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波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关东葫芦画这项非遗艺术以数字形式有效地融入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当中,以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通识教育为基础,从爱国、处世和修身三个层次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职业素养,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也为非遗传承与非遗活化在校园内寻觅到新的可行路径。同时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规律,结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非遗文化数字课程及线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从而实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目的。
葫芦是一种爬藤植物,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m 长,果子长度可以从10cm 至1m不等,最重的可达1kg。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和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会把葫芦晒干,掏空里面的瓤,制作成器物。葫芦这一外形特别的植物,对于国人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可以说葫芦全身都是宝,葫芦的藤蔓、叶子可以净化空气,果实也就是日常看到的葫芦。
之前许多农家习惯在水缸上会放一个葫芦瓢,用来舀水,葫芦还可以做成很多不同形状的实用容器,而且葫芦也是我国民间的图腾象征物品,葫芦谐音“福禄”,有着荣华富贵、福禄双全的寓意;另外葫芦结籽非常多,在民间也有多子多福的说法;葫芦的形状有很多种,大体上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而据说早期的葫芦形状就像梨的样子。两个球体状的葫芦在种植过程种产生变异,而这种有中间腰身的葫芦更方便手持和系绳携带,所以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中国的传说里更是把葫芦神化,如铁拐李的葫芦,太上老君的葫芦,都是神仙法宝;因为葫芦可以作为容器,被古代的医生用来装药丸或药水,用来治病救人,所以赋予葫芦除病去灾的功效,葫芦也有了“宝葫芦”的美誉。以葫芦为题材的传统民间故事不胜枚举,以葫芦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也各有千秋。
葫芦艺术也由来已久,而以葫芦为载体的葫芦艺术、工艺美术品,起源于宋代,据说刻葫芦最初在民间流传,民间艺人在葫芦随意绘制、刻画,花草虫鱼和梅兰竹菊都有体现,后又有名家山水画作品,使得葫芦艺术形成规模,很多葫芦艺术作品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到了清代尤为盛行,康熙大帝就对葫芦艺术非常喜欢,供他欣赏把玩的葫芦,都是当时顶级能工巧匠精心刻画出葫芦的艺术品,同时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葫芦为题材所作的中国画作品很多。扬州画派的罗聘、金农等便有葫芦画传世;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唐云、朱屺瞻和丁衍庸等人也都曾有过创作葫芦画的艺术经历。齐白石先生的国画作品如图1。
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葫芦画,关东葫芦画是在亚腰葫芦、瓢葫芦上运用彩绘、火绘和刀刻等艺术手法,创作出形象生动、富含祈愿以及寓意深远的吉祥物像做为观赏品和节日文化饰品,地域民俗气息浓厚,多次在各类大型展会上展示风采,备受专家与中外各界人士喜爱。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宏达葫芦传承人——李宏达的葫芦世界,一间普普通通的民宅,不足80m2的空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以葫芦为原料的工艺作品,这里的葫芦多得让人应接不暇,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民间艺术家李宏达老师,人称“关东葫芦王”。一进入李老师的工作室,就会感觉自己像进入了一个葫芦世界,墙上、柜子和桌子上全都是葫芦作品,大大小小葫芦作品近四五百件,都是李老师精心呵护的珍宝。
据李老师(见图2 左)介绍,他在小时候就很喜欢画画,20 世纪80年代初期,李老师偶然接触上葫芦画,就深深喜欢上了,在创作之初,李老师只是在葫芦上进行简单的绘画,感觉缺乏新意,后来经过一番研究,他自制了刻刀,将多种技艺和手法融于一体,例如线雕、镂空、镶嵌和粘接等,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立体葫芦”创作法,就形成了现在的这些作品。经过几十年的苦心专注研究,不断积淀艺术底蕴,再全部倾注到一刀一刀的精雕绘画之中,这或许就是李老师今日能以精湛技艺创造奇观的最好答案,也是时光对于一个匠人的最好回馈。
无论什么样的葫芦,到李老师手中,都能变成一件艺术品。葫芦画题材多取自中国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见图3)、《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见图4),或是民间的吉祥图像“百子图”“百孝图”等,经李老师雕刻而成的作品,无不逼真生动,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同建立东北民间艺术网络平台及自媒体平台——关东艺+,将传统民间工艺通识教育与现代化新科技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让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拓展通识教育实践路径,推动通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带领学生借助网络与李宏达老师亲密接触,目前师生共同建设“关东葫芦画”网络课程,陆续建立线上非遗工坊、线上线下名师课程等,面向广大青少年传承大师技艺,拓展本土民间工艺美术传播渠道。同时使青少年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全面提高通识教育教学效果[1]。
李宏达老师与他的葫芦画作品也进入高职校园及“关东艺+”东北民间艺术平台资源库,资源建设深度广度将持续进行,民间艺术进校园,提升学生对家乡文化艺术的认知度和民族自信心,树立家国情怀的思想。学校在再建的通识空间也拟聘请李宏达老师进入高职校园,提升青少年对本土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对家乡非物质文化的认知及传承能力。师生建立线上非遗艺术展馆,把李宏达老师的葫芦作品进行数字化新媒体展览,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足不出校也能欣赏到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
建立线上“葫芦画”学生社团,组织社团活动、民间艺术展览和多项比赛,带领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社团活动,提升青少年审美情趣、打磨技艺。线上学生社团,可以走出校门,把有共同爱好的青少年集中在线上;确保通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促进青少年艺术交流及文化交流。
师生搭建线上商城——东北民间艺术品交易平台,“葫芦画”线上课程、葫芦作品也不仅仅是用来赏析的,也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实现线上变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体验创业经历,参与到艺术课程、艺术品交易当中,有利于青少年进入未来工作岗位,提前得到商业活动的锻炼,也有利于提升其综合性职业素养,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在通识教学当中的作用。葫芦画这一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也为非遗活化开拓新的路径。
通过非遗项目——关东葫芦王李宏达老师以及他的作品、他的技艺借助网络媒体进入高职院校,使得学校通识课程资源与通识教学方式更加丰富与生动,使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得以拓展与多样化;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优化教学、提升教学质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有助于增进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培养他们对家乡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情感,促进关东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实践过程之中可以让高职院校的师生直接进入东北非遗艺术项目的传承当中,对关东黑土地本土文化艺术有更直面的认识。
通过民族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激发青少年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创新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民间技艺的深度融合,有利于青少年职业素养的提高。提高青少年动手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都有重要意义[2]。
体会地域文化之美让青少年学会感知家乡美、融入家乡情,也为高职院校美育教学提供新的实施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是独有的文化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是人类社会最高级别“美”的凝固。实践过程可以让青少年学会感知美、理解美,从而创造美,有利于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实践过程是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和新媒体新技术的信息手段,关东民间艺术的淳朴魅力和高职院校的艺术教学完美结合,师生共同参与到非遗项目实践当中,也为当地非遗活化事业尽一份力量,为非遗活化寻找新的出路。高职院校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增强民族责任感,养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青少年[3]。
传统文化艺术就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而地域文化往往潜藏于地方上的传统艺术之中,借助艺术形式得以体现。作为东北民间艺术一条经脉的关东葫芦画,承载着当地的地域性文化,符合地域文化的气质,进入了高职院校课堂,同时高职院校师生也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拥有了其自身独有的文化灵魂,体现传统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