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但部分职业院校在中餐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核心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普遍重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没有和实践操作锻炼进行有效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影响,没有结合新时期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差。部分职业院校还存在实训场地不完善、设备落后、资金不足等问题,难以有效保证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成效。另外,中餐烹饪专业教材内容陈旧、体系不完善,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降低了理论教材的专业性、实用性、科学性。
2.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新时期的餐饮行业对中餐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该专业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却存在就业层次、职业空间的挑战。职业院校在中餐烹饪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将技术训练当作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烹饪技术的职业能力,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狭隘,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教学方式和内容也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持续发展。
3.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对中餐烹饪专业的实际教学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要高度重视对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走上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并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但是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自身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无法和学生分享烹饪实践内容,降低了课程内容的传授效果。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要不断积极探索和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4.人才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差异性。职业院校的生源多样,在学习需求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教师采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然而,高职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大多缺乏针对性和差异性,难以有效满足多元化生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需求,亟需做出调整和优化。
二、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1.编写优质教材。职业院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结合中餐烹饪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分析院校特点,编写符合院校办学特色的中餐烹饪专业教材。同时加强校企合作,结合新时期餐饮行业的发展,对中餐烹饪专业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修订,增添新颖的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配套练习资料,发挥专业教材和辅助材料的教学导向作用,创建完善的立体化教学材料库,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2.创建课程资源体系。职业院校应当创建中餐烹饪专业课程资源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与时俱进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创造自主、共享的高效课堂教学形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创建多维课程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就业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有效拓展教材中没有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操作课程,有效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熟悉中餐烹饪专业相關的知识,同时引进优秀教师,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实行教师轮训制,比如鼓励教师主动进行餐饮企业兼职,积极参与餐饮活动项目,掌握企业的工作内容、流程等相关实际情况,在兼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或者聘任企业的优秀人才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对学生的烹饪实践操作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高效提升中餐烹饪实践操作能力,逐渐形成岗位适应和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
4.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中餐烹饪专业课程特点,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情境教学、仿真模拟教学、技能训练等教学方式,同时引用项目教学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职业去向,使他们适应中餐烹饪的学习内容和专业定位,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将理论专业知识有效转化成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另外,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型教育关系,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多种不同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强化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要正确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价值,不断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创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制定明确的校企人才培养主体责任,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选用企业的中餐烹饪技术骨干担任指导老师,并明确选用条件、工作职责、福利待遇、考核评价等。在开展校企全过程中进行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全面提升中餐烹饪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加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从而受到企业的认可和欢迎。
本文分析了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编写优质教材、创建课程资源体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对策,希望对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张建刚(1982-),男,汉族,甘肃会宁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烹饪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