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
一
坐落在滇西洱海之源弥茨河畔的郑家庄,是一个拥有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的多民族聚居村落。四围香稻、绿意盎然,田园诗色、景致怡人。今天的中国,56个民族交融共生,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任何一个县城和集镇的居民,已经完全不可能再是单一民族。但一个仅125户人家、525口人的自然村落,居然成了7个民族共同的和谐家园与生息乐土,放眼整个中国,或许很难找得出第二个。
关于郑家庄的由来,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清晰的历史传说:南宋末年,元世祖忽必烈亲率大军远征大理,曾以三营为吐蕃襟喉,留军三百户镇守,其中两名郑氏将军郑指挥、郑冠军驻扎于此,并不断繁衍生息,形成村落,因此村内居民以郑姓者居多,故名“郑家庄”。时光嬗递,岁月如流,及至民国后期,德钦、盐井、昌都、德荣、芒康等地的藏族农奴为逃避奴隶主压迫,向南方逃亡,在途中为抵抗外扰,聚集成许多小部落,经多年的逃亡、卖艺,再到游牧,逐渐形成了冬季往南走,夏季往北回的游牧生活习惯。几十年来不断周转往返,藏族同胞与西双版纳的傣族群众交往密切,互通婚姻,于是部分傣族人便也加入到了游牧行列之中。由于长期游牧,居无定所,生活较为艰苦。1959年5月,党委、政府对多年游牧的藏族、傣族群众进行了安置。其中7户藏族、2户傣族被安置到郑家庄。尔后,历经多年的发展壮大并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联姻通婚,终而发展成了今天7个民族和谐共生、亲如一家的局面。
二
而今走访郑家庄,沿214国道行至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勋庄往北不远,便可随着两边青翠的田园诗色直接到达位于村中心的广场。四围的房舍,一概白墙青瓦,但所有墙面的壁画都遵从相应的民族风俗,从而一眼就可知道房主各为什么民族。郑家庄多民族杂居的现象不算太长,但60多年的朝夕风雨,足够使之相濡以沫、情同手足,并从此养就所有村民包容互敬的宽厚品性。
郑家庄村心西南角的健身广场,时不时会有精彩的篮球赛或是小孩子们快乐的嬉戏。在当地教书后来就当了郑家庄女婿的甘红标老师告诉我,更多的时候,这里就是村民们自己的舞台。一年到头,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纳西族和彝族的“火把节”,以及“藏历新年”和中华民族共同的中秋节、春节,都是郑家庄村民共同的节日和喜庆。于是这块广场上,少不了的是汉族的“花灯”和“折扇舞”、白族的“霸王鞭”、藏族的“锅庄”、彝族的“打歌”和傣族姑娘曼妙的“孔雀舞”。热烈的场景里,总是汉话和纳西语交织一起,藏族歌曲和着白族调。随着一阵阵轻脆的快门声起落,朋友圈里,最终滚动出了一张张温情洋溢的图景、一幅幅亲热友好的美照,晒出了郑家庄村民最浪漫、最本真的幸福。
在这样热闹的节庆里,大家身穿盛装,载歌载舞,所有村民共同欢庆,任何民族的任何人,在这个村子,你不会孤单。节日之后的寻常日子,所有人依旧团结友爱,互助成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即便困难险阻,在这个村子,你不会感到无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住在广场隔壁的汉族大爷郑晓东常会在佳朋友人集会的场合,和别人掏起了自己的“心窝子”:多年前,他5岁的孙子被烫伤,子女外出打工,家里一时拿不出昂贵的医药费,正一筹莫展之际,藏族支书毫不犹豫地拿出一千块钱给他,并帮助联系了州医院最好的医生。四邻五舍的村民闻迅赶来,你50、我20,一大迭钱交到老汉手中,孙子的烫伤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到了年底,儿女们打工回来,就在家里筹备了专门的宴席,筹谢一村乡邻,一个憨直的汉子举起酒碗便在乡亲面前感激得泪流满面。
三
郑家庄的和谐,来源于村民共有的包容与接纳。在这一点上,白族退休教师高汉云感受最深。他父亲是南下干部,转干到了隔壁的剑川县,娶了当地的白族媳妇。后来父母被安置到了与郑家庄相邻的三营农场,孩童时期的老高从此和郑家庄的汉、白、藏、傣等各族兄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还参加了村里的“毛主席思想表演队”。1970年,他被郑家庄村民请去当民办教师,不几年娶了郑家庄的媳妇,便向村里批了宅基地盖了房,从此就落脚在了郑家庄。
老高人生中无法忘记的是1988年的8月,新学年开学在即,经历了一个季节的雨水,这个由三营农场马圈转建成的郑庄小学房子破烂,校舍年久失修,学生根本无法进到里面上课了。作为校长,正当他急得像只热锅上的蚂蚁,求诉无门之际,村里德高望重的藏族老大爷何尼玛得知学校修缮需要二百块钱,二话不说就给学校解决了燃眉之急。在上世纪80年代,工匠方只两块钱一个,而且那是技术工的价钱,有了这两百块钱,足够让他请上100个工,完成学校所有的修缮了。
克己复礼,知恩图报。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德行与秉性。出于感激,高汉云马上回到家里,连夜刻好了一块“捐资助学”的匾牌,第二天一大早就带领全体师生送到何老家中。不想33年过去,这块悬在何家大门上的匾牌,居然成了这个勤劳致富的藏族家庭和睦邻里、惠及乡梓、带头致富的一大明证。据高汉云回忆,在何老去世后,这个家庭还始终一直心系教育,曾多次为村里的学校捐款。何老的儿子,依靠中草药销售成为致富带头人的何国祥,曾不止一次地向乡亲们介绍销售经验、传授方法、解决难题,帮助乡亲们准确掌握市场运行规则,甚至还常常借款给村民以作经营成本,带领全体村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而今,以诚信为本的郑家庄生意人遍布中国大地,他们又把致富的方法传播给了其他的村民兄弟。所谓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的郑家庄人不会忘记昨天的历史,互助互爱由此成为共同传承的村风民风。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者而搏。这正是高汉云之所以愿意永久地留在这个村子的一大主因。直至退休以前,他41年的从教生涯,只有3个年头因为上级调动而短暂地离开,其余时间都坚守在郑家庄的讲台。
四
小广场既是村子的中心地带,自然可以沿着洁净宽敞的水泥路通往全村。在城市受够了拥堵,来郑家庄敞亮的村道上行走,让人从心里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表的畅快。因为在这个村子,你是看不到拥堵的,村民不会占道经营,更不会乱堆乱放,总是邻里和睦,其乐融融。“你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据说为使村里的路道通畅,就有不少家庭心甘情愿地让出一分两分宅基地,有些甚至不惜拆除了祖房。
在小村之中漫步,遇上的村人总是亲和友善。当你忍不住对某个院落感到好奇,可以不加思索直接推门进去。在一个个雅致明净的小院里,主人总会热情地前来招呼,递烟泡茶,抬凳子让坐,或是友诚豁达地在一起聊天。介绍起村里的民俗历史,风土人情,都如数家珍。一口地道的三营腔,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似乎每个人都是一本活字典。郑家庄人喜欢植花种草,墙角落里,总是花木成荫,你若喜欢就不妨过去,拍照留影,掐花摘果,或是好奇地提起吊桶,从一个不知经历多少岁月的老井里吊桶水上来,尝试一下浇花弄草的趣味,主人都是不会介意的。总是友诚地站在旁边,耐心地指导着这个最蹩脚的“学生”,更不会介意你把整个院子弄得枝折花落,湿迹斑斑。
走出这个小院,来到另外一个家庭。即便是初来乍到的生人,你都不会遭受冷遇。据说早在20多年前,郑家庄就已然一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充满饥馑和贫乏的年月,饥饿和贫困,免不了让一些人干起了小偷小摸的勾当,田里的收成时不时被人来个“顺手牵羊”,或又是哪家人因为蚤子大的小事起了是非。为扭转这种风气,1991年冬天,深谙“盛世兴礼”的郑家庄村民自发组建了“护村队”,并上报当时的三营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开展值班夜巡。从此,村里的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等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偷盗等案件再也没在村里发生过。而“护村队”一直延续至今,“我为村里守一周,村里为我守一年”的思想成了全体村民的共识。在此基础上,郑家庄以群防群治为主的综治维稳与和谐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成为依法治村的一面旗帜!
五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包涵着郑家庄村民向来不分彼此、互爱成风的传统。而村中心的这个小广场,也曾见证过多少村民同甘共苦的感人瞬间。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每年一度的中秋节和正月初五。那时,郑家庄所有在外的村民,当然也包括那些出嫁在外的姑娘,都会招朋带友,拖儿带婿,一起回到小广场正西专门用来筹办客事的简易棚下吃一顿“团圆饭”,大家一起吃着白族的乳扇、喝着藏族的酥油茶、品着傣族和纳西族各种口味的菜肴,一起欢庆佳节,共度难忘今宵,团结和谐成了全体村民共同的乡愁记忆。
自古民以食为天。也许从人类诞生的第一天起,饮食就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一大特性文化。一张或大或小的桌子,几个或咸或辣的小菜,都可以构造出一种和谐美满的幸福。郑家庄的餐桌向来都是和谐包容的,“生皮”是洱源汉族和白族一种富有地域标识的特色小吃,然而当年初来乍到的藏族和傣族村民是不习惯吃“生皮”的,但一个藏族家庭最终迎娶了白族的媳妇,节庆之日的餐桌上,善良细致的婆婆总忘不了给媳妇割一小斤“生皮”回来。几十年过去,不仅是这个家庭的人都习惯了“生皮”,餐桌上的包容和厚爱,已经融化到了全村人民共同的血液之中,成为了一种和谐友善与包容团结的气度。担任村民小组长的藏族村民杨秀弟说:每当这样节日,村民们在一起喝酒吃肉,村里甚至还要故意把那些发生误会而彼此有些不愉快的人安排在一张桌子上,许多小积小怨一下子化解了。吃一桌子饭,不说两家话。在郑家庄,从来都是大小恩怨不过夜!
藏族谚语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是的,如今包容接纳、团结友善的郑家庄,就是对这句古谚最好的诠释。想象当年,迁入定居的藏族游牧同胞不会农事,朝夕为伴的汉族和白族乡亲如何手把手教会他们平地、撒种、插秧、收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农耕生活;改革开放后,善于经商的藏族同胞带领村里其他民族群众走南闯北卖药材,又毫无保留带起徒弟,成就了全体村民同甘共苦、一同致富的伟大创举。
六
担任郑家庄党总支书记的藏族村民何国祥介绍说,家里的和谐团结进步,归根就底是因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心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体村民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依靠勤劳互助发展经济,实现共同致富。为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户人家掉队,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郑家庄党支部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将有带富能力和条件的7名党员组成党员帮扶小组,重点挂钩帮扶困难户,并注重以各民族党员交叉包户的方式,结对帮扶不同民族的群众。
好钢用在刀刃上。村党总支的决议得到了全体党员的共同拥护,支部书记和两个村民小组长各挂钩联系最困难的3户群众,其他党员分别挂钩联系1至2户困难群众,每3年调整一次。同时成立了10人议事小组,其中党支部在议事小组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7个民族的议事代表平等议事决策,杜绝了民族之间在公共事务处理上的矛盾纠纷。党员干部的无私帮助,使各族群众更加信赖党支部,党支部在群众中的亲和力、感召力不断增强,各民族之间团结和谐的基础也更加牢固,全体村民在党的领导下一起迈进了小康之门。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各民族都要过好日子。2015年,这个由多民族聚居的小村郑家庄,因先后囊括“全国文明村镇”“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云岭楷模”等一系列荣誉,中共云南省委专门作出了向郑家庄学习的决定,郑家庄民族团结、共同致富的消息一下子响彻云岭大地。60多年来,这个包容接纳的多民族村庄,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团结和谐进步融汇到了全体村民共同的血液里,真正成为了云岭大地上一面光辉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