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虫害的防治与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探讨

2021-11-09 15:17张建生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林木害虫手段

张建生

聊城市茌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茌平区林业服务中心) 山东 聊城 252000

前言:林木病虫害是指森林中的植物在发展中遭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等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各地林业发展中较为常见,严重可导致范围内植物整株死亡,影响森林资源保护,因此加强防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虽然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提出多年,但是有关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1]。我国的植树活动增加了森林资源,但是不良行为还是造成了森林的破坏。因此在森林资源的开发中,仍要合理控制,保护森林资源在可持续的状态下进行相关活动。

一、林木病虫害的概念

林木病虫害是当前森林灾害中发生最多且影响最大的灾害之一。在森林中,病虫害是指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者在其繁殖材料在储存与运输中,遭到其他生物影响或者不适合的环境影响,树木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最终导致树木在成长中,出现生理、组织、形态等方便的异变,导致其死亡、发育不良等问题,最终导致森林面积减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这是因为在整个生态中,昆虫的生殖繁衍过程中,将会吸食植物的汁液或者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从而影响林木生长。现阶段,林木病害的主要类型有三种,分别是侵染型病害、非侵染型病害、衰退病。侵染型病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是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对树木造成侵染。而非侵染型病毒则不具备传染性,是由于不适合的外界环境因素做造成的灾害,比如不合适的水分、光照、营养物质等,造成树木发育缓慢或死亡。最后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生物及非生物共同作用下造成林木生长缓慢或者生长潜能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害[2]。

林木病虫害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植物,另一个是导致植物发病的因素,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那么病虫害就不会发生。而在林木病虫害发生中,可能是单一因素影响,也可能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因此这些因素也被分成病原与诱因两种,直接引起病虫害发生的是病原,而间接引起的则是诱因,病原又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

二、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有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以及效果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森林的抗灾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林木病虫害灾难发生所造成的影响仍然是较大的。现阶段,在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病虫害发生的森林面积不断增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逐年扩大,特别是在人工造林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单一树种繁育作为基础,这就导致一旦发生病虫害灾难,整片森林中的树木将会无一幸免。在森林保护中,受资金、人力以及技术等多因素的限制,直接导致防治难度增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我国,森林受灾面积每年约有0.08亿公顷,严重影响了森林生长的蓄存量,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加大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及有效性,已经到达了刻不容缓的地步[3]。

(二)成灾害虫种类逐年增加

现阶段,造成大型病虫害灾难的病虫,已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35种,增加到了50多种,这些病虫有部分是外来的,有部分是尚未发现的。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早些年成灾的一些害虫,至今尚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且现阶段仍然在增加新的病虫种类,这都对森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近些年来,外来物种入侵也对我国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些外来的物种,我国之前没有了解,很难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造成了灾害扩大。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与时俱进及技术手段的更新,也需要提上日程。

三、林木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树木

人工造林增加了森林面积,但是由于人工栽植大多选择同一树木进行,导致人工林存在结构简单、稳定性差、生态平衡力弱等问题,由于生态平衡力不足,一旦出现有害生物的侵入,就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二)全球气温变化造成干旱

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的情况,干旱会导致某些害虫的幼虫得不到充足水分的补充,导致其对树木的损害。同时,由于幼虫的大量取食,对其繁殖起到了推动作用,导致大量繁殖,从而产生病虫害。全球变暖也导致冬季气温上升,冬天对害虫数量的影响减低,这也进一步为病虫害爆发提供了便利条件[4]。

(三)化学农药产生的负面作用

在有关于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中,化学农药是最常使用的手段。在防治中没有对化学农药有所选择,也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化学农药对害虫的选择性,导致治理时机把控不准。在治理中采取高浓度、高药量的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也在无形之中导致了害虫抗药性增强,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消灭了害虫的天敌,最终导致连年防治,但年年发灾的局面。

四、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营林防治

营林防治是指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从各个重要环节进行把控,确保林木生长环境的科学与可持续性,主要划分为四大阶段。首先是在育苗期,需确保虫害防治手段的有效性,在种植地的选择过程中,为了提高林木苗的存活率,需选择温度低、湿度大的地区。其次是在苗木播种前,对目标地进行病虫害的清理,包括苗种本身以及土壤,确保在育苗过程中,从源头消灭病虫害。之后是有关于苗木的施肥管理工作,在肥料的选择与使用上,需要选择有机肥,同时对苗圃做好日常的清理工作,将杂草与落叶做适当清除。在人工造林过程中,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林业人员的综合管理技术,需在工作中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与学习培训,以提升整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林业管理健康、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手段是借助动物天敌及益鸟养殖等生物手段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根据所使用的生物手段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首先是微生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有部分昆虫所携带的真菌和抗生菌可以对天牛、马尾松虫等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害虫有防治作用,因此在林业管理中,可以适当为这些昆虫提供生存空间,来抑制害虫的发展。其次,对于昆虫而言,在整个生态链中,都有对应的天敌,依托于天敌来防治病虫害,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林木的作用,也可以有效的平衡人工林的生态平衡,为树木生长提供更好的客观环境。最后是益鸟的养殖,比如啄木鸟、山雀等益鸟的有效增殖,也可以增加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这是效果非常显著的生物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手段可以说是当前最为环保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防治措施,通过无菌无毒生物制剂,在保护森林的同时,也做到了林木病虫害的有效防治[5]。

(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通过一些化学试剂或者药物的应用,起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该手段是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在目前的林业管理中,常用的农药有百菌清、爱福丁、甲基托布津等,这些农药根据其作用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铲除剂的主要作用是对病原物的消灭,从源头上防止病虫害发生;保护剂的主要作用是对林木起到保护作用,提升树木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内吸剂是为了让植物在自身内部消灭病虫害,来提升林木存活率。但是化学防治手段在使用中,也会造成植被伤害,因此为了降低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与污染,生物防治手段将会更加环保。

(四)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顾名思义就是用物理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一般来说,常用的物理防治主要有阻隔和涂白两种方式。阻隔是在林木表面使用毒绳或扎料布进行病虫害的隔离,涂白是使用涂白剂在树干表面进行涂改。一般来说,涂白剂的主要成分是石灰水,可以阻止病虫害产卵,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林木提供了防冻保温的效果,同时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五)科技手段的应用

现阶段而言,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多样化的,同时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有关于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也向科技化发展,这将有效的降低地域差异所导致的治理难度增加问题。就目前我国林业发展而言,因为森林覆盖率较广,导致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面临较大的困难,而科技的应用,也将降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科技化手段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将为其提供较好的基础保障,并进一步助推环保事业发展。科技手段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对当地生态环境及土壤等因素进行数据搜集,之后借助电脑进行生态模拟后,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记录与分析。这些数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做到提前预防病虫害发生。

总结

林业具有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重属性,大力推进林业现代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现阶段,病虫害对林木的影响仍是巨大的,探索出病虫害防治途径是现代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因此在防治中也要选择多样的手段进行有效开展,构建起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病虫害的处理中,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最后,从业人员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并加强相关研究,制定出有效策略,最终推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林木害虫手段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什么是碳中和?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