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愿景下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测评与分析

2021-11-09 14:21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郭巍
区域治理 2021年39期
关键词:双碳城市群京津冀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郭巍

党中央高度重视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河北的石家庄、张家口、秦皇岛、唐山、沧州、邢台、衡水、廊坊、承德、保定、邯郸等11个地级市,以及定州、辛集2个省直管县级市。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快速发展,2019年京津冀地区GDP比上年增长6.1%,占全国8.6%,人口比上年增长0.8%,城镇化率为66.7%。京津冀作为国内具有代表意义的城市群,以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测算和分析其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在当前“双碳”愿景下,有望成为我国各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样板标杆。

绿色低碳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通过低碳理念重塑城市,将低碳思维融入到技术应用和城市的生产生活全过程,开展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创新转型,切实减少碳排放,形成简约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1]。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符合经济转型、生态文明的客观需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区域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合理承载相协同。

目前,学界针对绿色低碳指标体系的测算已有一定基础,主要包括绿色发展水平测算和低碳发展水平测算两个方面。在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方面,黄跃等人(2017)采用投影寻踪模型综合分析了中国城市群绿色发展时空特征及异质性[2];王佳璐(2021)运用熵值TOPSIS法从“绿色治理、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四个角度构建黄河流域绿色发展评价体系[3]。张婕等人(2020)在PSR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包含城市增长绿化度、绿色财富、绿色政策支撑度3个层次25个指标[4]。在低碳发展水平的测度方面,孙奇等人(2021)运用熵值-最优主客观权重-改进的TOPSIS模型,针对我国2008—2017年的120个城市各城市的低碳发展绩效指数进行了计算,并依据排名将其划分为低碳发展城市、相对低碳发展城市、高碳发展城市和相对高碳发展城市[5];梁臻(2020)结合区域碳绩效理论,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生态环境三方面中共选取了 11个指标对陕西省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评价[6];李文平等人(2020)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资源利用、社会保障4个维度33个指标构建江西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收集全省及其11个地级市2008-2017年10年数据,分析评价江西省近十年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7]。然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绿色或低碳单方面的分析,对于绿色低碳发展多区域多维度的综合分析较少。

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区域多维度的综合分析。结合文献调研及专家访谈,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测算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分析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制约以及驱动因素,以期为推动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评价体系

(一)评价体系构建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和相关文献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从四个方面来构建准则层,并在其下设置了16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本文选取了2013-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2个直辖市和11个地级市,共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2019)》等,采用熵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分析。部分缺失数据,参考相关文献,以“均值法”及“外延法”补齐。关于统计分析,本文将每年13个城市的测评得分做平均,得出京津冀城市群近7年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水平得分(见图1);通过每个城市近7年的得分来分析其动态变化情况(见图2),并取每个城市7年的得分均值进行排序比较,分析其在该城市群的定位特征。

图1 2013-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水平得分

二、结果分析

(一)时序分析

从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看(见图1),2013-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呈整体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相继出台重要的规划和政策对绿色低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对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要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强调应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具体来看,北京市会同七省区市及有关部委,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等任务落实,共筑绿色生态屏障;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共同完善水污染应急联防联控机制。根据《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京津冀三地轮值组织开展联合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为可能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奠定基础。

(二)空间分析

从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角度来看(见图2),发现2013-2019年13个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水平得分在0.4-0.9之间,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截面差异明显。其中,北京综合水平得分最高(0.89),其次是秦皇岛和承德市。石家庄市、廊坊市和唐山市得分为后三名,唐山(0.43)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

图2 2013-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水平得分

不难看出,近年来北京高度重视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城市。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截至2019年,其人均碳排放量约为6.9吨,第三产业增长值占GDP比重为84%,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9%,生活垃圾处理率100%,经济总量达到3.5万亿元。同时,北京通过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色面积两个指标有明显的增长,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秦皇岛作为国内著名的旅游港城,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水平得分在京津冀城市群排名第二,以第三产业为主,占GDP比重54.3%。截至2019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是国家著名的森林城市。

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其他城市,唐山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仍有一定差距(0.43),主要由于唐山仍承载了不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导致其在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标上数值相对较大。虽然,近些年来唐山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等领域开始发力,空气和水污染有所改善,但仍然未能改变以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发展特征。

三、结论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13-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时序和空间两方面分析,测算该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水平,并提出以下建议:

(1)以绿色低碳为导向,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城市群要加快环境污染的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建立健全跨域统筹协调的工作模式,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系统修复、环境污染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协同机制。京津冀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考评机制,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各类发展政策。

(2)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绿色低碳发展。锻造长板、补齐短板,针对指标得分高的城市,继续推动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转型。充分发挥北京首都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带动作用,实现北京绿色低碳相关基础设施在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共建共享。同时,针对指数得分较低的城市,充分考虑此类城市发展存在的后发优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努力推进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进程齐防共管、共治共享。

(3)加大数字化等前沿技术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实践探索。加大研发重视程度,在推动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运用数字化等先进技术,实现传统模式的数字化革新与低碳绿色发展齐步走。鼓励数字化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不同应用场景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拓宽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市场。结合不同城市的发展特征,鼓励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样板,借助数字化的技术优势,探索各有特色的低碳路径与模式。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树立国内外引领的典范。京津冀城市群应对照国际先进的大型城市群发展经验,围绕工业、建筑、交通等细分领域,探索实现国外优质经验“引进来”,以期将京津冀城市群打造成在国内有引领作用、在国际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国样板”。

猜你喜欢
双碳城市群京津冀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京津冀协同发展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