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的创新性表达

2021-11-08 12:17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典籍类节目宝藏

只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这类题材得到有创意的开掘,那么,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宝藏,将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类節目,就不再是梦想。

近段时间以来,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一些藏在深宫、不为人知的国宝级文物,和距今千年、佶屈聱牙的代表性典籍成为主角,居然引发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强烈追捧,不少节目甚至成为现象类节目,成为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比如综艺类的节目有《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国乐大典》,纪录片类的节目有《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六百年》《如果国宝会说话》,真人秀类的节目有《上新了·故宫》,晚会类的节目有河南卫视的《春晚》《清明奇妙游》和《端午奇妙游》等,这些节目的题材毫无例外地取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表现和表达上,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丰厚之内涵和独特的美学精神。这些节目的走红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传统文化题材在今天为什么会走红?节目走红的内在因素和艺术特征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在今天为什么会走红?笔者认为,取决于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解了新闻类节目在电视上的传播热度,反推文化类节目热度上升。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始终是电视的主角,人们通过电视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动态,电视新闻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即以当年红极一时的《焦点访谈》为例,其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这档节目曾经连续获得过三任共和国总理题词的殊荣,《焦点访谈》的记者和主持人也成为观众心中的偶像。在当时,艺术类节目无论再火也火不过《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但是随着4G、5G网络的普及,以及手机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及移动终端成为新闻传播新的方式,新闻来源渠道多元,移动阅读成为主流,人们不再通过电视和报纸获取新闻信息。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5G时代中国网民新闻阅读习惯的量化研究》报告显示:每天有20.03%的人登陆微博;75.25%的人使用微信群;26.61%的人浏览今日头条;0.68%的人阅读纸媒;6.56%的人观看电视;39.02%的人刷抖音;4.24%的人使用其他。读纸媒和看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用户不到10%。同时,有统计数据表明,移动网络中主流媒体的原创内容只占到全部信息的14%左右,其余的都是由自媒体创作或者转载。2

在主流媒体新闻类节目热度下降的形势下,文化类节目,特别是传统文化类节目却异军突起,成为“网红”,这一论断来自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报告。2020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正式发布了《中国视频社会化趋势报告(2020)》。《报告》认为,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经历了“影视视频时代” “网络视频时代”之后,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全新的“视频社会化时代”。视频社会化时代,更高质量、更专业的视频技术和视频环境正在推动全民精神需求整体升级。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成为视频“网红”,其标志就是各大传统博物馆入驻短视频平台,借助短视频传播,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在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有1275个呈现在抖音上,国家级非遗全年被赞33.3亿次。3

事实上,新闻类节目拼的是时效,其传播容易被互联网所取代,而文化类节目拼的是内涵,不是互联网“碎片化”传播所能取代的。在人们看厌了“宫斗剧”“小鲜肉”之类的浅薄戏说剧之后,人们更愿意去了解真实的历史。于是,那些平时远离受众的博物馆、束之高阁的“老古董”“故纸堆”等,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有数据显示,博物馆文化已经成为年轻文化的一部分,到博物馆参观的30岁以下的人群比重达到了7成左右,博物馆文化的青春化、时尚化成为大势所趋。据《成都商报》的调查,在2020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里,仅成都博物馆在每日限流2万人的情况下,就接待观众约15万人。而成都各大博物馆在8天大假里,也至少接待了游客110万人次,4足见博物馆文化的吸引力。

传统文化类节目走红的第二个原因,是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推动作品向精品化、特色化转变,吸引观众向电视回归。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新的判断,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鼓励和促进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向精品化、特色化转变。

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鼓励各级广播电视制作机构积极开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节目,并对该类节目提出“要积极主动融合新媒体、新技术,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移动端平台等,增强互动性、参与性,提高节目的传播力、影响力”等要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滋养文艺创作。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实施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节目栏目”。《意见》还要求“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2018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培训班中指出,今后广播电视节目要开发“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节目模式。”广电总局在每年度的全国广电节目创新创优评选中也加大了优秀原创文化节目的比重,推动作品向精品化、特色化转变。

显然,这些政策措施和社会需求,是促使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火起来、热起来的原因,在这些政策措施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主流媒体电视人自觉担当责任,创新创作理念,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提供的各种手段,融合跨界、穿越等多种艺术手法,推出了一系列时尚化、年轻化、新潮化的历史文化类节目,让观众走近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面对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怎么样让这些高冷的文化题材走进观众、形成热点、受到当代观众的关注?显然,题材的创造性转化与艺术的创新性表达是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以及河南卫视的系列节目之所以火爆,关键是找准了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需求的共振点,契合了当代观众的观赏心理和审美需求,而核心就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正如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评价《典籍里的中国》时所言:“晦涩难懂的许多典籍,通过时尚新颖的电视节目,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脑洞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人感觉到愉悦可亲,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乐于接受,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这就是创新的魅力!”5

让文物和典籍“活起来”“火起来”,关键是要让文物和典籍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活起来、火起来,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人物故事和如何讲述与表现这些人物故事是第一位的。即以《典籍里的中国》而言,创作团队先后花费11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策划,最后确定《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天工开物》等国宝级的典籍作为表现对象,以一部典籍一个核心人物、一条故事主线的方式,采用“访谈+戏剧+影视”的跨界融合手法进行情景化再现。探中华典籍之源、寻中华文化之根;展中华文化之美、传中华文化之魂,从而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深厚内涵得到充分的艺术展现。节目置景之美、戏剧演绎之精、访谈论史之深,使这档节目充满了感染力、震撼力和创造力。

比如第一期节目《尚书》,有585人参加,咨询相关专家65位,查阅相关书籍68本,查阅相关论文上千篇,整理资料几百万字,仅剧本就打磨了53个版本。6《尚书》从500多个故事中遴选出“伏生读书、护书、传书”这条线和“禹贡九州”“牧誓”这兩个故事,“禹贡九州”讲的是国家统一的问题,“牧誓”讲的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问题,节目精准地找到了古人与今人之间内心贴近的共振点,从而抓住了《尚书》的文化核心,让节目有了灵魂和思想。在艺术表现上,节目设计了“当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的角色,综合运用270度可旋转的环形投屏、AR、实时跟踪等高科技技术,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以穿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故事讲述场”“古代读书人”伏生和“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在50分钟的戏剧时间里穿越不同的朝代,不仅目睹了《尚书》传承的传奇和大禹定九州、武王伐纣的历史情境,还共同在当代图书馆里看到了小学生们朗读《尚书》的场景。节目借助高科技技术展现的多维空间沉浸式的戏剧场景和伏生“读书、护书、传书”的悲壮故事俘获了观众的心,倪大红出演的“古代读书人”伏生和撒贝宁出演的“当代读书人”,成了2021年春节期间的“顶流网红”。

我们再来看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国家宝藏》第一季于2017年12月3日在央视综艺频道首播,其后又于2018年12月开播了第二季,2020年12月开播了第三季,每一季节目都集结了故宫博物院等国家级博物馆(院)、中华文明历史文化遗产地从馆藏中挑选出的3件“镇馆之宝”参与节目制作,件件都是“国之重器”,每件国宝背后“前世今生”的故事令观众“热血沸腾”。三季节目播出后,不仅赢得了电视屏幕的高收视率,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而且在网络上也成为“顶流网红”,在B站上的评分分别达到了9.8分、9.8分和9.7分。

作为央视2017年的重磅项目,《国家宝藏》经历了两年多的研究开发,重点在如何讲好“国之重器”的故事上下功夫。总导演于蕾认为,任何一个好节目都是讲故事的。其实,博物馆和国宝一样都不沉闷,只是我们没有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去讲它。她对《国家宝藏》到底是一档什么节目有个比较得意的解读—这是一档关于历史、关于文化的节目。“历史”的英文是“history”,拆开就是“hi story”。这就是这档节目要做的是对中国的历史、自己民族的故事,把这些历史变成一个个激情澎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7她说,我想告诉大家,每一件国宝都有诞生和流传过程中的传奇,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在研究它,守护它,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荡气回肠的故事。

基于这样的创作出发点,《国家宝藏》挑选的是那些背后充满了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文物。在资源利用上,《国家宝藏》可以说集中了所有的优质资源:学问深厚的顶级专家+上千年的国宝级文物+明星守护人+各大参与博物馆当家人,而在表达方式上,则以综艺的形式,通过前世+今生来架构节目。前世借助电视剧的形式来演绎,今生以纪录片、访谈、讲述等形式来呈现,以国宝的前世今生来传递其丰厚的内涵,揭示其深刻的道理,让节目成为生活在当代的观众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逢,重拾文化自信。

比如开播第一期,介绍的是故宫博物院的3件重器:《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瓷瓶和石鼓。通过节目中当红明星对前世故事的戏剧化演绎和专家学者对今生的讲述,观众们第一次知道了这些国宝背后所蕴含的令人震撼、令人感动和令人骄傲的故事。比如《千里江山图》,被称为宋朝版的国家形象片,其青绿历千年而不褪色,是因为用了上等的阿胶、绿松石、孔雀石、千年的贝母化石等极尽奢侈的颜料,加上5遍叠加画稿,最后才形成了层次分明、璀璨夺目的作品。为了展示创作的复杂性,节目组还特意请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唯一传人仇庆年先生,讲述和展示国画颜料艰难而独特的制作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在演绎集17种釉彩为一体的“各种釉彩大瓷瓶”的故事时,王凯饰演的乾隆由衷地赞道:“如此融合,怎会不美!”“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令人血脉偾张,不由点首认同!

石鼓更是国家兴亡的象征。它逢战乱消失,遇盛世重现,在石鼓身上,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命运。当国家衰败时,我们连一件文物都不能守护;当国力强盛时,游子归家,成为华夏文明复兴的见证。所以,在国宝身上蕴含的这种家国兴亡的故事,不是一般题材所具有的。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节目中所言:过去的节目大多停留在藏宝的展示,这个节目让观众认识了宝藏的价值,特别是国家宝藏的价值。范迪安先生说,历史启示我们,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创造力,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这档节目,不仅借国宝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更在于让观众树立了中华文化的自信!总导演于蕾说,在做春晚的时候,她都没有感觉到这么大的价值实现,在国家宝藏的创作过程中,当她了解到文物、了解到历史,她感到震撼、感动和骄傲。所以节目创作的初衷就是希望做活博物馆的资源,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让大家看见我们这个民族最灿烂的瑰宝。“但是我相信最终吸引并传达给观众的,一定是我们国宝背后的故事,节目中间流露出的动人情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是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走红的根本动力;主流媒体电视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是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走红的内在原因。从《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以及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成功,我们看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同样是受市场欢迎的,是受年轻人欢迎的。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国家电视台,一定要挺身引导收视市场而不是躬身迎合收视市场。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这类题材得到有创意的开掘,那么,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宝藏,将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类节目,将不再是梦想!

猜你喜欢
典籍类节目宝藏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宝藏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连连看
不喜欢胖的
寻宝记
巨大的宝藏
古代典籍分类中之事物分类法探源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