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文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030032)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一种最具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构成了水族文化史的一部分,形成了与周边地区不同的艺术风格,是本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1]。对于水族马尾绣,它的主要代表是马尾绣背扇。背扇又称“背带”,马尾绣背扇堪称艺术界的一朵奇葩,也是劳动人民在田间耕作时以实用为首要目的创作的民间工艺品(见图1)。
图1 水族妇女用马尾绣背扇背孩子
水族马尾绣手工艺是一种具有强盛生命力的传统刺绣艺术,马尾绣以马尾线为原材料,马尾线以马尾丝作芯,马尾丝以白色为佳,外部再用白丝线以螺旋形紧密缠绕而成,马尾丝越多制成的马尾线越粗。不同的工艺品有不同的要求,制作马尾绣背扇需用到5 根以上的马尾丝作芯,制作围腰三根即可。使用马尾丝为芯制作而成的马尾线张力十足,棱角分明,且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马尾绣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划分区域,裁剪底布。水族马尾绣背扇整体呈“T”形,通常由背扇心、背扇脚(背扇尾)、背扇手和盖帕四部分组成,一件水族马尾绣背扇需要将若干小块单独制作好的材料进行再拼接。接着,在底布上绘制纹样,或是用笔描绘,或是用拓蓝纸拓印。有了基本的图案后将之前绕好的马尾线绣于底布,熟练的能工巧匠可直接在空白的底布上绣制,这个过程相当于“起形”,对于整件绣品的美观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填芯。采用锁绣、打籽绣、辫绣、拉锁子绣等方式填充刚刚用马尾线勾勒出的轮廓内部。再以“镶边”的手法使密集的图案有主次之分,显得更加华丽,具有浮雕效果。最后,将各个绣片进行组装,再在即将完成的绣品上,钉上若干闪闪发光的圆形铜片,俗称“金钱”,民间有辟邪、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的寓意[2]。
水族马尾绣背扇图案题材丰富多样,图案题材绝大部分取自日常生活,常见的有蝴蝶、花卉、麒麟、蝙蝠、龙凤等,无不都是表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只不过是依附于背扇之上,将这种美好的愿景传递给子女。
在水族马尾绣背扇上最常见的是蝴蝶纹,常常用于背扇心和背扇脚上,是水族孩子们的“保护神”。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古时候人们生活的地方太阳很毒,有一天,一个水族妇女带着幼小的孩子去田地耕种,正当女子干活之际,发现一旁的孩子被炙热的太阳烤着一动不动,刹那间吓坏了水族妇女。正巧飞来一只蝴蝶,蝴蝶见此情景,赶紧用自己的翅膀挡住了火辣的太阳,孩子这才慢慢苏醒。从此孩子的母亲认为蝴蝶是她孩子的救命恩人,所以将蝴蝶绣在马尾绣背扇上,祈求孩子一生过得平安和幸福[[]]。还有一种说法是马尾绣图案纹样中的蝴蝶纹是在饕餮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抑或是历史文化的印记。水族发祥于中原睢水流域,处于夏商文化圈之中,商代的代表纹样是饕餮纹,这种辟邪的饕餮纹用在背扇上也未尝不可。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狰狞的饕餮纹在水族刺绣中逐步演化为马尾绣中蝴蝶纹饰的一部分。
水族马尾绣背扇是水族妇女在生活中创造的劳动的产物,是对生活中的客观物象进一步的提炼、加工,通过水族人民的自由创造把头脑中的意象变为物化形态的作品,是水族人民对于美的观念的直接体现,具有强烈的审美个性和广泛的社会性。究其具体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造型特征看,整体造型均为一个“T”字,这是为方便包裹孩子所做。竖直主体部分的上部宽阔而硬挺,且左右两边连接背带手,宽度从20 厘米左右逐渐收窄到5 厘米左右,宽的部分正好压在肩上,用于分散重量,窄的部分从胸前交叉而过,不会制约自由,这样合理的造型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除了有实用性外,观察马尾绣背扇中的图案会发现它重神似而不求形似,形似是基础,神似是形似的升华。只有达到神似才表现为创造,若只停留在形似还只是模仿,水族背扇正是突破了形似,用抽象的形式反映其本质的精神状态。所有的表现对象都不是三维形态,充分体现了平面化的特点。或是鸟的眼睛在头部占了绝大比例,或是蝴蝶的触须长过了蝙蝠的翅膀,总之运用夸张变形的处理手法脱离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束缚。所表达的图案题材均取自生活,大量使用象征、寓意、借代、谐音的各种符号表达朦胧的观念。
第二,从构图特点看,水族马尾绣背扇中的图案排列非常有规律,这种依规律井然有序的存在就是秩序。世上有一种美,只有中国人最懂,它便是对称之美。马尾绣背扇中的图案题材如蝴蝶、龙凤、麒麟动物,葫芦、石榴、梅花等花卉植物,就连背扇中使用的双钱、铜钱纹样都具有中轴对称之风。秩序美是用等量不等形的方式表达内在的、含蓄的秩序和平衡,追求的是一种静中有动的美感。例如在马尾绣背扇下部的图案是以太阳纹为中心,四角分布着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向心性的四组图案,来强调太阳纹的主体性特征。这种有变化的存在就是均衡。这种纯平面化的对称均衡的布局构成了一幅庄重大方又不失灵巧生动的画面。
第三,从色彩特征看,水族妇女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受到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也与当地百姓谦恭含蓄的伦理道德观念有关。其实在水族传统服饰中是相当避讳大红、大绿这些色彩鲜艳度较高的颜色,喜用淡雅素净的靛蓝、黑色、白色等。但马尾绣背扇中的用色却极为大胆,与成人服饰中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常用红色丝绸做底,以绿、黑、紫、棕色的丝线填芯,用白色马尾绣线勾勒轮廓,到背扇下部多用靛蓝、黑色做底,用红色、橙色、枚红色和绿色的丝线填芯,形成对比强烈的色彩风格[5]。
水族妇女是水族马尾绣背扇的主要继承者,他们除了要与男人一起耕种梯田外,还要承担家务劳动,生儿育女,纺纱织布,所以造就了水族女性勤劳贤惠、心灵手巧的一面。由于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延绵不断的山脉成为水族先民与外界交流的阻碍。在婚姻方面,女子为求得一份好的归宿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勤俭持家来吸引男人的爱慕之心。这就需要通过穿戴尤其是刺绣围腰、布鞋上的绣花来判断女子是否心灵手巧。因此,水族妇女从小刻苦钻研刺绣技艺,不仅表现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提高女人在家里地位的重要方式。在重大节庆活动诸如端节、卯节,以及女子出嫁时,水族妇女会把所有的手工家当穿戴出来,让众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才干与智慧,不仅自己有光,也会为整个家庭增光添彩。待出嫁女子有孩子之时,娘家人还会亲手缝制马尾绣背扇,背扇越是精致巧妙,越能突显娘家人对女儿的关爱与重视,也会因此得到婆家人的尊重与爱戴。就这样马尾绣背扇由水族妇女自觉或不自觉地继承着。
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外来商品的涌入,使水族地区固有的传统手工行业受到冲击,妇女们无需在马尾绣背扇中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只需在集市上买到成品布再到缝纫店里用机器纺纱织布,不仅便宜还便利。另外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传统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已满足不了当地乡民,大批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寻求打工的机会,这其中也不乏本是水族马尾绣中坚力量的年轻妇女。而现在由于没有机会、没有环境、没有时间来学习马尾绣技艺,所以在三都县水族地区看到的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在继承此项技艺。且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马尾绣背扇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项技艺的前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
基于以上种种现状,在出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一,机器大工业的时代,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很难再找到马尾绣精品,大部分都是为赶工期粗制滥造的商品;其二,欠缺新颖个性独具创造力的样式,学习者的主观积极性受到限制,只有一味地传承旧业,难免有千篇一律的单调感;其三,国家的重视,政府的支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民急功近利,很难做到技艺精湛,文化价值大打折扣。
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背景下,应在认识传统水族马尾绣背扇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的创新理念,创造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新时代精品。开展水族马尾绣背扇技艺校园传承活动,让民间工艺走入中小学的课堂、大学的课堂,聘请马尾绣传承人担任专业教师,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或技艺展示,观看动画片《背扇》,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技艺的伟大,给学生以启迪,为我们所学的包装设计、动漫设计、家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课程提供借鉴的思路,留有无限遐想的空间,也使水族马尾绣背扇的开发及应用更加多元化。另外,还可通过省博物馆、家庭展馆等方式将水族马尾绣精品传承下来,如今在三都县的民族博物馆、县“非遗”展示中心和姑鲁景区展馆,以及多家传承人家庭陈列馆都可看到马尾绣的影子,以带动贵州三都县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延续。
马尾绣背扇作为少数民族劳动妇女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爱的象征,是财富与地位的标志,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和传承这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保持民族特色,才能将这个民族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延续下来。在“一带一路”经济背景下,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背扇精湛的技艺、完美的形式、鲜明的色彩应该被更多人知晓,让水族马尾绣真正“走出去”,对于推动贵州三都县的经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开发和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