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中村居民生活文化习惯传承下的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策略探讨

2021-11-10 01:57吴杰锋
魅力中国 2021年42期
关键词:城中村居民空间

吴杰锋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城市化进程下城中村现状是城市发展与城市标签的矛盾体。经济发展推动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中以前存在的村落在此推动下有两个发展方向,第一是全部拆除,村民全部重新安置;第二是在原有基础上村民自己改造重建,形成新的居住空间。第一种处理方式是一种一刀切的方式,虽然说从根本上去除了在城市中不符合城市面貌的建筑群,但是容易造成千城一面,让本地居民丢失城市记忆的问题;第二种处理方式又会造成像乱搭乱建,造成环境恶劣,破坏城市风貌等等的问题,让人给城中村烙上“城市毒瘤”的刻板印象。随着城市土地价值的上涨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城中村的去与留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的经济和城市化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内得到飞速发展,但是惊人的发展速度下同样仍然存在问题。中国目前的设计很少被底层的人民所认可和接受,他们并不认为设计在他们的生活中会产生什么良好的效应,甚至说不知道设计是什么,所以说特别是在底层人民聚集较为密集的城中村中,通过设计改变城中村的现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设计,一点一点地改变人民的心理,需要设计是为底层人民而设计,不再是空中楼阁,让他们触不可及。

环境设计是为人而设计,人是空间的主体,只有在设计中把人放到主体的位置,我们的设计才能是造福人民的设计,才是好的社会设计。在城中村的改造中,我们必须要通过设计引导居民从意识层面认同共同整治,让居民都能在空间内体现自己的价值。

简·雅各布说过:“城市天生是复杂多样的。”广州作为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龙头,一直扮演着发展老大哥的角色。在发展的途中留下许多文化和时光印记,留下城市发展空间场景变迁中的珍贵记忆样本。如今却因为城市发展的进程,这些珍贵的场景记忆样本在保留和去除的夹缝中艰难存活,成为被人诟病的城市问题,同时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让城市越来越千篇一律,缺少城市自己的独特印记。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改造手段既能留住这些珍贵的场景记忆样本,又能使城中村逐渐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成为城市里面不再让人诟病的存在?抱着这样的疑惑,作者进行了线上搜集以往案例参考经验+线下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上社村居民的生活文化习惯。

在上社村的设计改造中,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大拆大建的改造方法,而是采用自下而上,引导居民自治的渐进式介入方式。居民自治加上设计引导,从居民的心理开始对其进行改变,让居民提高自治意识,改变人,更能改变环境。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强调自下而上的改造模式,根据影响的强弱确定改造的顺序,对此,必须要找到城中村改造中,人们最需要最迫切改变的问题,这样问题的提出就要从场地现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生活文化中提取。

上社村是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街道所辖的一个城中村,位于天河公园附近,广元快速路,中山大道西,科韵路和枫叶路围绕四周,上社南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周边被城市化的高大住宅区包围。在形式上形成一个内凹式的类盆地形状。在上社村的内部较少面积较完整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多为细碎的线状,公共设施分布在城中村的外部,内部缺乏。在人群结构上,老年人占四成,中年人占三成,青年人占三成。主要的需求为:交流休闲、买菜、通行、社区服务、娱乐、生活品质、社交、学习和餐饮。基本可以将居民的生活习惯总结为:老一辈会早起进行喝茶、晨运、买菜煮饭、聊天、散步,年轻一辈会娱乐、学习、买菜煮饭(或者外出吃饭)、健身、学习、工作,老一辈的生活生物钟会比年轻一辈的提前,在需求上有部分重合。

根据前期的调研资料总结为(SWOT):优势(S)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州天河棠下,交通条件便利,附近教育、商业、医疗等公共设施完善。劣势(W)为场地建筑密度大,公共空间缺乏,私密性差,楼宇间采光差,居民的自主管理意识不强。机遇(O)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多元发展,对城中村的偏见在减少,城中村居民的社会意识和生活需求提高。挑战(T)为通过设计从意识形态开始改变居民的观念需要漫长的事件,需要让居民感觉自己的存在具有价值。

城中村的改造主要需要实现的目标有三个:第一,让城中村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形成城市新的标签和特色,摆脱“城市毒瘤”的刻板印象;第二,让居民都能在城中村找到归属感,让原本的村民保留旧时村落的记忆,让新到来的居找到自己的价值;第三,尊重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文化习惯,让大家不会产生陌生感。根据调研结果和实现目标作者提出以下设计框架和四个设计策略。

利用好城中村建筑群的底层空间和顶层空间,设计更多的公共空间,激活城中村的活力。城中村拥有密度很大的建筑群,在现有底层空间限制下,城中村的公共空间变得很稀少,形状也大多是条状和点状,无法形成大块的完整公共空间,同时限制了居民只能进行单一的活动动线。将底层空间打通连成大的共享空间,置入像餐饮、商业、学习等的功能,不仅能从视觉上打开拥堵的城中村内部,还能为城中村置入更多的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利用顶部空间,形成四通八达的顶层多功能多模块的公共空间,可以作为菜地,让人行走在其中犹如穿梭在旧时乡野田间的感觉,用现代的手法重构旧时场景记忆。

目前废弃的一些公共空间上置入新的功能,完善公共空间的社区环境。将废弃的公园再设计,让居民可以在此进行交流、锻炼、娱乐等的活动,将基础设施完善。在城中村中,居民因为现有的公共空间环境不友好和基础功能缺乏,而导致了公共空间废弃,通过设计的语言,重新激活这些空间的活力,有利于城中村整体居住幸福感的提升,并且这样的局部空间先起到试点带头模范作用之后,让居民逐渐从心理层面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对社区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顶层空间生产农产品+底层空间进行加工和销售”这样的生产模式,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现代的城中村不同于以前的村落,以前的村落都是以“血缘”作为纽带,现在则以社区“经济”作为纽带。同时,这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止面向城中村的居民,同样面向城中村外的居民。现代都市人的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会比较向往乡野田间的生活,会更接受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可以让城中村外的人“认领一块菜地”,他们可以请城中村的居民代理自己管理,也可以自己管理,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通过自己采摘或者物流送货到家的形式领取。这样的方式,既能带动城中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对城中村的环境起到了无形的积极作用,使城中村逐渐成为“城市绿岛”这样的存在,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等问题,又能促进城中村内外的人员交流和流动。城中村内和城中村外的人之间互相渗透,让城中村的边界不再是有形的壁垒,而是让城中村和城市逐渐交融在一起,成为城市独特的印记和形象,彻底改变城中村“城市毒瘤”的刻板印象。

在城中村的改造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地方就是交通道侣的改造。在空间道路的组织梳理上必须增强空间可达性。一级道路,要拓宽人行道,设计可供居民休息停留的地方,分时段行车,强化空间的轴线关系。二级道路增设人行道,进行人车分流,进一步加强交通组织。三级道路,增设座椅等设施,加强行人在空间的体验感。

改变环境的核心是改变人。城中村的发展在以前是一种自主管理,产生增熵效应的野蛮生长模式,现在我们要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设计的手段,从人开始改变,以意符和示能引导居民进行自我管理,彻底改变城中村脏乱差的现状,以点辐射成面,用时间来验证设计。

猜你喜欢
城中村居民空间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石器时代的居民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学校联盟:城中村学校提质新路
高台居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