利用现今最先进的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强的特点,通过公钥和私钥的匹配,使用户患者可以自行有效地掌握自己的信息,一旦发现信息泄露,监督APP 则会联系相关机构进行弥补和整改。
6.健康追踪。监督APP 重视患者就医后的服务。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医疗康宝”将对就诊后患者的健康追踪服务进行严格监督。“医疗康宝”将通过问卷、医患线上交流会等形式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最新身体状况,如果还没有完全康复,则让医生为其重新制定新的治疗方案。此外,平台还会定期向患者推送健康知识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饮食与锻炼方案,使用户可以拥有健康且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因为错误的生活习惯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医疗线上化几乎是大势所趋。从当前现状来看,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是分配不均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线上医疗类APP 的涌现,线上就诊显然已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案。医疗康宝作为一款监督型的APP,主要从完善医生指纹认证出诊、药方复查、药品价格透明合理、问诊反馈、健康追踪、消费者隐私保密这六个环节的服务展开,有针对性地解决消费者提出的“互联网真假难辨”“误诊率高”“后续健康追踪环节缺失”等的疑虑。在市场需求方面,于消费者而言,医疗康宝对所入驻的医疗App 进行测评与监管,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并对入驻的软件进行信用度排名,这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放心程度。对合作商而言,由于医疗康宝是第三方平台,一切的数据对外公开,这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已入驻的医疗App 或是平台的知名度与可信度,获得更多的客源,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优势,它也无形中为其他医疗App 选择入驻医疗康宝提供了可能,市场需求大。产业规范方面,近年来,线上医疗的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发布,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条例修订相对完善,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更加规范了互联网医疗的市场,线上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的规范作用,为医疗康宝的监管环节提供了理论支持,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
除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医疗康宝的发展也面临着人才、资金、技术三大难关的挑战,如测试软件技术难度高、融资难、高层次人才匮乏等。但是现有的功能大多有现成技术提供支持,例如在确保医生真实身份方面,医疗康宝可以在人脸识别、指纹解锁等现有的科学技术上对医生的身份进行确认;在药品的安全性方面,医疗康宝可以运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保证药品的生产、流通数据具有真实性与不可篡改性,避免由于某个节点的确实而使数据泄露或被篡改,从而确保药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而药方复查环节同样也有可借鉴的案例——早在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就已经存在二次诊疗业务,发展至今,加上医学影像等科技的支持,愈发成熟,这个业务可以大大降低门诊的误诊率,这一业务和医疗康宝设计的药方复诊环节异曲同工,可供学习的部分多。总的来看,医疗康宝的整体发展趋势还是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前景明朗的。
线上医疗虽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但如今许多人对其仍保留怀疑态度。解决信任危机的难题,增加线上医疗的接受度是设计“医疗康宝”的初心,本文总结了当前“互联网+医疗”优势及弊端,客观地分析了现有的局势,针对现在线上医疗存在的问题,拟划了一条以监督型App 为发展主体的操作路径,虽然“医疗康宝”暂时无法解决全部线上医疗的相关问题,但它为线上就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思路。解决信任危机的难题,增加线上医疗的接受度,扩大网络APP 的受众群体……并最终实现助力“线上就诊”的目标,这一过程尚且道阻且长,然而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相信,未来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