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中国电影在近10年全面步入商业大片时代,以往“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的三分法原则边界逐渐模糊,呈现出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商业电影主流化、艺术电影主流化的特质。新主流电影的概念也可谓大器晚成,自电影评论家马宁于1999年提出后,近几年才被学者不断提及并逐渐取代了主旋律电影的提法。“新主流大片是自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电影中涌现出来的优质品牌,是将以国家叙事为主的主流价值观和类型美学对接而成的影片。”在剧烈的社会与电影产业双重变革之下,我国党史题材电影生产经历了由纯理性的宣传电影到新感性的新主流电影的转变过程,表现出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制作新样态。马尔库塞在《论解放》中提到的“新感性”(the new sensibility)概念来源于席勒的审美救世哲学、卡尔·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是突破资本主义技术理性对人性的压抑,重新建立起的一种‘活’的感性”。
马尔库塞提出的这种“活”的感性反映在电影媒介中,使得电影冲破了技术理性的藩篱,在场景建构、人物塑造、技术元素等方面均有了新的风格和要求;对观众而言,社会的变革造成了电影观众主体的迁移,年轻一代观众的感觉系统和认知世界发生巨变,因此对于何为美的标准也随之改变。“在这里,新感性并不是完全取代了旧感性,而是感性生成了一种新质;它拓展了敏感范围,提升了感受力度,让感性世界益发显得生动与丰富——这是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而不是取而代之的过程。”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作为反映和表现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发展历史中重要事件的一类题材,其不仅需要理性因素将真实的党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付出娓娓道来以“询唤”观众;而且在视觉文化上移的今天也需要用新感性的方式将观众潜意识中的情感激活,摆脱马尔库塞所提到的受到理性压抑的“旧感性”,通过影像获得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赓续百年党史红色精神血脉。
党史题材电影作为我国新主流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展现真实党史、传递党史精神、弘扬文化自信等重要使命,从十七年时期中一大批表现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英勇抗战的红色经典影片到20世纪末《开国大典》(1989)、《开天辟地》(1991),再到新世纪的《建国大业》(2009)、《建党伟业》(2011)等影片,都在银幕上还原和塑造了众多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我国电影制作者再次将目光聚焦党史,制作了《1921》《革命者》《红船》等表现党史故事的电影。这些电影与先前党史题材电影的表现主体和故事并无二致,但受到电影产业发展和视觉文化转向的影响,大量流量明星涌入了新主流电影,与老戏骨共同构成了党史题材影片独特的演员配置结构。另外,对于影片中人物的塑造同样摆脱了还原历史人物的枷锁,而是转用一种不同于以往党史题材影片的人物塑造方式,用“气韵生动”的感性方式,将建党前后的重要历史人物以立体、生动、活泛的方式塑造出来,赋予新主流建党题材电影一抹感性和青春的亮色。
南齐时期著名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气韵生动的美学命题,意谓艺术作品应当体现人的精神气质和风致,达到自然、生动的境界,充分显示其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美学风格。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超越了先前同类型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用冲破藩篱的新型人物形象组合成了气韵生动的人物群像,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和演员恰到好处的演绎,用人物的力量感染观众。“不同于传统的、具有否定力量的现代艺术摧毁了一切过去的、陈腐的东西,以激进的方式造就新感性。”
在《1921》中,对革命历史人物的塑造不拘泥于还原,导演基于建党前后的史实,与革命先烈真实的性格和个性特质紧密联系,以人为中心,以不克制、不保守的姿态大胆拓展了影像人物的表现方式,彰显出百年前那群意气风发、充满朝气的新青年的魅力。影片第一个镜头便是被捕的陈独秀在狱中充满不甘又充满期望的眼神特写(见图1),接下来表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在狱中相见的场景。因导演想要将建党初期的这群新青年塑造成青春洋溢的人物群像,所以对于当时40多岁的陈独秀这个角色必定需要用张扬、锋芒毕露的方式来呈现。导演黄建新在访谈中提到,在这部电影中将陈坤饰演的陈独秀塑造成了一位具有极大煽动性的革命领袖和一位能够激活别人意志力的人。以如此激进甚至是癫狂的方式塑造陈独秀,能够将百年前真实的革命领袖的感性情感和革命精神直接诉诸观众的心灵,触摸到其真实个性和内心的理想与信念。另外,对历史人物日常化、凡人化描述也是影片对于人物个性塑造和情感运作的一大策略。在党的一大召开前夕,王尽美、邓恩铭等几位一大代表逛商场、看哈哈镜、嬉笑打闹的情节脱离了以往主旋律电影中的严肃理性,多了几分年轻人的朝气和普通人对大都市的探求欲望。当革命历史人物以新感性的方式被塑造成立体活泛、充满朝气、有血有肉的普通青年人时,便跳脱出了主旋律电影人物塑造的理性框架,以满富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新型人物塑造方式将革命先辈的青春之朝气跃然于银幕,带领观众与革命先辈共情,探寻初心,直击心灵。
图1 《1921》开场陈独秀眼神的特写镜头
在我国电影进入商业大片时代后,流量明星成为粉丝经济的代言人,同时大量明星加入了新主流电影的演员阵容。电影媒介作为沟通现实与艺术的桥梁,一方面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抒发作者美学与观念的机会,而另一方面演员的表演为接受者提供了审美能力范围内无限的接受空间。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再到《建军大业》以及近两年的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大量明星参演吸引着年轻电影观众越来越多的观影行为,同时也使观众的观影注意力由电影内部本体叙事向演员表演转向。诸多年轻流量明星出演历史人物,难免会产生“出戏感”,部分“鲜肉小生”并不能撑起历史人物的厚重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年轻观众逐渐走向马尔库塞所提出的只知接受不知思辨的“单向度的人”,对于电影观众的审美敏感性无疑具有负面的钝化作用。但在另一方面,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在大量起用年轻流量明星的同时,配合演技一流、能够衬托历史人物厚重感的实力演员增添人物塑造的张力,使党史题材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叙事上不至于太过跳脱,在流量明星的“出戏感”与戏骨的“张力”之间寻求平衡点,使新主流的党史题材电影通过演员的通力配合达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整体风格。
年轻演员的加入为党史题材电影平添一丝青春气息,在生动的演技中使百年辉煌党史“活”了起来。流量明星出演革命先辈虽有些许出戏感,对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敏感也造成了一些损害,但在新感性文化的视角下,流量明星吸引了大量粉丝的注意力经济,也确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以及票房的增长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中提到:“今天的反抗,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感受事物;就是要把解放与惯常的和机械的感受的消亡联系在一起。”新感性文化在电影中的运作以情动力和想象力为基本动力。作为一种原始的、无意识的和前主观性的情感与状态,情动力作用于电影观众,能够激发其对电影最直接的感受,也就是由感官所生发的感性情绪。新主流的党史题材电影抛弃了由时间串联的线性宏大叙事,弱化了叙事的重要性,而是通过选取某一党史事件的横截面进行细节描绘,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叙事逻辑和景观主导的表意空间将理性的党史事件用充满诗意和抒情的意象化影像美学呈现出来。
劳拉·穆尔维提出,当下的电影媒介具有由叙事到景观的转变倾向。在景观主导的电影中,叙事空间场景的建构与镜头的调度富有视觉深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打破了叙事的连续性,影像的表意性大大增强。这些特质不仅在劳拉·穆尔维所述的美国电影语境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年来我国的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中同样有着明显的转向。
在《1921》中,多次使用了充满诗意的场景建构和视听语言来表达情感。例如毛泽东在租界被拦下后,用接近两分钟的时长表现了他在繁华的上海夜幕中奔跑的场景(见图2、图3)。该场景以遍布五彩斑斓霓虹灯的十里洋场为背景,绚烂的烟花从夜幕中接连升起、绽放,划破了都市的天际线,画面在夜幕下的繁华上海和毛泽东儿时在家乡的大山中奋力奔跑之间来回切换,母亲“不要回来”的嘱托一遍遍闪过毛泽东的脑海。这段看似简单的奔跑横移镜头实则表达了毛泽东对过去自己的告别,伴随着坚实的脚步和坚毅的目光奋力跑向中国即将建立共产党后的光明未来的深意。
图2、图3 《1921》中毛泽东在夜色中奔跑的意象化表达
另外,李达住所对面的小女孩多次出现,小女孩这一角色与故事叙事并无关联,但通过几次与小女孩的无声交流,想象的空间被无限放大,塑造出小女孩天真无邪的形象,这既是导演对本片整体意象化美学基调的诉说,也是对中国共产党远大前程的抒情表达。在《革命者》中,李大钊与青年毛泽东在景山公园万春亭上俯瞰北京城,伴随着二人对中国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讨论,霎时,一轮朝日从天际冉冉升起,霞光照亮了繁荣昌盛的北京城,镜头反打至二人的中近景,二人的脸上映射出日出的霞光万道,具有极强的表意性,给观众极强的想象空间(见图4)。富有诗意的色调呈现和场景建构不仅象征着二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对中国未来的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初生的朝日暗示了中国革命即将转危为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步入正轨,走向远大前程的光明前景。
图4 《革命者》中诗意的色调呈现与场景建构
新世纪前后,我国党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大多依然按照线性时间顺序来串联历史。为了契合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电影在视听上有类型化电影的转向,具体表现为镜头和剪辑节奏的加快,但总体来说,新世纪伊始党史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依旧是较为理性的,即通过电影叙事讲述历史以实现对受众的询唤与教育。目光转向最近一个10年,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弱化了线性的宏大叙事,故事的时间跨度被大大压缩,常常选取某一党史事件的横截面,在较短的时间跨度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细节进行详细的侧面书写。《1921》的故事发生在1921年4月—8月之间,对多个人物和国内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共产国际、日本共产党等多个革命组织筹备中共一大进行了平行叙事,并没有明显的时间纵向延展;而《革命者》则将现实时空压缩在李大钊行刑前38个小时中,以倒计时式的时间轴线,通过闪回和回忆的方式叙述李大钊自1916年从日本归国寻求救国道路、播撒革命火种的英勇事迹。其中,李大钊的回忆部分也并不是按照1916年—1927年的时间顺序叙事,而是经由打乱的纵向时间轴线,根据叙述话语和人物情绪随时打入第二环境,带领观众以李大钊为中心建立感性情感认同。
马尔库塞提出:“美学的根基在其感性中。美的东西,首先是感性的,它诉诸感官,它是具有快感的东西,是尚未升华的冲动的对象。”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采用上述非常规叙事结构,在弱化叙事的结构之下用细节直击观众的内心情感。《1921》中李达带领群众抵制日货时,低头发觉自己手中的火柴也是日本所产的“洋火”,一瞬间崩溃的情感直抵人心;《革命者》中“南陈北李”在白雪皑皑中暂别,相约建党。抵达上海的陈独秀坐在昏暗的油灯前,发现李大钊赠予的京八件中还有一块瑞士手表,在陈独秀拿起表的瞬间,镜头穿过表盘进入手表内部的机械部件中,一段充满机械美学风格的CG动画映入眼帘,用一种对观众充满吸引力的虚拟影像代替了理性话语叙事。跟随动画内虚拟摄影机的运动,表现了全国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立场景,齿轮滚滚转动的同时一大代表们被相继介绍,展现了共产党人建党前的准备工作。浪漫主义化的隐喻表达成为我国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叙事的一大转向,通过对党史侧面的细节化、日常化、感性化的描绘唤起观众的情动力,获得情感上的共情与共鸣。
回望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革命史,也是党与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光辉奋斗史。辉煌的百年党史为中华民族的后代留下了众多历史与文化记忆,对于这些记忆的铭记,是对先人最大的尊重和缅怀。历史和革命先烈的文化记忆深藏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浓重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促使党史题材电影在几十年来一直作为一类重要题材活跃于我国的电影银幕之上。
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中提到了关于“记忆场”和“储存记忆”的概念,都同时指向一种无意识的文化形式。对于深藏心底的文化潜意识,在电影媒介中用理性的叙事方式很难激发,往往都是通过某一瞬间的情感勾连起观众对历史的感触与记忆。在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中,大量存在对党史“记忆场”的建构,电影制作者通过对历史场景和党史事件的艺术化呈现,例如对北大红楼、上海十里洋场、一大会址、嘉兴红船等带有文化记忆意味的场景的还原,能够在潜意识层面唤起观众的文化记忆。《革命者》的导演徐展雄在访谈中说,这部电影不是《史记》,而是《楚辞》。是一种像叙事诗一样的电影,而非纯叙事的影片。对含有文化记忆意味的场景为背景所进行的意象化表达,激活观众储存的潜意识,生发出观众对历史文化记忆的感性形态。
《1921》与《革命者》中都表现了陈独秀在北京新世界游艺场二楼阳台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的场景,画面空间依照史实还原了北京街道、游艺场的城市性景象,用一段戏剧性的剪辑还原了陈独秀散发宣言——被捕入狱的历史事件,唤起观众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并给予观众抒发情绪、获得情绪认同的引线。五四运动、开滦煤矿工人罢工等历史事件以真实的场景建构和慷慨激昂的感性演绎给观众强烈的冲击力。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在理性的场景建构中,以强烈的情感对历史文化记忆进行抒发,将观众拉回至100年前中国革命的至暗时刻,触动和激活观众心中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当历史文化记忆幻化为感性的影像形式,观众于观影中接受了党史的浸染与洗礼,影片的情感价值与教育意义冲击脑海,触达心灵。
我国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批判地继承了传统主旋律电影的运作方式,并用马尔库塞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新感性方法建构了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的人物形象与叙事模式,使电影通过影像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通过“气韵生动”的人物塑造将情感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用感性情感将文化记忆与家国情怀潜意识激活,实现了对观众的软性“询唤”和有效教育。电影媒介的新感性转向使党史题材电影中的主旋律、艺术、商业特征交融互生,建构了我国新主流电影的新格局。同时,党史题材电影毕竟需要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为基准,所以,理性元素对党史题材电影始终还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新感性的表达方式与元素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参与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的情感价值生产和意义建构,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任由理性压抑电影观众的审美与思维。如此,才能使新主流党史题材电影之于电影本体内容、价值输出、电影产业正向同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