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安全措施分析

2021-11-06 06:39:26杨启发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安全措施公路

杨启发

摘 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也不断增加公路里程,同时突出了交通安全问题。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地形条件非常复杂,因此频繁发生交通事故。本文分析了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交通形态,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高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U491.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开始注重精神享受,因此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因此需要加大建设力度。而发展旅游行业基础是解决交通问题,交通条件是旅游景区建设的基础条件,旅游公路是我国旅游资源主要运输通道。但是我国很多旅游景点处于山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当地公路建设水平比较低,具有较多的山急弯道段,再加上当前主要出行方式为集中出游或家庭组团出游,载运工具为大客车、中巴车及自驾小轿车,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引发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分析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概述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事故形态

山区旅游公路线路路段包括急弯道段,但是急弯道段整体情况非常复杂,再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导致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在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发生的交通事故通常是重特大型事故。通过统计2010年到2011年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主要事故形态包括正面相撞和侧面相撞以及翻车等,这些事故形态占据较大的比重。在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发生正面相撞事故,指的是两辆车对向行驶,车辆头部发生碰撞,这类事故发生原因是因为车辆没有根据正常的行驶轨迹行驶,希望通过对向车道超车,或者行驶速度比较快,被迫通过对向车道提高速度,利用对向车道提高行车视距。弯道中侧面相撞事故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非正面的侧滑事故,第二种是行驶车辆和对向车道车辆发生非正面的碰撞事故。翻车事故指的是车辆的侧面车轮悬空,车身着地,翻车事故包括90°翻车和180°翻车以及360°翻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在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行驶速度比较快,将会发生翻车事故[1]。

2 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安全措施

2.1 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素质

交通事故诱发原因中,驾驶人员的原因占据较大的比例。驾驶人员的原因指的是驾驶人员驾驶行为,这也是交通事故预防的重要内容。针对驾驶人员在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中各种危险行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驾驶人员的安全素质。首先需要结合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行车特征,开展主动教学活动,提高驾驶人员的驾驶技能,加强培训和考试等,促使驾驶人员深入了解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和特征,掌握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行车技能,切实提升驾驶人员的驾驶技能,使其可以灵活地应对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复杂的交通条件。其次需要加强宣传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安全行车内容,编制安全行车宣传手册,向驾驶人员免费分发,重点是介绍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的基本情况,使其掌握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确定超速行驶的危害性,明确安全行车的注意内容。同时需要综合利用报刊和电视以及网络等方式开展安全行车交通宣传工作。最后需要利用技术方式惩处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交通违法行为,可以综合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和行车记录仪以及车载驾驶行为视频记录系统等,实时监控纠察违法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促使所有的驾驶人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保障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行车的安全性。

2.2 加强排查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安全隐患

排查山區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安全隐患,需要全面分析这一路段的安全影响因素,有效排除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中的安全隐患,拓展行车安全空间。在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在设计阶段就要直接消除事故倾向的元素,在运营阶段需要设置道路交通干预措施,有效弥补设计方案的不足[2]。

(1)排查设计阶段的安全隐患。一方面需要利用线形设计理念,及时消除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的安全隐患。为了科学的设计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提高后续行车的安全性,在设计阶段需要利用新的设计理念,合理研究山区公路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线形组合要素,例如需要综合汽车行驶理论轨迹和视觉原理等,提出合理的线形组合要求,可以利用拟合法等检查线形指标,也可以利用综合法绘制平面线位图,合理的设计山区公路综合指标。

另一方面需要做好交通安全审核工作,这是一种新型技术手段,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改善道路交通的安全性,通过全面审核道路建设项目,要综合落实提前预测和提前治理等,提高公路交通服务水平。在安全审核阶段,需要综合审核所有的路段,不能局限在某个弯道。同时需要开展综合安全性设计评估,提出准确的审核报告[3]。

(2)排查运营阶段的安全隐患。首先需要建立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对于急弯道段实施安全评价,可以结合车辆运行速度制定车速限速值,也可以结合车辆通行速度检验急弯道段的线形要素和行车视距等方面。其次需要加大力度排查急弯道路段交通隐患,结合隐患排查和交通违法整治工作。加强管理交通违法行为,科学排查弯道隐患路段,建立安全隐患数据库。最后需要合理整治交通安全问题,通过排查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安全隐患,并且开展交通安全评估工作,需要合理整治急弯道段的隐患点。在整治工作中需要结合急弯道段的特征,合理设计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如果急弯道段并不是连续的,并且视线效果比较差,需要利用视线诱导设施,使急弯道段的视距广度性提高,此外需要安装限速标志和警告标志等。如果利用安全设施无法改善交通安全情况,需要重新研究设计急弯道段,融合新建公路设计标准,提高改造设计工作的科学性。

2.3 改善路侧设施

(1)设计路侧边坡。因为景区处于山顶部位,在地形条件的影响下,很多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的一侧为山体,另外一侧为临水或者临崖,一些旅游公路没有处理边坡部位,因此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如果地形条件允许,可以适当放坡在1∶2~1∶3范围内,可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信心,如果发生突发事故,也可以降低事故严重性。此外可以融合道路和周围环境,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4]。

(2)设计路侧边沟。在设计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参考等外公路,为了降低整体造价,通常设置路侧边沟为矩形,但是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不利于车辆继续驶回正常线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可以设置边坡为碟式,或者可以将边沟盖板设置在边沟上,因此扩大安全净空宽度,优化驾驶人员的视距。

(3)设计路侧路肩。路肩可以为来往车辆提供路侧净区,拓展驾驶人员的视野,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路肩也可以提供避让空间。但是很多山区旅游公路没有设置路肩,因此在设计山区旅游公路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路肩宽度,注重结合边沟[5]。

2.4 改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1)提供实时动态交通信息。设置交通标志为了向驾驶人员提供准确的道路信息,使其可以结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交通安全性和通畅性。例如设置感应式交通标志,通过前置式监控设备动态监视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的交通情况,同时在可变标志板中实时显示出来,例如可以显示对向来车数量。利用可变标志可以准确地显示交通情况,驾驶人员结合信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和对向来车发生碰撞。再如设置可变情报板,也可以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利用可变情报板可以向驾驶人员实时传递交通信息,提醒驾驶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设置可变情报板,方便驾驶人员提前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2)提供预警性信息。因为山区旅游公路具有十分复杂的情况,不利于驾驶人员行驶,在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需要设置警告标志和限速标志。例如在事故多发路段需要设置醒目的警报标志,如果急弯道段视距较差,可以设置限速标志。在陡坡路段需要设置“急弯下坡警告标志”,促使驾驶人员重视道路状况,使其可以谨慎地驾驶,但是要注意不能频繁利用这种大型图标,否则不利于引起驾驶人员的重视。同时设置减速振荡标线,可以提高驾驶人员的警觉性,及时减速行驶。

(3)设置线形诱导。利用线形诱导可以提醒驾驶人员重视前方路线,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线形诱导主要是利用警报标志和线形诱导设施。通常是在弯道前设置急弯警报标志,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前方路段。通常是在弯道外侧变换设置线形诱导设施,可以发挥出诱导作用。

(4)设置隔离设施。在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驾驶人员经常利用对向车道过弯,但是这种很容易发生车辆碰撞事故,需要利用隔离设施。如果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视距较差,需要利用柔性警示柱,可以有效隔离对向车道,避免发生车辆碰撞问题。也可以利用路中线震动带,提醒驾驶人员集中注意力,避免驶入对向车道,要注意控制警示带使用数量,如果使用过于频繁不利于提醒驾驶人员。通常是在道路中线设置中线振动减速带,提醒驾驶人员注意行驶车道,避免挤占车道发生交通事故。

3 结束语

因为在山区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做好山區旅游公路急弯道段安全措施,降低急弯道段安全事故发生率,促进山区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当前的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房锐,张琪,胡澄宇,等.基于风险矩阵的干线公路弯道路段交通冲突风险评估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1(2):166-172.

[2]袁方,杨轸.双车道公路弯道回旋线长度对行车特性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27-235.

[3]关英红.基于山区旅游公路绿色背景路线设计方案对比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20(2):66-71.

[4]梅益伟.山区旅游公路智能交通的研究与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20(3):147-148.

[5]刘正立.浅析高海拔山区越岭旅游公路的路线设计理念[J].工程与建设,2018(5):712-714.

猜你喜欢
安全措施公路
化工企业易燃液体处理的安全措施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0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措施的优化
公路断想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4:10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50:36
玩轮滑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中国公路(2017年12期)2017-02-06 03:07:33
父亲的66号公路
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46
供暖季谈公路“供暖”
公路人应知应会“国检大考”新变化,“公路医生”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