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海
摘 要:铁路信号电缆工程施工作为信号施工核心构成,结合施工工艺和标准对信号电缆进行测试、敷设、接续等施工及防护工作,作为整个施工重要环节。铁路信号电缆施工较为复杂,且施工及防护难度较大,施工及防护质量成效是铁路行车安全保证。本文主要分析铁路信号电缆施工与防护重点内容,提出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以典型故障案例分析制定应急措施。
关键词:铁路;信号工程;电缆施工;防护
中图分类号:U28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信号电缆作为衔接各类信号设备,实现信息传递核心路径,更是信号连锁设备关键组成。列车实际运行中速度提高,车流量密度增加,对信号电缆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较高,防护是施工顺利实施基础,信号电缆一经出现故障,促使设备直接产生故障,难以正常行车。加强信号电缆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中安全防护,强化施工关键性环节,可保证施工及防护落于实处,为后续相同项目提供保证。
1 铁路信号电缆分类及构成
铁路信号电缆分类铁路信号电缆使用频次较高的为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其处于铁路数字信号电缆SPT基础上研制而成,结合其实际类型整体将其划分为多种类型,即铁路数字信号电缆、铁路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等。其中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结构主要是由外护套、钢带、隔热层、内屏蔽层等多个元件构成,其与常规信号电缆核心异同点为电缆内部,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中主要选用星型结构,由四根不同颜色绝缘线组合而成。
2 铁路信号工程中电缆的施工与防护
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电缆正式施工之前准备工作,作为铁路信号工程电缆施工基础保证,需对其高度重视,需做好以下几方面:(1)应做好线路路径审核及施工前系统性检查工作,涉及非本单位设备搬运通过桥梁隧道、公路、铁路时,需获取主管部门进行配合支持,同时签订书面协议,待其准备就绪后方可施工。(2)与工务部门路肩或路基区域内布设电缆时,建议与工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签订协议之后方可施工。(3)新旧设备、线路更换或项目改建均需与运营单位将施工方案进行审核调整,采取可靠安全措施。(4)电缆测试。正式开工之前需开展单盘测试工作,电缆敷设属于一项隐蔽性工作,接续配线之前应做好测试工作,系统性进行完整记录。
2.2 电缆线路敷设
2.2.1 电缆路径选择
电缆敷设过程中路径选取合理性直接决定最终成效,应对其加以重视,严格依照相关规程确定,常规下应吻合下列要求:相关两个设备间距离较短,通过障碍较少,且后续施工及维护便捷性较强;路径选取应最大限度避免线路和其他建筑物改、扩建部位,以免处于道岔岔尖和钢轨接头穿越股道;应避免线路通过具有较强化学腐蚀区域,各类管道路径复杂地带,以免对电缆造成损伤;土质路径不建议敷设电缆;困难条件下需严格依照初期设计要求做好防护措施。
2.2.2 电缆线路敷设要点
电缆敷设作为施工关键内容之一,常规护套电缆敷设过程中建议处于环境温度超过5℃时敷设,耐寒护套电缆建议处于环境温度超过-10℃时敷设,若受特殊条件进行敷设,如处于-20℃以下敷设,建议将常规电缆进行预热。电缆可敷设于任何水平差沟、槽内,明晰其两端端头顺向布设,其自身实际弯曲半径与其外径比值应超过15∶1。平行于轨道敷设直埋电缆与最近钢轨边缘实际距离应吻合以下规范:一方面,若处于线路外侧应超过2 m,若整个路基宽度难以满足施工要求,确保其边缘与电缆斜面距离超过2 m条件下,可减少不少于1.7 m;另一方面,处于线路间应超过1.6 m,若线路实际间距为4.5 m,该项距离减少至超过1.5 m。直埋电缆与公路呈现为平行关系进行敷设,其应埋设于距离公路面边沿、排水沟边沿超过1 m部位;电缆沟底建议保持平坦,其内部应无异物,电缆实际埋设深度,距离地面建议超过700 mm;电缆设电缆槽进行防护过程中,应严格吻合设计实际要求,且埋设深度为盖顶面距离地面200 mm~300 mm,其内部电缆应布设整齐,禁止出现交叉现象,电缆沟内布设多条电缆条件下,需保证其整齐不交叉。
2.2.3 电缆置放
电缆置放过程中应以电缆径路图为核心导向,从初期信号楼进行开始,先放置干线电缆,后完成各分支、末端电缆敷设工作,置放电缆过程中需做好整体规划统筹,尤其针对放干线电缆,从信号楼初期开始,以人工为主减抗一段,合理化拉开实际距离,不建议电缆进行拖地,沿电缆沟边向远方进行牵引。若遇见障碍物条件下需第一时间将电缆从沟内或过道防护管中穿过,正式牵引过程中需始终保持匀速拉放,严禁强制拉动。待电缆首尾部位合适之后,从头部至尾部缓慢放置于沟槽内,确保其自身处于合理自然弯曲度范围内,禁止绷直受力。沟槽内电缆需平直严禁出现交叉,多层电缆间需铺设厚度为100 mm后砂土,电缆全部入沟之后,建议以电缆路径图为核心导向,综合性审核其数量、规格等,清理其内部异物,方可进行电缆防护工作[1]。
2.3 电缆接续
电缆接续作为一项复杂性工作,其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建议各项工作就位之后便开始接续工作,主要包含以下技术要点:(1)电缆接续A端建议与月端进行衔接,相同芯组内颜色一致芯线进行衔接。(2)电缆通过利用变压器箱、电缆盒等为地面接续方式,需保证满足以下规程:其芯线自身完整性及可靠性予以保证,芯线上端子需进行紧固,其中配端子应低于三根芯线,建议在其芯线间增设相应的放垫圈;电缆引入电缆盒、变压器箱,应用绝缘胶灌注,灌胶之前建议将其入口及备用引入口封堵,常规下灌胶实际深度建议控制在30 mm。胶面应保证整洁明亮,胶面实际高度可低于电缆护套5 mm~10 mm。(3)信号电缆地下接续技术要求:电缆若需穿过铁路、公路条件下,距離铁路钢轨、公路等边缘2 m内区域内禁止开展地下接续;电缆地下接续点距离热力、煤气等管道应超过2 m,若实际距离难以满足相关规程,需结合现场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电缆地下接续时,电缆整个备用长度超过2 m;电缆地下接头应保持水平,两端接头部位内300 mm内禁止出现弯曲现象;并布设线槽予以防护;电缆接续过程中严禁使用带有腐蚀性焊剂,其材料自身质量、规格型号均应吻合相关规程要求,待其工作顺利完成之后,需及时进行芯线导通和芯线对地、芯线间绝缘电阻值实际测试。(4)信号电缆地下热缩套管型接续建议满足以下规程:电缆芯线接头通常选取大接头方式,针对其扭绞部分进行加焊;热缩套管应保证热缩均匀,保证其内部密封型优良,禁止铜芯进行外露[2]。
2.4 电缆防护
电缆防护工作成效直接决定电缆施工工作可靠性,以及后续铁路运行安全性,应明晰其防护关键点,严控各环节防护质量,保证施工质量可靠性。(1)直埋电缆其建议选用软土防护,电缆敷设通过铁路、公路、水沟等区域内或受施工条件的局限性,需减少电缆敷设深度区域内,以及与其他电缆交叉条件下,建议选取不同防护措施。(2)电缆历经以下区域内,建议选用软土、砖防护:临近土坑区域内;接近地下建筑物时;接近交叉其他电缆时;穿越地下排水沟时;必须减少电缆埋设深度条件下,应联合上述两种防护措施,电缆上、下各敷软土100 mm,随后敷设砖防护。(3)电缆通过轨道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状况选取防护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取硬塑料管、电缆槽、钢管等,其中需强调的是选用钢管防护,两端管口内侧需采取防护措施,穿越轨道防护管,其两端建议超过轨枕头500 mm以上。(4)穿越公路建议选取钢管做以防护,可保证其防护成效,防护管内径与电缆外直径之比超过1.2∶1。(5)电缆穿过桥梁条件下,结合桥梁自身实际形态类型,依照电缆多少选取管、槽等方式加以防护,安装方式应吻合设计规范。电缆敷设于桥上不建议存在接头,困难需接续条件下建议选取地下电缆接续方式[3]。
3 铁路信号工程中电缆的施工与防护质量保证措施
铁路信号工程中电缆施工及防护作为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其技术要求较高,为进一步保证作业质量可靠性,需从多视角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免施工及防护质量难以达标,影响后续铁路信号运行可靠性,可采取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应积极交由设计单位为首级,积极组织图纸会审工作,结合施工区域内实际状况,审核图纸是否具有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图纸及说明是否完整、准确,施工是否吻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程,其敷设电缆规格型号是否与实际作业相吻合。加强图纸会审工作,可减少因图纸不合理造成后续施工变更状况,影响施工整体效率的同时,增加作业整体造价[4]。
(2)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组织管理机构等工作完成之后,由施工单位为核心组织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应立足作业实际状况,贯彻技术相关内容,促使作业人员明晰施工方法、重难点,施工技术规程要点,保证具体实践中人员操作规范化,以及施工中突发状况应对措施,减少施工不良操作引发施工质量问题。
(3)施工材料质量可控化。施工材料、设备作为施工及防护工作实施基础保证,其质量出现问题会造成严重的损伤,需对其加以重视,实际采购材料过程中,严禁将价格作为唯一采购指标,难以保证施工质量,需进行多方面综合比对,获取质量可靠材料基础上,与供应商做好战略合作,以此获取更多的价格优势,减少项目材料支出费用;同时,后续材料验收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规程验证,严禁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内,保证作业质量可靠性。
4 结束语
电缆施工与防护工作作为铁路信号工作关键内容,其自身作用十分关键,为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实施,需严格依照相关规程實施,保证项目有序实施。应立足项目实际状况,综合性分析各环节施工重难点,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对作业全生命周期监测,保证电缆敷设和防护质量可靠性,促进铁路信号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井海,孙超,蔡微微.基于通信技术的铁路信号轨旁设备控制方案研究[J].铁道技术监督,2019(4):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