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丽
摘 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湖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显著,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基于此,为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出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完善道路交通规划,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重视网络舆情,善于借势营销;力促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经济综合效益。
关键词:湖南;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0-0138-03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湖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显著,入境游客数量和入境旅游收入均提前一年实现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2018年,《孤独星球》发布的“世界十大最物超所值的旅行目的地”,湖南作为中国唯一省份入选,“锦绣潇湘”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一、全域旅游现状
《湖南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标已基本实现。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西、雪峰山、大湘南等五大旅游板块成功打造了本区域的区域旅游品牌,五大板块的区域空间得到优化,区域合作得到加强。
(一)旅游产业收入稳步增长
湖南省统计局2020年6月24日数据显示,2019年湖南省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 457.65亿元,按现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10.17%;占GDP的比重为6.18%,较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从总量看,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衡阳市、郴州市、株洲市、湘潭市、湘西自治州、邵阳市、永州市等11市州的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均破百亿元,共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 187.8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89.02%。旅游业已经充分凸显了它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
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虽然打乱了旅游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节奏,但是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复工、复产、复学工作的有序铺开,旅游业也逐渐复苏。2020年1—10月全省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74%和73%,“五一”、端午节、“十一”假期的旅游收入居全国前三位。
(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继2019年9月4日被正式认定并公布的衡阳市南岳区、湘潭市韶山市、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三地外,截至2020年底,湖南省又有张家界市永定区、长沙市望城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郴州市资兴市等四地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三)“伟人故里”红色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湖南把红色旅游景区改造升级作为全省旅游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致力于打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品牌。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增长20%以上。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近1.3亿人次,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超1 210亿元。
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10月份公布了60个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湖南有“湘潭市韶山红色旅游发展”“沙洲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发展”“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红色旅游发展”三处入选。其中,湘潭市通过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湖湘文化、民俗文化内涵,突出红色文化主基调,在与工业、农业融合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2020年1—11月韶山共接待游客2 3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5%、8.01%,成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红色旅游快速发展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瞩目,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张家界市、湘西州、长沙等是游客追捧的热点城市。从规划建设的五大板块来看,大湘西旅游板块、长株潭板块的全域旅游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虽然疫情打乱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节奏,但是这个不平衡状态依然如故,而且这些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表现亮眼的城市或者板块依然是复苏的排头兵。
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方能为后期高质量推进湖南省的全域旅游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二、成功的经验和问题的教训
(一)成功的经验
1.出台一系列地方政策法规,规范旅游行业发展。湖南研究制定了《湖南省省级红色旅游区(点)评定规范》及评分细则,对景区的建设管理、讲解服务、智慧文旅等提出明确要求,引导省内各红色旅游景区健康、规范发展。出台了《湖南智慧文旅发展指导意见》和《湖南智慧文旅顶层设计方案》,不断扩大数字内容生产、完善智慧文旅服务体系、优化数字文旅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数字文旅发展生态,形成了智慧文旅“1249”发展体系暨“一中心、两体系、四平台和九工程”的发展举措,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立足资源特色,走文旅融合之路。大湘西板块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融入神秘湘西的文化元素,并通过一系列轰动性的大事件策划,让轰动效应转化为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既擦亮了大湘西特色旅游品牌,又发展了湘西民族文化,神秘大湘西开始走向全世界。从收集、整理和挖掘出的17大类78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中国山歌节”“桑植民歌节”,再到旅游演艺节目《张家界·魅力湘西》《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梯马神歌》等的相继推出,既传播了湘西文化,也拉长了文化产业链。从“棋行大地天下凤凰”世界围棋巅峰对决赛到中国国际文化旅游節;从世界特技飞行大师驾机穿越天门洞,到世界顶尖极限运动家杰布翼装飞行穿越天门;从世界第一台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的上演,到28个国家和地区40多支音乐团队云集的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盛典;从“张家界卡通市长”的国际营销,到“阿凡达很远,张家界很近”的世界影响。创新不断的大湘西,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目光,向世界递出了亮丽的名片,大湘西也因此成为湖南旅游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