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波,祁 靖
(1.中国国家博物馆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06;2.山东体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了八届全国代表大会,除党的十二大之外,大会报告都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理论阐释。本文试图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现代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回顾、梳理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共同富裕理论的阐释,以期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实践上切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
因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不同,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阐释呈现各不相同的视角。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没有直接论述共同富裕,甚至没有涉及共同富裕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初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面对极“左”错误政策和观念,党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因而着重提出要“坚决清除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内在蕴含着未来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诉求和政策制度建构的初心,并不意味着忽略或淡化了共同富裕。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首次完整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因此,党的十三大报告着重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在第二和第四部分明确提出分配方式领域要“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既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贫富悬殊。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所以,党的十四大报告主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视角出发,不仅具体阐释了共同富裕的目标、方法及性质,重申分配领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明确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并进而提出了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97年2月,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逝世。因此,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也被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标志性意义。所以,党的十五大报告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回顾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具有总结传承历史经验、继续出发的意蕴。反映共同富裕理论的表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视为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二是把“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看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要义之一[1]。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主要从基本实现小康的新世纪新阶段出发,提出“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并在第四部分明确指出“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2]。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接续奋斗,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为共同富裕理论的深化开辟了新境界,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是将共同富裕愿景具体化。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阐述,并且着重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并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具体化为迈出坚实步伐和基本实现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时间节点分别为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2020年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并明确将“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方针,而且还就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突出强调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样的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是第一次,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对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的郑重承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际,能够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有利于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也深刻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内涵[4]。
由于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阐释视角各有所侧重,但整体呈现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入展开的思路框架。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主要是针对极“左”错误观念做出“拨乱反正”;党的十四大则从具体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将共同富裕抽象提炼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党的十五大将共同富裕上升为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则在实践上不断结合新形势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路线图”。具体而言,从路线方针角度看,对共同富裕的表述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确立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党的十三大),提升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再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经济体制改革角度看,对共同富裕的表述经过了由“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党的十三大),“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党的十五大),“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六大),再到“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大)的发展变化。从党的建设角度看,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发展成为检验政党、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从任务实施的角度看,将实现共同富裕从视为中华民族面对的历史任务,发展到具体的战略任务,再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大举措。从理论发展的视角看,共同富裕的定位则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总之,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阐释都是党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阶段做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共同富裕日益全面融入到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全局。
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主要是针对拨乱反正做出的具体工作安排;党的十四大则从具体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将共同富裕抽象提炼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此后,党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对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建设步骤做出理论阐述和战略安排,并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将共同富裕上升为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党不断结合新形势去解决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从具体方面进行谋划。这些体现了从抽象再到具体的理论发展逻辑,在实践上则初步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理论阐述详见表1。
表1 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理论阐述
续表(表1)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发展生产、过上富裕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显著改善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新中国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风气和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所有制基础。
其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对实现共同富裕理论具有警示和教训作用。如何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马列经典著作也没有专门论述,对于我们党和国家而言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面对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储备并不充分,很容易将领导革命战争的成功经验和惯性思维复制到经济建设中来。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基本路线。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客观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形势变化的错误估计,再加之传统思维方式、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对党的八大的路线存有疑问并率先提出批评,导致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脱离了党的八大确立的正确路线[5],此后极“左”错误接踵而至。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意图通过单方面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的形式,来实现向更高一级社会形态的过渡。显然,“一大二公三平均”并没有让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相反却陷入了普遍贫困,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引起了党和人民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
最后,党的十二大报告对共同富裕理论阐述进行“拨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及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历史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做出全党工作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决策部署。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批评“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为唯心论,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6]。以苏为鉴,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邓小平对“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谬论进行了驳斥,提出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共同富裕,但明确提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有力纠正了“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针对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等弊端,指出尽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但并不意味着也不可能让全体社会成员实现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因此,从政策上允许和鼓励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从而突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平均主义的错误观点,初步完成了共同富裕理论的“拨乱”与“反正”。
第一,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做出论述。从1984年开始直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针对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的争论,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要坚持共同富裕目标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问题。”[7]63-641985年9月,他又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7]143同时,他还再次强调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实现共同富裕,是改革过程中要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如果背离了这两条原则,就不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能够“充分有效地教育我们的人民和后代”,甚至会影响和破坏经济建设。1987年4月,邓小平再次谈到:“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7]229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贯彻落实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实现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精神,针对分配领域中仍然存在“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现象,提出要“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8]。另外,党的十三大报告还正式将实现共同富裕列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对于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二,党的十四大报告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十三大的召开有力助推了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但是也很快引发了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甚至通货膨胀的严重问题,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东剧变和国内政治风波也引发了国内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强烈关注。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首次明确阐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论断[7]373,科学回答了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认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9]。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9]520。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总结改革开放14年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表明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第三,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对共同富裕理论进行三次完善。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的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世界第8位上升到2007年的世界第4位,城乡人均收入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时期城乡、区域和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基尼系数长期维持在国际警戒线高位,甚至出现贫富悬殊的危险苗头和趋势。针对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报告对共同富裕理论的阐述也有所区别。党的十五大报告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视为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并强调“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目标。在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大报告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角度,提出必须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作为党制定政策的基本着眼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明确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均被载入党的章程。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发展,而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要素和精神旨归。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最高价值取向和最高目标要求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观点,也是邓小平理论正式成为一个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标志[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在各自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上丰富了共同富裕理论的科学内涵。
第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经过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是,共同富裕不会自发实现,也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必然实现,相反,市场经济的无序发展却必将导致“两极分化自然出现”。“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和高居不下的基尼系数,要求我们全面检视和反思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发展。对此,邓小平也曾经告诫,“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12],“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12]1356。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胜利召开,首次明确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表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标志、指路牌,并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有机体。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共同富裕增添新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面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的突出矛盾和挑战[10]4。为此,在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改革开放和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重要阐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其中实现公平正义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还是激活各种生产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根本的、最紧迫的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同时还要注重公平正义把“蛋糕”分好。如果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久拖不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持续”[10]55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共同富裕理论的阐释,一方面是强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动力;另一方面也在于把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正义、与人民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党的十八大将共同富裕升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用社会公平正义判断改革得失的论述,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共同富裕理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号角,也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设了新的时代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擘画了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18年的28 228元,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5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1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重申在前进道路上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14]。新时代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也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5]。
改革开放以来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共同富裕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集中概括起来就是始终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题、主线,紧密结合不同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纠偏、释疑和升华。
第一,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历史进程中,总结积累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经验。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未竟的夙愿,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为此展开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不论是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原始社会,还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同富裕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让少数人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实现对绝大多数人的剥削和奴役,结果只能是少数人富裕、绝大多数人贫穷的不平等社会。无论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还是现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都难以逃脱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导致的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社会主义社会从空想到实践已经历500多年的历史了,但仍然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是其区别于以往剥削社会的最显著特征和最主要标志。1956年,经过长达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短暂的恢复和3年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供遵循。在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试图单纯调整生产关系,特别是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搞“一大二公三平均”,只能挫伤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绝对的平均只能导致绝对的贫穷。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以及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既不符合马列主义,也不符合实际,注定被实践和人民所抛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大通过的公报、决定和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为通过改革开放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宝贵经验。
第二,始终高举共同富裕旗帜,在探究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不断纠正对共同富裕理论的错误认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多次讲到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两条原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于比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得更快、更高,而且还能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7]111这番谈话是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到的,是判断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在世纪之交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不仅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而且始终坚定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当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悬殊、收入差距拉大、贪污腐败等阻滞共同富裕实现的问题。国内外有舆论甚至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针对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内外舆论的疑问,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也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就在于无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并且,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也都围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实行共享发展等具体措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则是长期任务,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16]。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有力回击了各种关于改革开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争论和质疑,对于团结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第三,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中,实现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和升华。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发展方向不动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改善速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无论是贫困人口数量还是贫困发生率都大幅下降,城乡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为世界反贫困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和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梳理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共同富裕理论的不同阐述,可以清晰地发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党对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关系的把握更为深刻也更为透彻,逐步实现了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和升华。“以人民为中心”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目标指向,深刻揭示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17]。党对共同富裕理论创新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不断拓展、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升华,可以主要概括为4个方面:
1.制度属性更加突出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的制度属性和标志意义更为重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反复讲到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两条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为社会主义的本质;2012年,“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首次被载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到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变得更为迫切,共同富裕的地位更为突出。
2.实践举措更加得力
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党的八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提出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问题,而且目标和措施更为清晰得力。改革开放初期,为扭转平均主义盛行的弊端,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鼓励和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又防止两极分化。面对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两极分化自然出现”,随即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明确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且强调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同时提出要依法规范、调节收入分配,扭转收入差距拉大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立足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提出“两同步”和“两提高”的分配改革方针,即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内涵目标更加丰富
更加重视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领域更为广泛。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而且被扩展到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4.国际影响更加广泛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方向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也使得“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政治经济秩序进入深刻调整时期,人类社会发展面对诸多挑战,中国正以自己的成功实践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总部的讲话,提出要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不仅难以持续,也有违公平正义”[9]697。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共同富裕无疑是其核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而且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共同富裕在中国的实践经验,不仅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伴随着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更大的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共同富裕理论的阐述、发展和创新,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发展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八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要求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基础。