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浮想

2021-11-08 10:09吴治昌
金秋 2021年14期
关键词:骊山清宫萧瑟

◎文/吴治昌

深冬,我与友小洪去了骊山。

从山脚沿着山脊望去,亭台楼宇隐于青云中,深冬萧瑟的西风卷挟着群山的草木,使人禁不住在台阶前摇晃,行而复止。

水洗凝脂的华清池水,如今清泉依旧,缦回的廊腰与高啄的檐牙矗立在西风中,梨园的乐声亦不复当年羽衣霓裳曲,华清宫中唯一未曾被岁月侵蚀的,是存于我脑海中轻浮池水之上、千年如一日绽放的荷花。

我不禁浮想:天宝四年之后的某个夏夜,彼时坐卧芙蓉帐暖的唐玄宗,借着池中河灯微弱的光,是先望向含笑伫立的荷花,还是云鬓花颜、回眸百媚的贵妃呢?

仙乐风飘,缓歌曼舞,玉楼宴罢,一醉和春。此般景象,不知于马嵬坡的槐树下,大明宫幽仄的冷殿旁,面对悬于眼前的白绫,听得宫墙外闹市鼎沸的人声时,那个或仪容尽失,状若疯癫,或披头散发,满面泪痕的身影,在濒死前对人生走马灯般的回访时,还能否记起?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也都沦为草泽之后,令六宫粉黛无色,集百媚回眸含笑的丽质佳人,已随着盛唐的风云,化作华清宫的迟迟钟鼓,传向虚无飘渺间了。

我仅来此寻景寻诗而已,此刻却被绵亘千古的兴亡之感所包围。

“安史之乱”中无名无姓黔首的血与泪,真的能被这华清宫内的萧瑟景象,被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所代表吗?再或者,这象征着开元盛世的华清宫,这太液芙蓉,这楼阁玲珑的背后,这盛世的背后,又是何处空闺春梦,何处夜户捣衣声中所记挂那无数个民夫的坟冢呢?

朝堂更迭,国祚兴衰,是公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剧,是胜者与败者狂欢与悲凉的交杂,而这盛大史诗感,被春秋笔法挥毫一蹴而就,沉默在历史中的大多数,被隐匿在汗青的某个狭小角落里。

兴,是天子文韬武略,宽严并济;亡,是皇帝昏聩无道,骄奢淫逸。在兴亡之间,是饿殍遍地,是横尸千里,是无数个庶民的血与泪,任刀笔吏费劲力气,也难以在史书中抹去那些血腥气。

历史是一盏神奇的灯,被它一照,世间很多看起来很有价值的东西,都显示出了虚假的原型;由它一比,世间很多重大的物态、心态、生态,都由重变轻,由大变小,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了。

华清宫无声地告诉我,世间未有万世之功德,人生得意尽欢之后,仅剩下长生殿阶前未扫的梧桐叶,在深冬的清晨,挂满寒霜。

待行至西山麓的树林时,四周已鲜有人影了,这儿可远没有山下楼宇前花卉大大咧咧铺陈开来的坦诚,一切都在花草掩映中发闷。兴许盛唐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冤魂,只能悲愤地深潜地底,使每片土地都疑窦重重。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

这儿的雪没有化,所谓古迹,已经没什么真迹,只有近处仅存的烽火台,激发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的幽思

猜你喜欢
骊山清宫萧瑟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麻雀在树梢演奏萧瑟组诗
创享空间
清宫饽饽桌
清宫传奇大戏《锋剑春秋》考论
秋风萧瑟 红楼哀思——深切缅怀李希凡先生
过骊山
一溪清水引风凉——清宫戏水指南
骊山:八千年中华典藏
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