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2021-11-09 11:44黄凌云
关键词:聚类文献大学

黄凌云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9)

近年来,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认知心理学将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1]。一般能力涵盖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各种技能,特殊能力则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反思乃至学术能力[2]。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大纲,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英语教学能否达成这一目标与诸多因素相关,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当代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所具备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学界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存在诸多观点,因此,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文献,探讨该研究集中的领域,对剖析大学英语教学能力内涵、探索今后的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笔者以2010—2019年收录于中国知网以“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的2 046篇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图谱分析,以跨学科、综合性的视角来探讨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陈超美教授研发的一款基于科学计量的信息可视化软件[3]。该软件为开放型软件,研究者可以借助该软件,通过挖掘引文空间的知识聚类和分布来探测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研究趋势。

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了中文学术期刊8 510多种,涵盖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文献检索方式多样且科学,引源权威。笔者采集数据的过程如下:选择文献类型为“期刊”,主题词为“教学能力”,文献出版时间为“2010年至2019年”,共检索到63 212条结果。在此基础上,将主题词设置为“英语教师”,选择在“结果中检索”,最终检索得到2 061篇论文。下载数据前,手动剔除会议通知及与“大学”主题不相关的文献,获得2 046篇有效文献。选择输出的文献类型为“Refworks”,将文献导出至文件夹“input”中,并命名该文件为“download ×××”。在分析数据前,对知网下载的原始数据进行转化。转化后的2 046篇文献存入“output”文件夹中,并复制粘贴至“data”文件夹。在软件中创建新的project“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将其中的“project”和“data”对应并保存。

时间参数选择2010年至2019年,时间切片选择每年一个切片。由于目前CiteSpace对知网来源的数据只能进行关键词分析,故“Node Types”选择“keyword”。Thresholds选择默认模式,按照(2,2,20)(4,3,20)(4,3,20)选择阈值,每个切片选取每年50个被引次数最高的关键词,运行该软件并得到520个节点、1 028条连线。然后对可视图谱中同义关键词进行合并,在“project”文件中重新创建名为“CiteSpace.alias”的txt文件夹。需要注意的是,编辑要保留与合并的节点,保存文件为“所有文件”,再次运行软件,得到565个节点,1 019条连线。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Modularity Q(以下简称“Q值”)和 Mean Silhouette(以下简称“S值”)是检验聚类结构显著性和合理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次数据采集中的Q值=0.892,说明聚类结构非常显著;S值=0.551,说明聚类合理。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文献发行量分析

某研究领域的文献年度发行量及变化趋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关注度。从整体上看,2010—2019年有关“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年度文献发行量呈上升趋势,2010—2013年,发文量从111篇增加到180篇,这个时期为大学英语教学能力研究的萌芽期;2014—2016年,发文量在227篇到221篇之间徘徊,该时期为大学英语教学能力研究的调整期;2017—2019年,发文量增加到277篇,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进入了提升期(图1)。

图1 2010—2019 年文献年度发行量及变化趋势

(二)研究热点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分析结果中,如果某一个主题词或关键词反复出现,可以将其解释为某一领域的研究者在某一个时期内关注的重点。关键词年轮代表某个关键词出现的历史,年轮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年轮的颜色代表文献出版的时间,最靠近年轮中心的深色代表2010年,最外圈代表2019年(图2)。分析关键词共现在相应时间的频次结果发现,有关“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文献的研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图2 教学能力研究关键词共现

1.教学能力研究范畴。研究对象除了包含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外,还包含了教育教学技术等多元化范畴。本研究结果表明,文献中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英语教学”(频次950)、“跨文化能力”(频次344)、“交际能力”(频次222)和“思辨能力”(频次198);“大学英语教学”始终是研究的主要领域,从而成为频次最高节点最大的关键词;从能力相关文献的引文历史看,“跨文化能力”“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关键词的年轮深色部分较多,代表关键词出现时间较早;“思辨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等关键词的年轮包含的深色部分少表明引文出现的时间较迟。

2.教学能力研究视角扩大化。随着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有关“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视角不断扩大。2011年,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出现频次虽然只有26,但其在后台放大图中与其他关键词的连线较粗,表示“信息化教学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师”“信息交互行为”“专业素养发展策略”等其他关键词联系紧密(图3)。结合始于2012年的“网络多媒体”、2014年的“多模态”、2015年的“翻转课堂”和2018年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等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可归纳为以下2个趋势:(1)从探索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和策略的视角进行研究,即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学能力、反思和科研能力,逐步发展为完成大学英语教学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总和。本研究结果与冯伟、李云梅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4-5]。(2)从跨学科和多领域的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研究。大数据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教学评价分析需要教师融合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关研究集中于分析教师的数字化资源管理能力、数字化教学研究能力及运用专业软件获取资源的能力等方面[6]。

图3 “信息化教学能力”节点关系示意

(三)典型性聚类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进行聚类分析,用#1、#2、#3……给各聚类编号,聚类的规模越大,则编号越小,在每个聚类的时间线图谱上标注关键词,可以展示各个子领域发展演变的时间跨度和研究进程。聚类分析后,文献会被划分到不同的聚类中,设定聚类标签为“按照ID来显示聚类”,合并选择1~5号聚类,得到2010—2019年我国有关“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文献的五大聚类,分别是大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学(ESP教学)、培养研究、教学模式以及学习策略(图4)。这些聚类代表“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这个主题的研究趋势变化和学术界关注的前沿。

图4 教学能力研究典型性聚类

聚类#1为大学英语教师,时间跨度为2011—2019年。2011年只出现零星的“高职英语教学”“能力本位”和“职业能力”等文献,随着时间的推进,该聚类的文献不断增多;2013—2014年,教师发展主题的文献有9篇,主要围绕新手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进行讨论,多数研究者认为专家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包含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甚至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2015年教师的发展研究主题转向专业学习共同体;2016年转变为教学新技术的发展。

聚类#2为大学英语教学(ESP教学),时间跨度为2010—2019年。出现在节点上的主题明显增多,研究的热点较为分散。研究重心从阅读教学到大学生文化交际能力,再到ESP教学的改变,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学由单一以教师为中心到服务于学生专业的转变。始于2017年的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备受研究者的关注,2019年起,教师思辨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焦点,突出了教师能力和学生能力并重的特点。

聚类#3为培养研究,时间跨度为2010—2017年。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教学目的的要求,文献始终围绕着“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最适合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走向的需要”这一主题。2010—2013年,文献聚焦于培养具备交际能力、策略和一定跨文化能力的人才;2014—2017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培养研究的主题开始转向“行业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聚类#4为教学模式,时间跨度为2010—2019年。节点上的“人本主义”“一带一路”“个性化需求”等关键词反映出研究者对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既受到外部环境需求的影响,同时又兼顾了学生个性化需要;“交互英语网络平台”和“网络多媒体”表明信息技术极大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2016年《指南》的发布为后期的关键词“测评”以及“中国等级量表”的产生做好了铺垫。

聚类#5为学习策略,时间跨度为2010—2017年。节点上集合了“任务型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等突出了素质教育和各种新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关注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学习策略。

五大聚类的节点凝聚了研究者在面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和困境时提出的各种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对推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关键词突现分析

CiteSpace软件中的关键词突现图从左至右分别是关键词、关键词出现年度、突现强度、突现开始时间、突现结束时间和关键词突现到结束的时间跨度(深色部分表示突现持续时间段,浅色部分表示结束时间段)。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25个关键词突现的结果(图5)。

图5 2010—2019年教学能力研究的关键词突现统计

1.扎根学科教学知识与语言技能,促进教学能力发展。教学能力始终扎根于教师不断自主学习、实践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之上。2010—2013年,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语用能力”“语言”“文化差异”“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建构主义”等。“语用能力”“多媒体教学”和“交际能力”等关键词突现始于2010年,2011年结束,持续时间只有1年左右;而“教师角色”“自主学习能力”“建构主义”“文化差异”“听说能力”的研究时间持续3年以上,“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强度达到12.945 6。研究结果表明,教师除了应具备基本的学科基础与素养外,还应具备结合教学对象已有的特征,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搭建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7]。

2.内化学科教学知识,促成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能力是学科教学知识内化、升华的体现。在“反思性教学”“思辨能力”和“实证研究”等关键词中,“思辨能力”的研究强度高达16.840 3。反思性教学需要教学团队的共同参与,教师的思辨能力最初体现为对教学问题提出疑问、探讨和反思,从而对教学做出整改或是通过教学共同体对同行教学进行判断、肯定、评价和建议等环节以促进教师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分析教学行为中理念、方法和效果,助力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从而达到能力的提升[8]。

3.构建教学生态,彰显教学能力内涵。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需顺应时代的发展。2015—2019年,“培养路径”“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能力”“一带一路”和“网络多媒体”(2017—2019)成为研究重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强度达6.909 6,说明了信息化教学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已延伸至透过课堂教学,溯源培养目标和路径,彰显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并用于教学设计,合理整合教材,达到优化教学实施的目的。教学成效的即时评测与评价,师生、学生间的适度沟通与合作,良性的信息化教学生态圈的构建,被认定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新指标[9]。

三、教学能力的再总结与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一)教学能力的再总结

2010—2019年,有关“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年度文献发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9年发行量增加明显,政策导向性强,研究队伍也不断壮大。研究中的主题词和关键词表明教学能力的研究对象深度化、研究视角广度化,突现的关键词彰显了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科教学知识相辅相成的关系。

1.教学能力研究政策趋向性。从聚类时间线的远近顺序看,大量有影响的成果与国家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如“慕课”“1+X证书制度”“一带一路”“等级量表”等。不同阶段国家发展的需求对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大学英语教育也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教学能力构成维度广,教师自省要求高。从“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到“反思性教学能力”,再到互联网时代教师运用辅助手段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并对教学成效进行反思整改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从教学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出发,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寻找塑我到塑他的最佳模式,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构建良性的教学共同体。

3.教学能力回归课堂本色。课堂教学的根本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知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搭建桥梁开展有效互动,从而拓展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平台。目前广泛使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手段虽然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其作用仍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既要传授知识,也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将知识型的课堂与研讨型、演示型课堂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可设计专业情境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对未来研究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运用信息技术建构教学生态。信息技术是科学前沿,教学能力是基础。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根据教师能力制定量表,运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评价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成效,健全师生角色关系等教学生态要素。

2.持续反思教学,助力教学能力持续发展。教师不仅要从教学中反思自己的学科知识,还要反思如何运用学科知识从教学能力中提升科研能力。持续反思教学是教学闭环的重要环节,教学共同体的反思教学是促进教师入职后教学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途径。

3.开展多维度协作,助力协同发展。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协作包括教学团队、跨学科协作,也包括跨校、跨国间的协作。研究者在未来研究中可以通过建立教学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和教师专业群等举措,在团队的构建上开展多维度协作。多维度协作有利于教师批判、审视自身学科教学知识和自主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成效的归因,也有利于教师内化知识为个人的教学风格,推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聚类文献大学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留白”是个大学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大学》
AR-Grams:一种应用于网络舆情热点发现的文本聚类方法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