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艺

2021-11-07 11:18
全国新书目 2021年9期
关键词:猫步佛山狮子

本书系统介绍了鹤山市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历史、发展等情况。地处西江下游的鹤山市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更有狮艺、咏春拳、陈山火龙、三夹腾龙等远近闻名的项目。为了更好地挖掘、传承和宣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全社会更好地认识这些项目,该书系统整理了全市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对各个项目的特点、历史、发展、传承等情况进行了介绍,让读者对鹤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说起南国醒狮,人们会想起影视作品中的黄飞鸿,他所代表的佛山狮艺闻名遐迩。而在鹤山也有这样一位南国醒狮的代表性人物——冯庚长。这位出自越塘的广东狮王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自幼跟随身为少林俗家弟子的父亲习武,打下了深厚的武功底子。长大后师从在佛山开武馆的同乡冯了性,学习武艺和狮艺。他勤奋好学,善于变化创新,细心研究佛山狮艺的特点。冯庚长回到鹤山之后,将多年学习的心得总结归纳、推陈出新,创立了体系完整、特点突出的鹤山狮艺。从此,“鹤山狮”与“佛山狮”并称为南狮的两大派别。

鹤山狮与佛山狮有何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就是步法不同,由此塑造的狮子个性、风格不同。佛山狮是硬桥硬马、声势雄壮,而鹤山狮则灵巧活泼、情态可人。冯庚长在武馆专门养猫,细心观察,悟出了狮型猫步,把猫的动作与性格融合到醒狮身上,形成“八情”(喜、怒、惊、乐、疑、醉、睡、醒),塑造了“见物必疑、见青必喜、见红必惊、见桩必咬、见木必拔、见水必戏、见阶必探”的表演性格,使之既形态威猛,又步伐轻灵,表现醒狮灵活、多疑、可爱的一面。在狮形猫步基础上,鹤山狮形成“五马十八步”步法,还有“五法四到”的训练诀窍(五法:桥、腕、指、马、步;四到:眼到、身到、腰到、步到),构成了非常完整的鹤山狮艺步法体系。

鹤山狮的表演也是自成体系,在表演中形成了“洪头蔡尾”“玩七星”“三出三入”“反狮被”等标志动作,更有“玩绣球”这样充分显现其灵活特点的高难度套路。在经典套路基础上,融入粤剧情节,创作了《大头佛引狮》《英雄打狮》等狮舞传统剧目,极大地丰富了狮舞的表演形式与内涵。如《英雄打狮》,包括八大套路:狮子出窦、狮子出洞、狮子舞四门、狮子登楼台(上台、过桥、台上采青)、大头佛采灵芝、狮子滚绣球、英雄打狮、收桩。这是一部以狮舞为基础,带有情节的剧目,只有具备十分强大的创作力,才能让观众对这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表演乐此不疲。鹤山狮的精彩纷呈,吸引了鹤山人,并让他们对这门传统艺术有一种深深的热爱。

传统的鹤山狮以采青难度高见长,采青的舞法极为丰富,类别也多。颇具代表性的有地青、高青、橋底青、螃蟹青、鲤鱼青、井底捞月青、金钱吊芙蓉青等,号称有108个青阵。作为狮舞的核心技艺,采青是对舞狮者武功、智慧、经验三方面的综合考验。鹤山狮艺独树一帜,既有极高的观赏性,又有令人叫绝的高难度,这离不开其创立者和继承者的不懈努力。

据说,佛山有位商人曾设立一个高难度的莲花青,该青阵设在河中央,离岸一丈二尺。此阵一出,在佛山引起轰动,大家都想不出破解的办法,很多狮馆知难而退,不敢应战。只有冯庚长不服输,与师弟胡沛细致商量之后,利用杠杆原理,把大耙插在河岸边,由几名徒弟撑着,冯庚长为狮头、胡沛为狮尾,整只狮子沿着大耙舞到河中央,顺利把青采得。岸上观众看到这一惊人的表演,掌声雷动。此消息马上传遍整个佛山,冯庚长之名随之大震,奠定了他在狮艺界的地位。

除了这些特征之外,鹤山狮的狮头造型也自成一派。冯庚长结合狮形猫步的特点,将鹤山狮设定为“刘备”角色(与佛山狮的“关羽”“张飞”角色相对),改造原来的南狮狮头造型。典型的鹤山狮以青、黄色为主色调,配以青鼻、企眼、鲤鱼额、拳角、蓬花座、莲蓬眼顶、猫须面、蛤乸嘴、烂耳兜风,融入了众多猫的元素,形态更具喜感。另外,为了表现刘备是“草鞋皇帝”,还会在狮子的鼻子到背部画两条草龙,并配上五只代表“福气”的蝙蝠,称之为“五蝠背”。具备上述鲜明特征的“刘备狮”成为了鹤山狮的标志性样式。

为配合狮形猫步,在原有三星鼓、五星鼓(梅花鼓)、混合鼓基础上,创立了一套雄壮、悦耳、节奏感强的“七星鼓法”,使音乐与狮舞配合得更加默契,丝丝入扣,增强了鹤山狮艺的娱乐性、观赏性和表演性。

猜你喜欢
猫步佛山狮子
代沟
红色热土佛山
“猫步”也疗疾
佛山制造为啥这么牛
狮子鱼
我是缤果
骄傲的狮子等
威风凛凛的狮子
广东佛山雕塑院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