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造爆款舞剧《努力餐》的艺术密码

2021-11-06 13:22钱雪娇
优雅 2021年11期
关键词:舞剧舞蹈艺术

钱雪娇

中国舞蹈界专业最高奖“荷花奖”得主之一舞剧《努力餐》,以革命烈士车耀先为人物原型,讲述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以成都“努力餐”楼为掩护与敌人周旋、捍卫信仰、开展情报斗争的故事,塑造了车老板、亮嗓子、黄三妹、冷处长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努力餐》以观众喜闻乐见的舞剧形式,融入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在舞美的设计理念上,用与众不同的视觉元素营造舞台氛围,打造四川独有的审美。对此,四川省文联评论家协会会员观剧后,对这样一台编织了温度与热度,且深情讴歌党、讴歌革命先烈的舞剧,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还原红色历史,诠释川人优秀品格

文:陈倩

整部舞剧在音乐、舞美、道具、舞蹈动作中融合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为营造成都的市井气息和烟火人情味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独特的四川文化。同时,它还为我们还原了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为我们传达了川渝人民的优秀品格。舞蹈演员们以自身扎实的舞蹈功底,精湛的舞蹈技术刻画出老一辈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意志,至死不渝的精神,顽强拼搏的魄力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将当代人的思维和意识注入历史,反映历史,守正创新,大胆颠覆,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

追求多元表达,铸就一抹亮色

文:黎红勇

近几年,我国舞剧创作不断探索革新,不仅仅是在舞美呈现、技巧展现上求精,而且在叙述方式、情节设置上追求突破,舞剧《努力餐》就是这样一部寻求新突破的作品。《努力餐》摒弃平铺直叙、讲究起承转合,巧妙地运用影视作品的故事架构来强化叙述逻辑。在《努力餐》中,我们看到每一位舞者都能以“角色”融入,而非“角儿”自居。并且,还巧妙地运用“画外唱词+集体舞蹈”的形式,直截了当地诉说共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保卫锦绣河山的决心和毅力,将观众的情感情绪推向高潮。可见,正是舞剧《努力餐》敢于追求多元表达,成就了铸就品质的一抹亮色,也为新时代舞剧创作探索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正向性、共情态和凝聚力

文:袁耀林

舞剧作为舞台综合艺术,最难的就是讲好故事。舞蹈長于抒情、拙于叙事的特点更增添了舞剧创编的难度,而舞剧《努力餐》立足舞蹈特点、依托红色文化、扎根巴蜀大地、深入人民生活,坚持舞剧创作的正向性、共情态、凝聚力,为新时代舞剧创作树立了优秀榜样。先说“正向性”,它是成都的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巴蜀大地,在红色文化中挖掘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再说“共情态”,它用多种方式表达了创作者的共情态追求。最后说“凝聚力”,它既有当代生活的底蕴,又有传统文化的血脉,以浓郁川味特色、鲜明巴蜀风格和中国民族歌舞气派的舞蹈与歌谣,艺术再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塑造具有时代温度的巴蜀红色英雄形象

文:海维清 张小艾

革命先辈与今人生存的时代环境可谓天壤之别,彼时日寇铁蹄侵犯,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今日国家富强,承平盛世,岁月静好。如何使当下观众对革命先辈之壮怀产生设身处地的共情?《努力餐》在人物关系设定上,并没有选择非黑即白的简单标签化处理,而是让他们在真实身份与虚拟身份之间周旋、切换,从而摆脱以往扁平化的人设,使人物更加多面复杂,利于观众多方位解读。在舞台美术方面,青瓦木门的餐馆中,几把巨型竹制藤椅贯穿整个舞剧,川剧戏台、红筷土碗及各式川菜、火锅……这一切无不时刻提醒现场观众,故事发生的真实历史空间就在此处——成都。

艺术生产中的审美化真实

文:杨莹 尹紫薇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认识活动,要以内在价值尺度创造艺术价值,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努力餐》整部舞剧以序幕和四幕展开,以线性叙述的方式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再现了革命历史的真实,从舞剧发生的特定时代背景到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无不体现着编导严谨的艺术追求。在舞剧创作中,往往把“善”作为伦理的终极追求目标,这一点,在《努力餐》中就诠释得非常深刻。除此之外,《努力餐》中有对“真”的追求,也有对“善”的肯定,这种“真”和“善”不同于纯粹的历史之真和伦理之善,它们转化为了艺术之真和艺术之善。就此而言,《努力餐》可谓是用中国的方式讲好了中国故事。

六大创新,成就“浓烈、热血、深刻、壮美”

文:雷睿 王晶

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努力餐》在100分钟的时间里,用“浓烈、热血、深刻、壮美”的全新舞台呈现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讲述了以车耀先等为原型人物的一代革命先烈,为解决劳苦大众吃饭问题,与敌人斗智斗勇,同时又充满成都“烟火气”的革命故事,激发出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责任感。而“努力餐”这个名字也朴实而深刻地表现出“努力”救亡图存,为了人民吃得上饭的主题。表现形式新、表现手法新、舞美设计新、人物塑造新、情节设计新、音乐创新,这些创新为红色题材舞蹈的创作注入新思想、新理念,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

张弛有度,环环相扣

文:罗勤

舞剧主要是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抒情性是其本质特征。正如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指出:“动作语言无论多么完善,也不能逐字逐句地表达有声语言。原因之一,在于动作语极少能表现抽象概念。”正因为如此,编剧所搭建的整个情节框架显得尤为重要,最佳的结构带来形式的美感,由此而融入到这个情节框架里的无论是传统的民歌还是现代的说唱,单人舞、双人舞还是三人舞、群舞,戏曲桥段的借用还是地域文化的展现,都是和谐统一、浑然天成、水到渠成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结构,诸多的元素只会是一盘散沙,而舞剧《努力餐》用精巧的叙事策略和剧作结构构筑了那一段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以及充满烟火气的众生百相!

计黑为白与以车为马

文:白浩

舞剧《努力餐》在对中国传统美学原则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取得了可貴突破。在中国绘画、书法里的留白、飞白,计白当黑,利用书写工具中白色纸张的天然底色巧妙地化其为艺术创造中的构成元素。而《努力餐》则反其道而行之,计黑为白,以自然界的黑夜底色为创作元素,纳入舞台表演的艺术创意之中。《努力餐》里暗夜中印刷《大声》周刊、暗夜中的侦缉队出没,这都是典型片段。无论革命者的革命活动,还是侦缉队的暗中窥测,这都是秘密行动,都是“见不得光”的,他们是神秘的,他们是隐藏的,黑夜既是他们活动的自然空间,也恰恰提供了两组暗夜舞者对立的意义空间。这些妙用黑夜的手法简洁大气,意蕴丰厚,形成高明的意境布局。又如侦缉队的自行车,这对应于传统戏剧就应该是武生行当中的刀矛剑戟、旌旗马鞭。在剧中,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取代了传统的马匹,并非简单的工具替用,而是形成了新旧传承的美学新体系。自行车被当作武器来使用的撞、围、挤、压,亮嗓子手持熟悉的传统道具青龙偃月刀的砍、抹、挑、刺,以及熟悉的挑滑车动作等,这些既新颖又熟悉的动作,都让人鲜明地感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以人民之“食”观照共产党人之“实”

文:焦阳

“民以食为天”,舞剧《努力餐》在叙事表征上择取了天府之国最广为人知、津津乐道的饮食文化,贯穿故事发生的缘由、场域与叙事脉络。意境的营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舞剧胜在表意。随着剧情的推进,天府“食文化”并没有以具象化的方式悉数登场,而是转为多重艺术构成要素抽象化、立体地融入到作品的叙事与主题之中。天府美食文化的鲜亮符号在《努力餐》中被一一解构,琳琅的美食在不同的舞段之中,创造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吃的可能,而编导的用意并不只在展示,其意在于反衬出“路有冻死骨”的社会凄凉。也正因于此,以车耀先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奋起革命为百姓“努力加餐”!

“吃”出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文:王艺霏

全剧的最大亮点莫过于以“吃”这一生活化行为做主线,生发出一系列与“餐”相呼应的舞蹈语汇。其中,红色竹筷贯穿始终,将火锅的热辣、矛盾的激化、英雄的牺牲一一串联,足见编导构思之精巧,可谓是“吃”出了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而这一突破性实践则与其精神内核——“时代感召力”密不可分。时代感召力承载过去、关照当下也照耀未来,就该剧而言,其强有力的迸发离不开对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对地域文化的解读以及对中国精神的阐发。走出剧院,“山河无恙,众生安泰”之象尽收眼底,这是革命先烈以鲜血挥洒出的壮丽锦图,也是该剧最真实也最艺术的一枚人间彩蛋!

成都生活美学

文:张斯月

编者用心地将富有巴蜀生活特色的舞蹈道具应用于舞台。两把大大的竹椅位于舞台两侧,与剧中一张方桌四把竹藤椅,以及古朴雅致的牌匾共同营造出成都街巷里餐馆的烟火气息,成为一个四川符号,这其中无处不体现着编者对成都人民生活的细致观察和考究。去过春熙路的人都知道,街道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广告牌,而这一街景正是舞剧中密码墙设定的源起。纵观整部舞剧的服饰道具,皆有一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格,青衫麻布,女性的素色及膝裙,以及能较好衬出身材的旗袍,加上男性具有英伦风格的西装、风衣,以及店小二、报童等的圆帽、长衫,给人以最真实的视觉盛宴。

猜你喜欢
舞剧舞蹈艺术
百科全书舞剧
舞剧《瑞鹤图》剧照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纸的艺术
我和舞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