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音乐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21-11-09 15:17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艺术创作硕士

陈 汶

沈阳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辽宁 沈阳 110818

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概述

随着我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明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当下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论体系的指导还须不断完善,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应该构建完善的培养模式,以推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

200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沈阳音乐学院作为高等院校设立首批艺术硕士试点单位,开始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随着近年的不断发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已经初具规模,艺术硕士培养单位已经由原来的32所扩大到上百所,已招生艺术硕士达上万人,由全日制和在职攻读调整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

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发展规划目标不够清晰。为了躲避就业压力,学生考研主要是为了提升个人的最高学历而谋求更高的发展前景、寻求更好的就业渠道,为了提升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考生并不多,因此观念薄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切实提高研究生创作表演能力,提高艺术创作表演研究成果水平的观念还不够深入人心,因此培养过程的规划及观念需要加强,培养模式发展有待创新,学生实践能力须继续提升。

课程设置安排缺乏科学性。为了实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需要依靠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来实现,但是在其培养过程中,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复合型应用型高级艺术人才。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缺少相应的培养经验,使得课程的设置培养特色不够聚焦,无法满足对相关专业或方向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的艺术实践创新能力的强化力度不够。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够与时俱进,不能够将书本上或者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力度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导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自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工作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提高,导师队伍建设需要推陈出新从而更好的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相关规定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沈阳音乐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与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招生选拔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努力做好优秀人才的选拔工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打好基础。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教育机制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鼓励各培养单位建立联合培养模式,制定出符合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培养内容与评价标准。

自2010年以来,沈阳音乐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经过多次调研、论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新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从“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出发,围绕本单位研究教育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探讨,重新修订出台了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加强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使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学位得到各有侧重的培养,凸显出专业学位培养过程的专业化特点;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对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建设予以调整与完善;加大专业学位艺术创作与实践环节的培养力度。

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对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建设予以调整与完善。就专业学位课程安排来看,内容上划分为“音乐文献类”、“史论类”、“技术技法类”、“专题类”、“非音乐类”五个板块;属性上划分为专业基础课、公共课、选修课三类。这五个板块、三个类别纵横交错支撑起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极大丰富了专业学位课程,使课程更符合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二)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为培养高质量专业拔尖人才,我院始终强化“内涵式发展”思路,建立了较为齐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持续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要通过逐步完善的导师遴选制度,完善导师工作效绩的评估与考核根据导师工作效绩量化指标考核,实行导师动态管理机制,综合考虑师德教风、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学术水平与成果、培养工作状态等因素,通过评估、考核,逐步提升导师队伍的质量与培养水平:一是导师按照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理念,制定执行研究生培养计划,深入开展艺术实践与科学研究;二是积极开设艺术创作实践课程。三是树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育人理念,突出我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特点,大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四是进一步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

(三)加强培养环节监督,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

结合作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的专业特点,分别进行设计与考核。增设“创新创业及艺术创作与实践”环节。每学期各培养单位将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组织安排专业学位进行艺术创作与实践活动旨在丰富艺术视野,提升舞台创作与实践水平。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从学院层面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加强监控,使研究生培养过程始终保持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态势。

明确质量评价体系各培养单位每年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对本单位研究生的专业技能、艺术创作与实践、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总体培养质量进行测评,并分析原因,发挥优势,弥补不足,通过动态管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培养过程和教育成果的管理对日常教学、学年学位音乐会、学术论坛等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严把学位论文开题关、中期检查关、评审关、答辩关。

(四)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积极促进艺术文化交流,服务社会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学校以“红色经典教育基地”、“东北亚音乐舞蹈文化研究所”、“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音乐与舞蹈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盛音乐舞——沈阳音乐学院·北方研究生创新创业艺术团”等实践基地为依托,通过培养单位间、校际间、与艺术文化团体间的艺术交流与研讨,构建起校内校外艺术实践平台,由此既为学生搭建了艺术创作舞台,又拓展其职业舞台空间。

近年来,学院成功举办了“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东亚艺术教育大会”等大型学术活动以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比赛”等国内重大的专业赛事。重新编创排演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歌剧《星星之火》,2017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在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等地演出多场,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我院组织编排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红韵颂》,作为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之一,《红韵颂》突破传统演出模式,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情境表演、戏剧演出等艺术手段,用红色经典音乐讲述百年党史。通过积极探索,我们认识到,艺术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艺术创作与实践模式和渠道,努力实现艺术创作与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推动艺术文化进步的双赢。

四、结语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承担着高端人才培养的使命,是高等学府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成为我们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针对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各自培养重点,通过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要从高等艺术教育的使命和本质属性着眼,认真思考高等教育如何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找准发展路径,以更加优质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播服务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服务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艺术创作硕士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