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伟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高校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加强大学生思政意识形态管理至关重要。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高校学生管理中心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科技环境下,部分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学生产生错误、消极的思想观念。因此,高校应加强思政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借助多元化网络平台与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助力大学生稳定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校学生管理;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6-0085-03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导致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巨大改变,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高等院校作为优秀人才诞生的摇篮,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担,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民族复兴、建设国家的光荣使命,因此需要正确、科学的思想来为其发展提供优越条件。如今,面临众多严峻挑战,教育者需要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管理,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增强思政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的建设
思政意识形态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使教育者工作内容得到优化与完善,有助于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将辅导员工作内容细化、系统化是职业化建设中的前提条件,借此可解决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育者工作的重点,只有在学生精神形态上树立隐形壁垒,才能有助于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建设[1]。
(二)有助于培育高素质人才
大学时期作为学生从学校迈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是其实践能力、社会生存能力形成的关键。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逐步攀升,就业形势严峻,巨大的社会压力随之而来。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夯实自身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和抗压能力至关重要。其一,大学生应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守正笃实。其二,大学生应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思政意识形态理论学习是高校学生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推动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手段。高校应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让学生在心中砌起一道法律、道德的高墙。只有不断增强思政意识形态教育,才能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继而为国家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管理形式单一
近些年,我国才将思政意识形态理论运用到学生管理中,由于缺少相关实践经验,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形式过于传统、单一,导致学生管理中心对学生缺少系统、全面的了解,相关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在思想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很难发现并及时提供帮助。此外,高校中的问题学生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开展高效的思政工作需要具备针对性与普适性。相比较而言,传统管理形式十分考验高校的组织教育能力与综合管理能力。教职工对学生思想问题缺乏深入分析与了解是管理形式单一的重要原因,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服务于大学生良好三观的形成。针对大学生群体出现错误、消极的思想,学校无法精准发现,并且难以预防。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管理工作中的主体,由于高校师资分配不均衡,辅导员面临众多烦琐的工作和巨大的工作压力,需要管理多个班级的学生,致使其思政工作效果不佳。
(二)管理重点偏移
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员分配方面不合理,并未意识到思政意识形态理论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在新学期开始前没有制订出本学期、各阶段学生管理工作方案。校园安全管理与教学纪律管理流于形式,片面化、空洞化严重。除此之外,由于长时间缺少意识形态管理经验,教师在设计思政教育目标与制订教学方案上缺少细节处理,教学实施全过程也未对思政教育工作予以重视。思政意识形态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差异,在教育质量检验上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导致多数高校轻忽思政意识形态教育。目前,由于部分高校未正确认识到思政教育、学生行为规范、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大学生犯罪问题、校园安全问题时常发生,致使校园安全管理和教学管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每一所高校应将意识形态建设当作学生管理的重点,以便于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避免大学生犯罪、思想观念扭曲的现象发生。
(三)观念束缚过于严重
观念束缚与固化思维也是制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部分辅导员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自身思维固化过于严重。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不重视思想管理工作,继而使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效性大打折扣。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长期把科研管理和学术管理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未对学生思想管理工作加以完善与优化。多数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侧重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准备科技创新比赛时,更是对大学生的成绩提出苛刻的要求。基于此,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偏移,导致忽视思想管理的重要性,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2]。
三、思政意識形态理论下高校学生管理策略
(一)丰富管理形式,唤醒爱国意识
思政意识形态理论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不应局限于“管理”二字,高校需要重视与学生群体构建优良的合作关系。思想管理上应选择先进、趣味性高的形式,努力开发互联网平台,通过微博文章、抖音短视频等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思政学习中,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清楚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思政,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与洗礼。思想管理应打破实践与空间的壁垒,需要走出课堂、迈入社会,与社会实践接轨。高校可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与党团活动,通过安排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革命家故居、博物馆等形式,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助推红色文化在校园中流传。思想管理的侧重点是思想管理的传播,应通过多样的形式进行传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以及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优化与调整,让大学生在校园中、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社会正能量与科学的价值观念。高校可以历史事件纪念日和国家重大时间为契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红色精神。譬如,在特定的时间如学雷锋日、国庆节等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缅怀先烈、祭奠历史中获取前进动力。不定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精神学习活动,让家国情怀在校园中源远流长,继而更好地唤醒大学生为国争光的决心。
(二)结合热点信息,突出思想管理重点
第一,高校在新学期开始前需要根据学生管理工作制订相应的工作目标、制订出详细的工作方案,设置专门的领导团队负责学生思想管理工作,由各个部门按照方案统一部署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加强思想管理工作地位,使学生会、党团组织等的能动性得到发挥。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增强学生管理系统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不断解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心理诉求,确立大学生群体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重视打造弘扬正能量、崇尚精神文明建设的校园,通过座谈会、集体观影等形式营造优良的氛围[3]。
第二,高校辅导员应在思政意识形态理论下开展高质量学生管理工作,结合时事政治、热门话题,及时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引导学生认识思政教育的地位。此外,根据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诉求,合理分析社会热门话题和政治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方式多样,学生对热点话题、热门网络事件十分感兴趣,并且是学生谈论的热点。在思政意识形态管理中,辅导员引导学生对热点进行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也能使学生对网络热门话题形成正确、科学的认识。辅导员应通过多种路径,如钉钉群、微信等,让学生参与分析与讨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进两者间的距离。
(三)将网络环境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阵地
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随之普及,高校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或电脑,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一,网络技术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愈来愈多的学生借助网络学习、工作、娱乐等。在多姿多彩的网络环境中,学生饱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因此,高校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应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避免一切负能量信息侵害他们的思想意识。与此同时,高校应在校园中大力开展健康网络宣传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就网络环境下不良问题加以纠正,继而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思想,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4]。譬如,高校在开展思政意识形态理论下的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可借助网络宣传平台,安排学生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思政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借此为高校管理工作创新给予支持与帮助。其二,合理利用多媒体及大数据平台的信息传播能力,重建思想管理体系,重视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齐心协力开展跨区、跨校的协同合作,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打造多元化的网络学习模式,借助线上直播等形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管理经验,促进管理资源线上共享,助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协同发展。
(四)强化辅导员素质水平
以意识形态管理为必要条件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辅导员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因而在针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时,辅导员应不断强化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培训活动,对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使高校辅导员自身道德素养与文化意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继而为学生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高校辅导员应根据当前学生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积极学习意识形态相关知识,并将其融入其中,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实际变化情况,然后立足自身岗位的教学要求开展学生教学,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使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5]。
(五)完善管理机制,科学创新
完善并优化以基层辅导员为主力军、全校教职工作者共同参与的意识形态教育制度。第一,强化辅导员在学生思想管理工作的地位,降低辅导员工作压力与对接学生数量。辅导员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现状,并多与班内学生进行交流,安排丰富的班级实践活动,对学生有更深入、更清晰的认识。第二,助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思想管理与教育纳入工作日常,并将其纳入评估准则与年度考核之中。第三,增加对辅导员思政教育能力的培训,安排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学习,多方位强化辅导员的思想管理能力。第四,健全思想管理体系,全校形成共建共商的思想管理制度,校长办公室、校党委、校党组织积极承担牵头责任,带领全校教职工作者加入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发现和纠正中。
四、结语
总之,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管理质量,应就思想管理做出科学、系统的评估,通过意识形态思想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帮助高校管理工作者转变对大学生的管理态度,在思政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开展学生管理,运用意识形态理论引导学生改变自身错误的思想觀念,增强政治认同感,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向爱国.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思考[J]. 化工进展,2020,39(02):814.
[2] 葛骁欧,唐德先.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逻辑、价值导向与二元趋向[J]. 现代教育管理,2019(09):118-122.
[3] 吕宗瑛,刘微. 高校学生管理从智能化走向智慧化的实践[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9):94-96.
[4] 祁鸣鸣. 探究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8):91-93.
[5] 徐达. 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和模式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4):31-33.
(荐稿人:张井水,安徽艺术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学专业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